光大六年(572年)七月十二。
瀛州,石見郡,石見銀山。
一處瀕海的山谷之內,數以百計的倭人勞工,正源源不斷地從山腳新開的礦洞之內,背著藤簍向外運送著銀礦石。
不過,或許稱他們為奴工更合宜些,畢竟他們中的一大半,是參與土司反叛、獲罪為奴的官奴婢。
只有充作頭目的那一小半,是從周邊土司處征調而來服勞役的,已編戶入籍了的倭人百姓。
身份的小小分別,叫這兩撥倭人之間生出裂隙...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光大六年(572年)七月十二。
瀛州,石見郡,石見銀山。
一處瀕海的山谷之內,數以百計的倭人勞工,正源源不斷地從山腳新開的礦洞之內,背著藤簍向外運送著銀礦石。
不過,或許稱他們為奴工更合宜些,畢竟他們中的一大半,是參與土司反叛、獲罪為奴的官奴婢。
只有充作頭目的那一小半,是從周邊土司處征調而來服勞役的,已編戶入籍了的倭人百姓。
身份的小小分別,叫這兩撥倭人之間生出裂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