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樂就是哈哈哈哈哈
- 梁實秋
- 1189字
- 2023-01-05 17:23:43
02 生病與吃藥
我的主張是:
(一)最好不是人;
(二)次好是是人而不生病……
* * * * *
* * * * *
不幸生而為人,于是難免要生病。所以,人生的幾大關鍵,生、老、病、死,病也要算其中之一。一般受資本家壓迫的人,往往感覺到生病之不應該,以為病是應該生在有錢人的身上。其實病之于人,大公無私,初無取舍,張三的臀部可以生瘡,李四的嘴邊也許就同時長疔,誰也說不定。不過這吃藥的問題,倒不是人人能談得到的。你說,我病了應該吃藥,請你借我幾個錢買藥,你就許搖頭。所以說,病是人人可生,而藥非人人得吃也。
聽說藥有中西之分。聽說又有所謂醫院者,病人進去之后,有時候也可以治好病。然而醫院的資本聽說非常之大,所以住院要比住旅館還貴一點兒。又嘗聽說,這個病人死后的開銷,有時候就算在那一個人活著時候的賬上……這都是道聽途說,我生性不好冒險,所以也不知是真是假。
沒吃過豬肉的人也許見過豬走;我沒住過醫院,然亦深知醫院必須喝藥水矣。這就是與我們中醫異趣了。我們中醫大概都秉性忠厚一些,絕不肯打下一針去就讓你死去活來,他會今天給你兩錢甘草,明天開上三分麥冬,如若你要受罪,他能讓你慢慢地受,給你留出從容預備后事的工夫,這便是中醫的慈善處。中醫之所以歷數千年而弗替者,其在是乎?
生病吃藥,好像是天經地義矣,其實病的好與不好,不必在藥之吃與不吃。但是做醫生的人,縱或不盼望你常生病,至少也要希望你病了之后去求他開個方子。開了方子之后,你當然不免要到藥店買藥。做藥房生意的人,是最慈悲不過的,時常替病人想省錢的方法。例如魚肝油是補養的,而你新從鄉下來不曾知道,或者就許到一位德醫先生處去領教,德醫給你試了體溫,仔細研究,曰:“可以吃魚肝油矣!”你除了買魚肝油之外,還要孝敬德醫幾塊。賣藥的人,看了這種情形,心中大是不忍,覺得病人藥是要買的,而醫則大可不必去看。于是他們便借重所謂報紙者,登他一假廣告,告訴你什么什么丸包治百病,什么什么機百病包治,什么什么膏能讓你不生毛的地方生毛,什么什么水能讓你長毛的地方不長毛。只要你留心看報,按圖索驥,任憑你生什么稀奇古怪的病,報上就有什么稀奇古怪的藥。你買一回藥,若不見效,那是因為藥性溫和了一點,再買點試試看,總有你幸占勿藥的一天。住在上海的人可別生病。不是為別的,是因為上海的醫生太多,并且個個都好,有新從德國得博士的趙醫士,有久留東洋的錢醫士,有在某某學校卒業幾乎和到過德國一樣的孫醫士,還有那諸醫束手我能醫的李醫士,良醫遍天下,你將何去何從呢?假如你不肯有所偏倚,你只得在這無數良醫的門前猶豫徘徊逡巡,就在猶豫徘徊之間,你的病也許就發生變動了。
所以,我的主張是:(一)最好不是人;(二)次好是是人而不生病;(三)再次好是不在上海生病;(四)再次好是在上海生病而不吃藥;(五)再次好是在上海生病吃藥而不就醫;(六)再次好只有希望在下世。我的上面這六個主張,能倒著次序完全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