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可望在與永歷達成“秦王協議”后,開始部署軍隊與清軍作戰。
順治九年(1652)春,清軍兵分兩路,一路由孔有德率領,從桂林進軍,打貴州。一路由吳三桂率領,從嘉定進軍,打四川。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孫可望接到消息后,也把軍隊分成了兩路。一路由劉文秀率領,入四川,對付吳三桂。一路由李定國率領,入廣西,對付孔有德。
孔有德確實倒霉,因為他面對的是南明最杰出的軍事家。
我說過南明有四次抗清高潮,第一次是百姓發起的,第二次是李成棟、金聲桓的反正,這一節要講的是第三次,它的發起者是李定國,一人而已!
對于李定國這個名字,孔有德十分陌生,而李定國將用行動使孔有德、使清朝記住這個名字,永遠忘不了,即使做夢,也得打兩個寒戰。
李定國的軍隊在當時是一支很奇特的軍隊,有一個最大的特點——不怕清軍。在南明,不怕清軍是很難的,不管是何騰蛟的兵,還是瞿式耜的兵,只要聽到“清軍來了”,第一反應就是跑,而且絕不回頭。而李定國的軍隊見到清軍就像見到肉餅一樣,都想上去啃兩口。當然,士兵的行動反映出將領的素質,李定國就是一個高素質的將軍,他賞罰分明,與士兵同甘共苦,他是天生的將軍!而孔有德對這一切并不知道,他只知道李定國是一個小人物。當然,他會為自己的想法付出代價。
順治九年六月二十八日,李定國全殲全州守軍,兩天后,李定國逼近桂林。本來是孔有德從桂林出發,來打李定國的。到頭來腳還沒踏出去,李定國卻來了。聽到李定國逼近桂林的消息,孔有德是不信的。走到城頭一看,黑壓壓的一片人,扇了自己兩耳光,才信。
孔有德有自知之明,李定國一路像開了掛一樣,勢如破竹,硬來肯定不行,必須守,死守!隨后孔有德下令:柳州、梧州、南寧的人馬全部調過來,支援桂林!
桂林之戰正式打響!
看到廣西其他地區的清軍到來后,孔有德燃起了希望,一眼望去,自己這邊也是黑壓壓的一片,再掰掰手指頭、腳趾頭,其實兩邊人數也差不多。經過一番精打細算,孔有德鼓起了勇氣,向李定國發起挑戰。
孔有德不明白,李定國之所以一路通關,并眼睜睜地看著孔有德調軍來援,是因為李定國有自信,這份自信來源于李定國的“秘密武器”。
不是大炮,而是另一樣東西——大象。
象戰,于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諸葛亮打孟獲的時候。說起大象,主要產地是緬甸,緬甸與云南相接,所以云南的一些村落里也有大象。李定國在云南練過兵,接觸過大象并不稀奇。但李定國不僅接觸過,還將象戰運用得爐火純青,專門發明了一種戰法——象陣。據此組建了一支特殊的軍種——象軍。
孔有德是土生土長的遼東人,別說沒見過大象,估計連聽都沒聽過。當他第一眼見到這個“龐然大物”時,直接嚇傻了,呆在原地,旁邊好心的哥們兒扯了他的袖口,孔有德才收起下垂的下巴,回過神來。
現在的戰場,是這樣一種情況:象軍坐在大象上,在前面開路。幾頭大象橫沖直撞,一撞,孔有德的兵就倒一片。被大象撞,跟被大卡車撞差不太多,我雖沒試過,但可以想象,輕點兒也就碎一堆骨頭,重點兒就解脫了——見閻王了。
大象是能驅使,具體怎么做,這我就不得而知了。這就好比某些人能驅使眼鏡蛇,反正人類的智慧是無限的。可以肯定的是,現在孔有德很難受,甚至想捅自己兩刀:早知道就不出來了,造孽啊!
但是,自己造的孽,怎么也得造完!最后孔有德自己也受了傷,終于他下達了那個恥辱的軍令——撤軍。撤軍是不恥辱的,真正的恥辱在于孔有德是主動出擊的。打了別人一下,發現打不過,落荒而逃,實在是丟臉。不管怎么說,孔有德命是保住了。留著這條命,還可以做很多事,桂林我不要了還不成嗎?
李定國將用行動做出他的回答:桂林我要了,你的命我也要了!
七月初二,李定國開始猛攻桂林。初四,攻破武勝門,明軍一擁而上,桂林城破。
孔有德為了不落到李定國手里,選擇了自殺。
李定國收復桂林,從逼近桂林到收復桂林,只用了四天。
順便一提,孔有德雖然死了,但他的女兒跑了出去,孝莊覺得這個失去父親的小女孩很可憐,把她收為義女。
他的女兒很有名,甚至比老爹還有名。只要是關于康熙朝歷史的電視劇,就一定會出現這個女人——孔四貞。
八月十五日,李定國趁機收復梧州,隨后廣西全省平定。這是南明第一次憑借自己的實力收復了一個省(李成棟是反正),不僅如此,還做掉了一個王爺(定南王)。
嚇一跳吧?不僅你嚇一跳,消息傳到北京,清朝君臣也嚇了一跳。嚇一跳后都會問一個問題——李定國,何許人也?
不用問,也不用答。因為接下來發生的事就不是嚇一跳那么簡單。從現在開始,李定國這個名字將成為清軍揮之不去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