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昏庸的皇帝死了(弘光),最有抱負的皇帝也死了(隆武),接下來有請第三位隆重登場——最能跑的皇帝。
有多能跑?
從東南到西南,從廣東到云南,從中國到緬甸,都有他的足跡。
朱亨嘉死了,朱以海跑了,朱聿鍵也死了。當務之急,是再找一個姓朱的當老板。
不用選了,最佳人選只有一個——朱由榔。
朱由榔,時任桂王,朱常灜的兒子,萬歷的孫子。
相比朱聿鍵,朱由榔似乎要幸運得多。早年被農民軍抓住,費了吃奶的力氣逃了出來。后來朱常灜病逝,本該由朱由榔他哥朱由楥即任,不過這個朱由楥沒多久也病死了,朱由榔撿個便宜,當上了桂王。
隆武遇害的消息傳來,作為桂王的忠實粉絲,前廣西巡撫瞿式耜以坐火箭的速度擁立了朱由榔。
瞿式耜盡心盡力,終于把朱由榔扶上帝位,出力最多,但是得到的回報卻不成正比。
改變這一切的,叫丁魁楚。作為兩廣總督,丁魁楚擁有實權,又搞定了朱亨嘉的胡鬧,還是隆武帝的粉絲,這個人是哪兒有肉就往哪兒鉆。丁魁楚很明白,瞿式耜是朱由榔的忠實粉絲,若是朱由榔登基,瞿式耜必定大權在握。為了搞私人壟斷,丁魁楚找到了一個人。
此人叫王坤,是個太監。王坤這名字很眼熟,如果沒有重名的話,當初溫體仁整周延儒用的那個太監,也叫王坤。溫體仁倒臺后這個人就不知所蹤,不知怎么就跑到這兒來摻和這事兒。
朱由榔本來就是個小公子,這是文明的說法。之前被農民軍抓住,以為玩完了,再加上還有個哥哥,照理說這個王位跟自己無緣。所以朱由榔看得很開,混一輩子就行了。
但后來老天爺告訴他,我其實跟你開了個玩笑。被農民軍逮了,逃了出來;有個哥哥,死了,王位莫名其妙落到了朱由榔頭上。由于朱兄少年時混得太厲害,啥也沒學到,這也不會,那也不會,當上桂王才發現,書到用時方恨少,認字不全,規矩不懂。而王坤的主要任務,就是教朱由榔這些。官雖不大,卻與朱由榔親近。
隆武二年十月,朱由榔于肇慶繼任監國,幾天后稱帝,改元永歷。
王坤實在夠意思,幫丁魁楚撈了個首輔,忠實粉絲瞿式耜被封為大學士。
朱由榔是當了皇帝,而此時我們隆武朝的大學士楊廷麟正在死守贛州,幾天后,消息傳來:贛州失守。
贛州在江西南部,肇慶在廣東中部,中間雖然隔了那么十萬八千里,但我們的永歷皇帝安全意識實在是強得可怕,當即表示,放棄肇慶,逃往廣西。
放棄肇慶,說白了就是放棄廣東,永歷屁股還沒坐熱,就開始了他的“長跑人生”。支持放棄廣東的有太監王坤、首輔丁魁楚;而反對放棄廣東的有大學士瞿式耜。哦不對,還有一人支持放棄廣東——永歷本人。所以瞿大學士的反對無效,大家收拾行李,前往廣西。
十月二十日,永歷帶著一批大臣開始了廣西之旅。等跑到梧州才發現,事情鬧大了。永歷放棄抵抗,將廣東送給多爾袞,多爾袞倒是高興,廣東軍民可就不高興了。
既然皇帝不管我們,我們就換一位管我們的皇帝,這是廣東軍民的想法。于是廣東義軍在隆武朝大學士蘇觀生的帶領下又立了一位皇帝。這位倒霉的哥們兒叫朱聿鐭。名字和朱聿鍵很像,事實上,他是朱聿鍵的弟弟。
說實話,這哥們兒的名字把我折騰得夠嗆。由于朱元璋的規矩,子孫名字里必須帶“金木水火土”,但他的子孫實在太多(二十多萬),導致字兒都用完了,沒辦法,就只有造字。隨便找個什么字,加個偏旁就成了。朱聿鐭的“鐭”就是這么來的,友情提示,這字讀“玉”,正在翻字典的朋友可以不用翻了。
十一月初五,朱聿鐭在廣州稱帝。畢竟是兄弟,朱聿鍵的年號是“隆武”,朱聿鐭也差不多,叫“紹武”。朱聿鐭稱帝是十一月,馬上到下一年,所以便以第二年為“紹武元年”,但是很不幸,清軍十二月便攻占了廣州,這哥們兒也是倒霉,同朱常洛一樣,只當了一個月皇帝,年號都沒用上。
朱聿鐭雖然稱帝,但勢力實在是小得可憐,支持他的只有一些廣東義軍和隆武舊部。不過他和他哥哥一樣,是塊硬骨頭。廣西的永歷接到朱聿鐭登基的消息,頓時來了火氣,你算什么東西,也敢跟我搶位子?
于是憤怒的永歷又回到肇慶,打算跟朱聿鐭“講講理”。凡事總有個先來后到啊。一旁的朱聿鐭也十分有底氣,一副毫不妥協的樣子,說“兄終弟及”。永歷生氣了,要求朱聿鐭退歸藩位,立刻,馬上。
朱聿鐭:“不退。”
永歷:“你退不退?”
朱聿鐭:“不退!”
那就打吧,十一月二十九日,雙方交戰,交戰地點是廣東三水縣。就實力來說,永歷比朱聿鐭要大得多。結果是朱聿鐭大敗,永歷軍隊打算一鼓作氣拿下廣東,但半路中了埋伏,只得返回肇慶。可見,朱聿鐭實力雖然不強,腦子卻是好使。
一仗下來,朱聿鐭吃了點小虧,永歷也沒撈到什么好處。沒撈到好處的永歷很不服氣,于是大學士瞿式耜說,我上。走到一半,接到消息:清軍占領廣東。朱聿鐭被俘,大學士蘇觀生自縊。
就在永歷跟朱聿鐭拼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清軍早已磨好了刀,抓準機會就捅進來。率領清軍的頭領是李成棟,如果你還有印象的話,“嘉定三屠”也是他搞的。聽說清軍來了,永歷再一次離開肇慶,前往梧州,后來覺得梧州也不安全,跑到桂林去了。
李成棟占領廣州后,肇慶也隨之拿下,廣東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