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私下的行動
- 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
- 東山小生01
- 2528字
- 2022-08-22 20:00:00
對于努爾哈赤的死實在不好解釋,他小時候把人參當零食吃著玩,身體十分硬朗,不可能說在打完這一仗后突然就死了。一種比較可靠的說法是被大炮轟傷,回去后,傷重不治,死了。
寧遠之戰時有人報告,說轟傷了女真一頭目,至于這位頭目的身份,清朝史料很是隱晦,相反明朝一口咬定是努爾哈赤。不管是不是努爾哈赤,有一件事可以確定,努爾哈赤的死與寧遠之戰脫不了干系,不止身體,心理上的傷痛也足以致命。
薩爾滸、遼沈、廣寧,他都挺過來了,楊鎬、袁應泰、熊廷弼,狠角色、軟腳蝦他都見過,但就是區區一座寧遠,一個袁崇煥,怎么也沒能跨過去。他打了一輩子的勝仗,寧遠是唯一的敗仗,也是他一生的句號。
“余自二十五歲征伐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惟寧遠一城不下!”
其實,對努爾哈赤打擊很大的還有一件事——五大臣的逝世。
此五人是最早的核心干將,后金集團的奠基者,努爾哈赤最信任的屬下兼朋友。然而,噩耗卻接連傳來。
天命五年三月初八日申時,左固山一品總兵官費英東卒。
天命六年六月十四日,左固山一等總兵額亦都卒,年六十歲。當祭奠之日,帝臨其墓,哀痛三次而回。
天命七年秋七月乙未朔,一等大臣安費揚古卒。
天命八年十月二十日,大臣扈爾漢卒,年四十八,帝親臨痛哭之。
天命九年八月初十日,駙馬總兵官何和禮卒,年六十四。命皇后等往吊之。
也是巧,從天命五年到天命九年,五年時間,一年死一個。“佐吾創業諸臣,何無一人在后送我也?”這是努爾哈赤在何和禮死時說的話,對他而言,這些人是他的大臣,更是他的朋友。
順便一提,五大臣雖然死了,但他們的后代都是影響清朝歷史的重量級人物。費英東有個侄兒,叫鰲拜。額亦都有個小兒子,叫遏必隆,后來他們成了同事,輔佐年幼的康熙,再后來他們成了敵人。
明天啟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帶著遺憾病逝,終年六十八歲。
縱觀努爾哈赤的一生,十歲前無憂無慮,十歲后命運坎坷,二十五歲起兵,他沒上過軍校,卻了解戰爭,他打了四十多年的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無疑,他是那個時代最優秀的戰略家之一。但他卻不是一名優秀的領導,他所過之處,殘垣斷壁,民不聊生,只有殺戮,只有掠奪。
最后,這個一生起于戰場的人,也在戰場結束了他的一生。
努爾哈赤死了,但卻留下一個問題——誰來做繼承人?
最早的合法繼承人是褚英,不過后來發現褚英不行,便把目光投向了代善。
努爾哈赤曾鬧過三次家族矛盾,第一次是和弟弟舒爾哈齊,第二次是和褚英,和代善,是第三次。
代善是個老實人,事實證明,老實人就算不被人整,麻煩也會自己找上門。自褚英死后,代善一躍成了長子,又是嫡子,又老實、會打仗,幾乎所有人都認定,代善會是下一任領導。
天有不測風云,改變這一切的,是個女人。
這個女人叫阿巴亥,很年輕,很漂亮(這很重要),不少描寫清初歷史的影視作品里都有她。
阿巴亥,生于烏拉部,是布占泰的侄女。哈達被滅后,布占泰為了求生存,把年僅十二歲的侄女嫁給了努爾哈赤,但后來出了個第一美女東哥,布占泰又和努爾哈赤翻了臉,最后,烏拉被滅。
自萬歷三十一年孟古死后,阿巴亥被努爾哈赤冊封為大福晉,成為努爾哈赤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大妃。
后來,阿巴亥為努爾哈赤生下了三個寶貝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去世,此時阿巴亥三十六歲。
古老的女真有個傳統——嫁娶則不擇族類,父死而子妻其母。這句話不用翻譯大家也能看懂,如努爾哈赤的第二任大妃富察·袞代就是努爾哈赤兄弟的妻子,兄弟死后,改嫁給努爾哈赤。
當然,這種習俗在今天看來是有悖人倫的,不過在當時的女真卻十分常見。這種現象,在歷史上有個專業稱呼——收婚。女真的地盤就那么點兒,還連年打仗,本來人口就少,沒準今天某部落的首領張三將女兒嫁給李四,明天李四就戰死了,隨后李四的兄弟(也可能是兒子)王五就順理成章收了張三的女兒。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為了不讓年紀輕輕的女人守寡,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持續維護兩大部落(家族)的關系,這一現象一直到清軍入關才逐漸消亡。
早在努爾哈赤死前,他的老婆們便暗中開始行動,尋找下一個歸宿。當時努爾哈赤最寵愛的兒子有三個:代善、皇太極、多爾袞,由于多爾袞當時還小(八歲),那么最有可能繼承汗位的人就是代善跟皇太極,如果這二人還要分出個高下的話,不用說,代善肯定完爆皇太極。
為了提前跟下一任領導(也是丈夫)打好關系,老婆們苦心孤詣,又是串門,又是送東西,十分體貼。很不巧,阿巴亥也在其中。
可以肯定的是努爾哈赤的老婆都很聰明,在跟代善來往的同時,沒忘了巴結皇太極。比如,阿巴亥曾給代善和皇太極同時送吃的。可能是代善太老實,并未多想,“受而食之”,皇太極“受而未食”。
更不巧的是此事被人告發,傳到了努爾哈赤耳朵里。阿巴亥直接被努爾哈赤廢黜,代善在努爾哈赤心中的地位也大大降低。
老子現在還沒死呢!
不少清初的野史記載,阿巴亥跟代善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系,仔細分析一下,阿巴亥三十出頭,風韻猶存,代善大阿巴亥幾歲,威風凜凜,二人郎才女貌……。
不過,隱藏在這場看似平常事件中的,是一個政治陰謀。
我們再回到之前,阿巴亥送代善與皇太極食物,一個“受而食之”,一個“受而未食”,從這兒就可以看出代善與皇太極的區別。而對于這兩種結果,努爾哈赤給出的態度是一個失望透頂,一個贊賞有加。
這場事件的告發者叫德因澤,是努爾哈赤的小老婆,地位非常低微,甚至都不能跟努爾哈赤在一桌吃飯。從表面上看,德因澤很有可能是為了上位,事實證明,她也辦到了,阿巴亥倒了。但結合事情的發展來看,此事并沒那么簡單。
前面說了,努爾哈赤現在已經是個老頭兒,蹦跶不了幾天了,就算德因澤從小老婆變成了大老婆,在努爾哈赤死后,照樣歸努爾哈赤的兒子管。在所有女人都在尋找新靠山的時候,這個女人不可能沒有行動。可以肯定的是,德因澤找到了靠山,而這個靠山,絕對不是代善。
努爾哈赤死后,阿巴亥被皇太極等人逼著殉葬,德因澤也被逼著為努爾哈赤殉葬,阿巴亥殉葬給出的解釋是,作為努爾哈赤生前最疼愛的女人,有必要在底下陪陪他。而德因澤,沒有解釋,她也實在不夠資格。
為什么不是別人?唯一的可能就是因為德因澤知道一些秘密。
她告發代善與阿巴亥,受益最大的卻不是她自己,她只是跟著她的靠山受益,而她的靠山卻要了她的命。
這件事被稱為“大妃事件”,發生于后金天命五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