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霧滿郵城

公元581年,隋開皇元年,四月。

清晨,大霧籠罩下的高郵城已經有了喧鬧,南門大街東西兩側的店鋪陸續開了門。有賣早茶的,賣湖鮮的,賣絲綢的,賣胭脂水粉的,賣瓜果蔬菜的,賣豬肉活禽的,賣木桶水瓢的,還有打鐵制陶的等等,可謂琳瑯滿目,鱗次櫛比。

生意最好的莫過于幾家早茶鋪,特色的醬湯餛飩和醬湯陽春面配上幾塊茶干,吸引了南來北往的不少旅客,吃完還會帶上幾個插酥燒餅,四角形的是咸口的,圓形的是甜口的,舟車勞頓時作為旅途中的干糧真是再好不過了。

“大人,這高郵城不愧是江左名區、廣陵首邑,特別是這里的小吃,果然是名不虛傳啊!嘿嘿!”

“瞧你那沒見過世面的樣子!我們是來享受美食的嗎?吃完早茶趕緊去驛館收拾行李!大霧已經開始散了,我們得早點趕到廣陵。”

“是!大人!”

那位大人提到的驛館就在南門大街的東側,此驛館的前身是一座古驛站,乃是當年始皇帝命人在此修建,目的是給郵差和信使作為休息的場所。從帝國的東南方向將情報送達咸陽,沿途類似這樣的驛站有數百個,因此這樣的驛站又叫“秦驛”。因秦驛建在一個高墩之上,后來圍繞秦驛建立起來的小城漸漸地就被人稱為高處的郵驛之城,簡稱“高郵”。

現如今驛站變驛館,規模已不可同日而語,但是驛館的名字依然叫“秦驛”,每天行色匆匆的旅客穿梭于驛館內外,熱鬧不已,有些人來到這里是為了名,有些人來到這里是為了利。

“對了,大人,我們中午不是要去淮春樓吃飯的嚒?”

“我看這大霧再過一兩個時辰應該就散了,船也可以開了,還是趕路要緊,你去跟淮春樓的掌柜說一下我們有要事在身就不去他那吃飯了,另外,這家早茶鋪的插酥燒餅不錯,多買幾個我們路上吃。”

“是!大人!我這就去辦!”

這對主仆提到的“淮春樓”就在驛館的東側,是一座酒樓,因高郵地處淮南之東,東為春,故名為“淮春樓”。

有詩為證:“淮南草木盛,樊良湖水深;東風輕拂面,春雨戀郵城。”這首詩是誰人所作已無從考證,但是能來“淮春樓”里聽上一曲的人,一般非富即貴。

天色剛亮,“淮春樓”還沒有開門迎客,但店里的伙計奎二已經準備出門采購新鮮的食材去了,掌柜特意叮囑奎二:

“奎二,今天有貴客要來,你去市場買些新鮮的湖鮮,樊良湖的大青魚和大閘蟹不錯,你多買些,還有,再搞點大河蚌,這是客人點名要的特色菜。”

“得嘞!我這就買去!”

奎二哼著小曲兒,晃晃悠悠地來到了南門大街,然而在南門大街轉了半天,他也沒有買到新鮮的樊良湖湖鮮,平時賣湖鮮的小販,今天在攤前擺放的都是前一天沒有賣完的,那哪里是湖鮮,簡直是湖臭。

奎二不甘心,于是就朝北門大街走去,因為那里還有一個更大的菜市場,說不定那里會有樊良湖當天的湖鮮。

出了南門大街,經過縣衙前的府前街,再穿過府前街向北,就來到了北門大街。在路過北門大街西側的一處大宅院時,奎二被從宅子里發射出來的青光給嚇了一跳。

“喲喂!好刺眼的光啊!這龍角真是嚇人,每次大霧天都要發光,是不是哪個神仙又下凡了?東海龍王趕快把你的龍角給收走吧!”奎二嘟噥著繼續朝前走去。

奎二路過的這處大宅院名曰“龍角院”,院門兩側有士卒把守,院內藏有一“龍角”,其色瑩然,與青玉無異,風雨晦暝時,云氣常覆其上,遇到大霧天,還經常發光。每到初一、十五,四鄰的漁民、村民、居民們都會前往“龍角院”祭拜,以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說到這枚“龍角”的來歷,也有點蹊蹺。

高郵城外西北十多里的地方有許多的湖泊,其中有個古老的湖,叫樊良湖,是眾多湖泊中最大的一個。這個樊良湖到底是什么時候形成的已無從考究,湖的南岸有個小漁村,以湖為名,叫樊良村。

十多年前,樊良村里有個叫隨老三的漁夫某一天在樊良湖捕魚時,一網下去竟然從水里網上來一塊晶瑩剔透的玉石,這塊玉石呈龍角狀,全身光滑無比,隨老三不知其為何物,只覺得此物非常稀奇,所以就將龍角帶回家藏了起來。

過了好些日子,隨老三幾乎都忘了家里還藏著這樣一枚龍角。

直到有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霧,不一會兒家里就被龍角發出的光照得通亮,光焰沿著屋子的縫隙都溜了出去,引得村民們都以為他家著火了,紛紛提著木桶趕過去救火。

村民們見隨老三家里并沒有著火,但是家里卻光焰沖天,就問隨老三家里藏了什么東西,隨老三見這事兒瞞不住了,就把那天如何捕撈到這枚龍角的事情說了出來。

當時附近的村民們都涌過來看新奇,村民們認為一定是東海龍王在樊良湖吸水時不慎弄斷了龍角而掉落到了樊良湖里,因為樊良湖每年都有龍吸水發生,村民們認為這龍吸水現象就是東海的龍王飛到樊良湖上空吸取樊良湖的湖水而產生的。

這事兒讓官府知道后,就被官府沒收了,官府還特地在高郵城里的北門大街旁修建了一座宅院,并將“龍角”供奉了起來,就是這座“龍角院”。

自從發現了“龍角”,不知從何時開始,“龍角院”周圍就聚集了很多競相出售各種奇珍異寶的小商小販,隨著買賣珍寶的人越來越多,為了便于管理,官府就拿出從這些商販身上征收的稅款在“龍角院”的對面建造了一座樓,取名為“多寶樓”,每年在“多寶樓”交易的珍寶不計其數,北門大街也因此變得熱鬧異常,游人如織。

這不,一大早,多寶樓就已經人頭攢動了,很多商戶也已經打開鋪門,開始了一天的營生。

奎二穿過“龍角院”和“多寶樓”便來到了北門大街的菜市場。

奎二詢問了好幾家攤主有沒有當天新鮮的湖鮮,得到的回答都是說沒有,奎二不免著急了起來。

有個攤主見奎二急得一家一家問過去,于是告訴奎二:“奎二,你別問了,今天這么大的霧,沒人敢去樊良湖里捕魚!”

奎二轉身對那個攤主問道:“兄弟,你不要騙我啊,為什么沒人敢去樊良湖捕魚啊?”

“您有所不知,樊良湖里有妖怪!一到大霧天它就會出現,誰要是在大霧天去樊良湖捕魚就會被它拖走!”那個攤主說道。

“你別嚇我了,這么太平的盛世哪來的妖怪!”奎二一臉的不信。

“我嚇你干嘛,看到那邊賣魚的小攤主了嗎,他爺爺和爹就是在大霧天被妖怪拖走的,不信你問問去?”那個攤主指著他右對面的一個小攤主說道。

“問問就問問,待會兒人家不承認你可不要抵賴哦!”奎二說道。

“肯定不抵賴,你去問吧!呵呵!”那個攤主笑著說道。

奎二抱著最后一絲希望來到那個小攤主前,只見小攤主大概十二三歲的樣子,但是眉宇間已經展現出超過他年齡的成熟。

奎二問道:“小兄弟,你這里有樊良湖當天的湖鮮賣嗎?”

“沒有,都是昨天的。”小攤主頭也不抬的回到。

“哦!怎么今天市場里都沒有新鮮的湖鮮賣呢?”奎二裝作漫不經心地問道。

“因為沒人敢去樊良湖捕魚!”小攤主還是沒有抬頭。

“不會吧,下了點霧而已,就沒人敢去樊良湖捕魚了?”奎二繼續套小攤主。

小攤主抬頭看了奎二一眼,沒有任何表情的說道:“你膽子大,你去啊!”

“我膽子小,我不敢去,再說我也不會捕魚,哎!看來他們說的是對的,樊良湖里真的有妖怪!”奎二說完故意觀察了一下小攤主的表情。

小攤主聽到樊良湖里有妖怪后,果然被激怒了:“樊良湖里沒有妖怪!”

“你怎么能證明樊良湖里沒有妖怪呢?”奎二繼續激小攤主。

“我說沒有就沒有!”小攤主生氣地說道。

“除非現在有人敢去樊良湖捕魚,不然我就只能選擇相信樊良湖里有妖怪了!”奎二說完扭過頭準備要走,臉上卻露出了壞笑。

“新鮮的樊良湖湖鮮是吧?你要多少?”小攤主對著準備離開的奎二問道。

“你有多少我要多少,有否?”奎二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樣驚喜地問道。

“何時要?”小攤主問道。

“兩個時辰內,送到淮春樓。”奎二答道。

“可以,但是價格要比平時高一倍。”小攤主用沒有絲毫商量的語氣說道。

奎二剛想罵這個小攤主小小年紀居然這么黑,但是仔細一琢磨,這南門,北門的菜市場都找遍了也沒有新鮮的樊良湖湖鮮,眼下也只有答應這位小攤主的要求,或許還能有一線機會,如果小攤主能活著回來的話。

“小兄弟,你真的敢現在就去樊良湖捕魚?”奎二有點不敢相信地問道。

“這有什么不敢的,你要不要?”少年漁夫淡定地問道。

“要!要!當然要!”奎二連忙陪笑道。

旁邊的攤主見狀,插話道:“隨兄弟,這會兒樊良湖的霧正濃著咧,你怎么下得了湖啊,你別像你爹一樣,還是別攬這個活兒了。”

原來這個小攤主正是當年在樊良湖捕撈到龍角的那個隨老三的兒子,只是后來沒過多久,隨老三在一次大霧天捕魚的時候失蹤在了樊良湖。

“沒事兒!叔!這種霧天對我來說不算什么!”說罷,小攤主開始收攤。

奎二攔住小攤主說:“小兄弟,就沖你這份兒膽識,你這攤兒也別收了,我全要了,就當給其他客人準備了。”

“那就多謝了!”小攤主也不客氣,抱了下拳,轉身朝北門外走去。

“小兄弟,這攤魚多少錢,還沒算賬呢!”奎二朝小攤主喊道。

“等我回來一起算吧!”

小攤主頭也不回地朝北門外的碼頭走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回县| 垫江县| 巨鹿县| 涪陵区| 鄱阳县| 无棣县| 华亭县| 苗栗县| 正安县| 肇庆市| 德化县| 绥芬河市| 玉田县| 昌吉市| 凭祥市| 嵊泗县| 清徐县| 拜城县| 黔西县| 年辖:市辖区| 偃师市| 宁河县| 姜堰市| 仁布县| 南涧| 临湘市| 德州市| 潼南县| 武冈市| 察雅县| 韶山市| 泾阳县| 石楼县| 岱山县| 九江县| 京山县| 龙里县| 德惠市| 永年县| 文成县| 石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