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民間神物!震驚朝廷百官!
- 大秦說書人,開局盤點十大皇帝
- 天地日月
- 2025字
- 2022-08-23 12:03:13
短短時間,白蘇就能為她指出這樣一條明路。
白蘇,真的有經天緯地的大才!
她現在隱約有些明白,為何嬴政會不惜身份,折節下交了。
通曉天下百國之事,發明新奇玩意。
并且,還有這般大才。
像這樣堪稱全才的絕世大才,若是不結交,腦子才是有病。
武則天美目望著白蘇,異彩連連。
……
與此同時,咸陽宮大殿。
一位身穿寬袍,憂心忡忡的官員越眾而出。
“陛下,我大秦境內,氣溫驟降。”
“單單咸陽城內,就已經有許多百姓畏寒。”
“放眼整個大秦,還不知有多少這樣的百姓。”
“陛下,如今不得不考慮如何過冬了!”
說話的是內史騰,掌管咸陽城內外庶務。
隨著內史騰聲音落下。
大殿上,眾臣目光飄忽,有人低頭數螞蟻。
有人抬頭觀賞大殿穹頂的裝飾。
就是沒人開口,為嬴政排憂解難。
他們倒是想為嬴政解憂,但他們也實在沒辦法。
木炭價格昂貴,絕不是平民百姓消費得起的。
若是焚燒枯枝,取暖又不怎么好用。
況且,今年的嚴寒來得格外早。
木材枝葉的需求量,肯定會暴增。
大秦境內,哪有那么多樹木可供砍伐。
就算把整座秦嶺都砍禿了,也不夠大秦百姓渡過這一冬的啊!
一眾大臣滿臉愁容,都不知究竟該如何是好。
總不能坐視大秦百姓凍死吧。
大秦文武百官,愁容滿面。
然而,嬴政臉上卻帶著淡淡的笑意。
“諸位愛卿,不必為此事煩憂。”
“朕在民間,尋到了一件神物,可供暖,物美價廉,很是好用。”
“眾位愛卿看看如何。”
“來人,把東西抬上來,讓眾位愛卿看看。”
嬴政一聲令下。
立刻就有人搬著火爐和蜂窩煤走上大殿。
群臣的目光,紛紛落在了火爐和蜂窩煤上。
大殿內,傳出了群臣的議論聲。
“那個東西,貌似是火爐,這我認得。”
“不過,另一件東西卻是什么?”
“那些黑乎乎,都是孔洞的東西,是什么?”
“難道就這么不起眼的東西,就是陛下尋訪到的神物?”
一時間,大殿內議論紛紛。
有人對蜂窩煤表示好奇,也有人在質疑火爐和蜂窩煤這玩意到底好不好用。
畢竟蜂窩煤黑不溜秋的,長得也不好看,完全不像是有用的樣子。
不過,他們卻是沒見識了。
蜂窩煤長得雖然不好看,但是論起燃燒效率這一塊,當世無出其右!
“此物,名為蜂窩煤。”
“乃是民間一位神人所發明。”
“此物,物美價廉,價錢便宜,并且極為好用。”
“只需幾塊蜂窩煤,就能暖和一整天。”
“一塊蜂窩煤的代價,也不到一文錢。”
“換言之,尋常百姓只需要不到四文錢,就能獲得一整天的溫暖。”
雖說這個價格對百姓們而言,依舊有些苛刻。
但比起昂貴的木炭,和根本沒什么用的木柴秸稈。
蜂窩煤無論從哪個方面,都能完爆它們!
大慶文武百官全部都震驚了,一臉難以置信地看著嬴政。
似乎是不相信,世間竟然會有這樣的神物。
馮去疾的聲音都在顫抖。
“敢問陛下,果真如此嗎?”
嬴政點點頭,
馮去疾一臉喜色,欣喜若狂。
大秦百官,全都激動,瘋狂了。
倘若這東西真如陛下所說,乃是能夠拯救世間萬民的神物!
功參造化,造福萬民!
“點上給諸位臣僚看看。”
嬴政一聲令下,工匠們自然趕快動起來。
蜂窩煤引燃,放入火爐中,一股暖意從其中散發出來。
大殿太大,一個火爐自然沒辦法暖和整個大殿。
不過這并不重要。
只要讓他們知道,火爐和蜂窩煤的確好用就行。
百官紛紛圍了過來,圍著火爐。
暖融融的熱意從火爐中散發而出,溫暖著一眾文武百官的面頰和身軀。
群臣一臉驚喜,此物,倒還真的挺暖和。
倘若如陛下所言,那么便宜的話,或許可以推行全國。
讓整個大秦的百姓都用上好用又便宜的此物。
馮去疾再次開口:“陛下,不知此物可否推行全國,有沒有什么限制。”
嬴政搖搖頭,“此物推行沒有任何限制,我大秦,隨地可用。”
馮去疾一臉激動,“臣請陛下,將此物推行大秦全境,保全大秦百姓!”
“此物造福萬民,功在社稷,若是推行全境,必然可幫助百姓渡過難關。”
“此物,本就是朕為幫助百姓渡過難關,從一位大才手中求訪而得。”
“至于推行全境之事,朕已然在做了。”
“會制作蜂窩煤以及火爐技術的工匠,已經盡數進入將作監。”
“他們將會這一技術的傳授給將作監工匠。”
“隨后,將這些工匠,灑向全國,向大秦全境推行此物。”
“不知諸卿意下如何?”
嬴政已經把所有事都做在了前面。
而且思慮得還相當合理。
這還有什么好說的。
群臣自然是激動頓首。
“陛下圣明。”
嬴政笑瞇瞇地看著跪倒在地的一眾大臣,突然開口。
“此番倘若能夠幫助大秦渡過雪災。”
“這些工匠,當記一功。”
“他們掌握的蜂窩煤技術,挽救了百萬黎庶的性命。”
“依朕看,當厚賞。”
“不如,皆賜爵簪裊如何?”
簪裊,大秦二十級軍功爵制的第三級,可受房屋和田產。
嬴政此話一出,群臣一愣。
下意識想要反對。
但是想到這些工匠所做之事,乃是造福大秦萬民之事。
不知有多少人會因為他們活命。
這等功業,不比戰場殺敵來得差。
因此,群臣轉而一想,也就默認了嬴政的話。
反正也只是簪裊,不礙事的。
大秦養得起。
見無人反對,嬴政滿意地點點頭。
提高工匠地位的第一步,已經邁了出去。
后續,可徐徐圖之。
而馮去疾,再次開口。
“陛下,臣聽聞陛下乃是從一位絕世大才處尋得此神物。”
“豈能賞工匠,而不賞那位大才。”
“還請陛下,同樣獎賞那位心懷大秦百姓的賢才。”
“應召其入朝為官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