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工地的精神(下)

在工地上。

一個人的力量真的很渺小。

尤其是在水壩底部面對那遮天蔽日足有278米的堤壩、高峽出平湖的碧綠庫區以及一千多噸轉子(發電機的零件之一)的時候。

頓時就會產生一種宇宙萬千,滄海一粟的震撼感。

所以駱遠在地面作業的時候,總是得把頭仰得很高。

大型工程,總之就是一個大字。

所有的零件都大,就連一個蓄電池,都有近百斤。

巨大的吊車,就像是吞云吐霧的巨獸一般,每天不間歇的將無數的設備從大壩表面,吊入電站的內部。

然后無數的工人,就像是工蟻一般,一點點的將這些設備分開,一一的搬運到這些設備該去的地方。

搬運的方式,有叉車,有汽車,但是更多的時候,還是靠人力,這點說起來,自古以來,便是如此。

十三萬年前,皮洛遺址的原始人們,用粗糙的雙手敲打出一塊塊精美的石器

四千年前,大禹帶領著無數的人,將積水挖水渠排走,以疏治堵。

兩千年前,有一群無名的工匠,按照正常人的大小燒制陶俑,那五彩的陶俑上,發髻、胡須、盔甲都做到精益求精。

六百年前,在BJ有一個龐大的建筑群正在慢慢成型,規模宏大、氣象雄偉,其中的最具代表的宮殿,以《道德經》:“天得一以清”為名乾清。

。。。。。。

千萬年以來,工匠們總是靠著雙手創造奇跡。

2012年的工地同樣如此,無數像駱遠這樣的公路,默默的做著自己應做的工作。

唯一不同的是,自古以來,工匠們為了生存,為極小的一部分領主服務,而駱遠所作的工作,是為了萬千大眾,是為了國家強大!

千人圍繞一個基坑,其中哪怕是簡單的一根電線,都明確了是誰在負責。

幾百人放一根電纜,大家要得牙齒咯咯作響,汗流浹背,抱著那大腿粗的電纜,向前挪動著。

一百多人拖一臺變壓器,那沉重的變壓器壓得作為履帶的鋼管直接變形,噴出來的冷卻油深深的沒過了腳踝。

還有小型的設備,在運輸的機械到不了的地方,駱遠和大家一起手抬、肩扛、背駝,比如說之前說過的近百斤的蓄電池,駱遠一早上就扛了幾十個,每一個都得爬四層樓,其中一個還直接砸在了他的指甲上。

那種感覺,是先腫脹、然后發麻、刺痛、最后是隨著呼吸的起伏鉆心的痛,駱遠還得慶幸,還好沒有砸在腳上,不然就慘了——當然,這并不影響他干活。

這樣昏天黑地的工作環境里,拋開高大上的目標,在這里一干就是幾年,大家留下來的理由里,必然有一個是為了養家糊口。

按理來說,這里可能會有一群利己主義的人,只管干完自己的活之后,就會悄悄開始劃水等著拿工資。

但是駱遠卻很少看到這樣的情況。

作為年輕的新人,他感受到了老鳥們的滿滿善意。

累的上氣不接下氣的時候,總有同樣汗流浹背的老師傅們,在后面幫上一把。

難得有一月休息的那一天,總會有同樣疲憊的哥哥姐姐,忍著身體的倦意,坐上一桌好菜,邀請這些年輕人們去喝酒,駱遠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慢慢的學會了幾個拿手菜,湖南臘魚、長沙清燉水魚、毛氏紅燒肉、遵義辣子雞、滑肉湯、太安魚。

中午大家在破棚屋里吃飯,由于隧道里溫度高,飯菜稍微沒保存好,中午就會餿掉,這個時候去排隊打飯,那個兇巴巴的打飯阿姨,總會給年輕人們多打上一勺,然后還會念念叨叨的道:“快去吃,吃了就找地方休息,下午還要干活,可別偷懶!”。

這個時候,誰還會在意那些各種成長環境差異所帶來的細節?

這本來就是一個高度講究團隊協作,要不斷淡化個性的環境。

而團結,本來就是所有人在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前行??!

多年以后,駱遠已經離開了工地,但是工地給他的帶來的那些淬煉,卻一直深深的影響著他。

團結友愛、吃得苦,耐得煩,不怕死,霸得蠻。

正是吃了比別人更多的苦,所以才更珍惜當下。

正是在苦痛的折磨里,感受到了那千金難換的真情,才會把這種善意放在心里,把感恩放進行動里。

工地和部隊是一樣的,都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這里是熔爐,是學堂,也是金字塔結構的建筑。

但,當你罵罵咧咧走進這里之后,到你離開的那天,總會行囊滿滿,步履輕快。

最終邁向那美好的明天。

這就是工地人。

這就是工地的精神。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骅市| 烟台市| 博野县| 新丰县| 青冈县| 萍乡市| 林周县| 米易县| 万荣县| 明星| 宜昌市| 顺昌县| 深州市| 广汉市| 克山县| 普陀区| 图木舒克市| 从化市| 德惠市| 临泉县| 贵德县| 道孚县| 阳新县| 离岛区| 周宁县| 余庆县| 金平| 静海县| 四平市| 浮梁县| 齐河县| 东山县| 莱西市| 兴仁县| 灵石县| 荣成市| 梅河口市| 黑龙江省| 龙江县| 启东市| 进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