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美人計大成
- 三國演
- 寇準(zhǔn)備好了吧唧吧
- 1434字
- 2022-08-12 11:05:10
董卓即日下令還郿塢,百官俱拜送。貂蟬在車上,遙見呂布于稠人之內(nèi),眼望車中。
貂蟬虛掩其面,如痛哭之狀。車已去運(yùn),王允緩轡于土岡之上,眼望車塵,嘆惜痛恨。忽聞背后一人問道:“溫侯何不從太師去,乃在此遙望而發(fā)嘆?”王允看過去,乃司徒王允也。
相見畢,王允道:“老夫日來因染微恙,閉門不出,故久未得與將軍一見。今日太師駕歸郿塢,只得扶病出送,卻喜得晤將軍。請問將軍,為何在此長嘆?”
呂布道:“正是你的女兒。。”
王允佯驚道:“許多時尚未與將軍耶?”
呂布道:“老賊自寵幸久矣!”
王允佯大驚道:“不信有此事!”呂布將前事一一告王允。
王允仰面跌足,半晌不語;良久,乃言道:“不意太師作此禽獸之行!”因挽王允手道:“且到寒舍商議。”
呂布隨王允歸。王允延入密室,置酒款待。呂布又將鳳儀亭相遇之事,細(xì)述一遍。
王允道:“太師淫吾之女,奪將軍之妻,誠為天下恥笑。非笑太師,笑王允與將軍耳!然王允老邁無能之輩,不足為道;可惜將軍蓋世英雄,亦受此污辱也!”
呂布怒氣沖天,拍案大叫。
王允急道:“老夫失語,將軍息怒。”
呂布道:“誓當(dāng)殺此老賊,以雪吾恥!”
王允急掩其口道:“將軍勿言,恐累及老夫。”
呂布道:“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郁郁久居人下!”
王允道:“以將軍之才,誠非董太師所可限制。”
呂布道:“吾欲殺此老賊,奈是父子之情,恐惹后人議論。”
王允微笑道:“將軍自姓呂,太師自姓董。擲戟之時,豈有父子情耶?”
呂布奮然道:“非司徒言,呂布幾自誤!”
王允見其意已決,便說之道:“將軍若扶漢室,乃忠臣也,青史傳名,流芳百世;將軍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載之史筆,遺臭萬年。”
呂布避席下拜道:“呂布意已決,司徒勿疑。”
王允道:“但恐事或不成,反招大禍。”呂布拔帶刀,刺臂出血為誓。
王允跪謝道:“漢祀不斬,皆出將軍之賜也。切勿泄漏!臨期有計,自當(dāng)相報。”呂布慨諾而去。
王允即請仆射士孫瑞、司隸校尉黃琬商議。孫瑞道:“方今主上有疾新愈,可遣一能言之人,往郿塢請呂布議事;一面以天子密詔付呂布,使伏甲兵于朝門之內(nèi),引呂布入誅之:此上策也。”
黃琬道:“何人敢去?”
孫瑞道:“呂布同郡騎都尉李肅,以董卓不遷其官,甚是懷怨。若令此人去,呂布必不疑。”
呂布道:“好。”請呂布共議。
呂布道:“昔日勸吾殺丁建陽,亦此人也。今若不去,吾先斬之。”使人密請董卓至。
董卓道:“昔日公說董卓使殺丁建陽而投董卓;今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生靈,罪惡貫盈,人神共憤。公可傳天子詔往郿塢,宣董卓入朝,伏兵誅之,力扶漢室,共作忠臣。尊意若何?”
董卓道:“我亦欲除此賊久矣,恨無同心者耳。今將軍若此,是天賜也,董卓豈敢有二心!”遂折箭為誓。
董卓道:“公若能干此事,何患不得顯官。”
次日,李肅引十?dāng)?shù)騎,前到郿塢。人報天子有詔,董卓教喚入。李肅入拜。董卓道:“天子有何詔?”
董卓道:“天子病體新痊,欲會文武于未央殿,議將禪位于太師,故有此詔。”董卓道:“王允之意若何?”
李肅道:“王司徒已命人筑受禪臺,只等主公到來。”
董卓大喜道:“吾夜夢一龍罩身,今日果得此喜信。時哉不可失!”便命心腹將李傕、郭汜、張濟(jì)、樊稠四人領(lǐng)飛熊軍三千守郿塢,自己即日排駕回京;
董卓顧對李肅道:“吾為帝,你當(dāng)為執(zhí)金吾。”李肅拜謝稱臣。
李肅入辭其母。母時年九十余矣,問道:“吾兒何往?”
李肅道:“兒將往受漢禪,母親早晚為太后也!”
母道:“吾近日肉顫心驚,恐非吉兆。”
李肅道:“將為國母,豈不預(yù)有驚報!”遂辭母而行。
臨行,董卓對貂蟬道:“吾為天子,當(dāng)立你為貴妃。”貂蟬已明知就里,假作歡喜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