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研究現狀

國外學者Adner和Kapoor(2010)以半導體光刻行業的創新生態系統為例,分析了上游組件和由公司客戶捆綁的下游補充組件對核心企業的創新競爭優勢的影響。Suresh和Ramraj(2011)認為,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發揮其促進創新的作用,取決于政府、市場、文化、技術等多種要素的共同支持。Hwang和Mahogunje(2013)指出,產業創新生態系統未來應該朝著高效率合作、平臺式競爭和創新主體共生演化的方向發展。Autio和Thoms(2014)認為,產業創新生態系統中各個創新主體之間的相互合作和共生演化能夠促進系統的發展。Chae和Bongsug(2019)以大數據行業為例,分析了數字創新生態系統的一半框架。

國內學者也從不同的角度對產業創新生態系統進行了研究。梅強等(2013)構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模型。王娜和王毅(2013)通過對產業創新生態系統要素和互動關系的分析,提出了產業創新生態系統內部一致性模型。鄭志和馮益(2014)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例,構建了與文化創意產業相匹配的創新生態系統結構模型。宋燕飛等(2016)以上海汽車產業為例,構建了產業創新生態系統模型。孫源(2017)基于共生視角,對產業創新生態系統進行了研究。李紅和左金萍(2018)以IMEC為例,構建了高新技術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知識產權的價值獲取模型。鮑萌萌和武建龍(2019)基于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視角,對新興產業顛覆性創新的途徑進行了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源县| 南开区| 甘洛县| 镇赉县| 鄂托克前旗| 郴州市| 拉萨市| 泸州市| 临泉县| 青阳县| 南阳市| 进贤县| 台州市| 通化县| 山西省| 卓尼县| 酒泉市| 惠州市| 临朐县| 灌云县| 潼南县| 扶余县| 六盘水市| 浦东新区| 阿克陶县| 大同市| 普宁市| 金湖县| 马关县| 太湖县| 泸定县| 日喀则市| 章丘市| 汨罗市| 博客| 锡林郭勒盟| 绥德县| 泉州市| 嵊泗县| 宜春市| 常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