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美學:構圖·光影·色彩(升級版)
- 卡塔攝影學院編著
- 1266字
- 2022-08-16 19:29:54
2.1 構圖的概念與要素
構圖的概念
攝影構圖,指將所拍攝場景中的所有元素進行重新整理,以符合人的審美觀感,并將其表達出來的過程。此過程需要攝影師結合技術手段與自己的審美來實現。具體的說,是要把場景中的主要對象(人物、動物、事件沖突等)提煉出來重點表現,并將干擾的線條、圖案、形狀等進行弱化,最終獲得重點突出、主題鮮明的畫面布局和顯示效果。
構圖是攝影創作最基本的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只有構圖合理的攝影作品,才能給觀者視覺享受和與眾不同的情感體驗。想讓構圖合理,需要將畫面內景物之間的沖突和視覺效果完美地結合起來。創作時,攝影師要設計和布局畫面,并選擇合適的對象進行重點表現。例如,場景中有人物時,通常應該將人物作為重點表現對象,把人物放在突出位置,并通過合理的技術手段強化人物的表現力。而對于干擾構圖的元素,應放在次要位置,或者從取景畫面中摒棄。如果不能摒棄,就要通過技術手段弱化處理。當照片中沒有過多的干擾元素或者干擾元素已經被弱化到無足輕重時,照片就成功了。


這張照片的前景借助蜿蜒的曲線呈現出“S”形,將觀者的視線引導至畫面深處的視覺中心,這是一種常見的視覺引導方式。畫面兩側雜亂的樹木和工地,應在后期處理時進行壓暗和弱化,這個過程就是構圖。
構圖的要素
一張完整的攝影作品有幾個重要組成部分。第一是主體,即拍攝的對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建筑物等。第二是陪體,也叫賓體或客體,主要用于陪襯或修飾主體,或與主體共同表達主題。第三是前景,在主體之前,主要起過渡作用。第四是背景,主要用于交代主體所處的環境、時間、時節等信息,并起到襯托主體的作用。第五是留白,即畫面里沒有主體和陪體的區域,是觀者遐想和思索的空間。


這張照片中的馬兒是主體,因此非常醒目和突出。遠處的晨霧是陪體,起到了襯托馬兒的作用,并且與馬兒形成了呼應,共同營造出了照片的主題。照片中的前景是前面的草地,背景是遠處的山體。至于留白,我們可以認為是草地的中間區域。這就是一張完整照片所擁有的五種構圖要素。
如果只是拍照,那么隨意拍下場景中的馬兒就可以了,但攝影不是這樣,我們需要考慮馬兒放在哪個位置,用什么景物來襯托馬兒,于是遠處的晨霧就被納入了畫面。而前景的草地和背景的山體則讓畫面的內容變得完整,并且明暗和層次都十分豐富。
前景的4大用法
在攝影創作過程中,合理利用前景對畫面的效果有非常大的影響。前景影響畫面的層次、空間感和立體感等。通常情況下,前景有4種比較常見的用法。
(1)夸大前景,與遠景相呼應,增強畫面可讀性,讓畫面更具立體感。


用廣角鏡頭拍攝時,盡量放低機位并靠近前景,讓前景的黃花與遠處的山峰相呼應,增強畫面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2)選擇合適的前景用于修飾主體,避免主體過于突兀,讓內容層次更加豐富。

前景樹木對于豐富畫面的層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引導觀者視線到畫面深處,讓畫面更具空間感。

湖岸的線條呈現“S”形,由近及遠地引導觀者的視線。
(4)利用前景構建框景,用以強調主體并增強畫面現場感。

山洞作為框景,強調了遠處的山峰和銀河,給人一種仿佛隨時可以跨入畫面的現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