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苑城方家
- 半世玲瓏
- 上官家的咸魚
- 2054字
- 2022-08-04 14:12:10
汪綺文出了樂城的時候,并未想到,前方等著她的,并不只有魏朗。
苑城,方家。
今日一早,方展眉便收到了飛鴿傳書,寥寥幾字:“萬事妥當,靜待佳音。”看罷甚是安慰,收起信,匆匆去往后宅。
丫環引路,方展眉入了后宅的偏廳,廳內掛了一方素簾,他朝著簾內恭敬的拱手道:“四姨,剛剛收到樂城飛鴿傳書,事情進展順利,均已妥當。”簾內伸出一纖纖玉手,雖是在陽光下,也顯得過于蒼白了,方展眉遞過去信簽,片刻,簾內輕嘆了一聲:“老五行事還是這樣毛躁,說得不清不楚。”那聲音幽幽長長,十分悅耳。
方展眉道:“如此,才說明事情順利,四姨不用惦記。”簾內人輕笑:“好好好,就你會說話,恩,那面可都安排妥當了?”“方庭剛出發,一會處理完農戶的事情我就過去,那面還有五叔接應,會順利。”
“你做事自是有分寸,只是,”簾內人頓了一下:“此次,若非必要,切不可傷人,能兵不血刃最好…….亦不可對人過于輕信了,事關方家與苑城,你自己也要小心才是,我本意此次不想你去,可你偏執拗。”
言罷,簾內人輕咳了幾聲,丫環瓔珞遞了秋梨爽喉,“四姨放心,那面都是自己人,我們自是以逸待勞,到是眼看著要入冬了,你也要注意保養身子,雖是舊年的頑疾,也不能太大意了。”
“知你孝順,我的身子骨我自己清楚。只可惜我一介女流,外面也幫不上忙,家里的生意總還是要你費心照料著,只是,如今亂世之中,要想保住祖宗基業,免不得要打破安逸,做些思量,若但凡能拖似一日,也不愿方家卷入這些紛爭。”
“四姨說哪里的話,身為方家長子,安穩根基,光大祖業,本就是展眉的責任,說起來,也是我的疏忽,若當初聽了您的勸,仔細些,也省得這許多麻煩。難為四姨為我操心。”
“這事并不全怪你,到底年輕,你也是為了方家和苑城。再說,人家要算計,暗箭終是難防,自責無用,往后思慮周全也就是了。”
說完又歇了一口氣:“說起來這些都是小伎倆,是否有用也還未可知。到是你們在外頭,要互相幫襯著,也要多留意。眼看著要入冬了,今夏各處又遭了洪災,糧倉豐盈當為首要,平抑價格,穩定供應,不能讓那別有用心之人,亂了苑城,毀了方家的根基。”
“四姨放心,我已交待下去了”。
“可恨那壞了良心的信源商行,竟然出了以糧抵貸這種主意,那眼見視野短淺的,便拿了存糧去抵了銀子花銷,賒賬,再利滾利的借貸,長此以往,這苑城,都要被信源商行綁架了,方家雖不貪,只守著祖業,可這祖上的糧倉卻被人惦記,不得不防。”說到這里,簾內的那人,又開始咳起來,
“四姨,休息吧,我知曉利害,前幾天也組織了農戶說清利弊,大家皆說要豐富糧食儲存,不再去抵銀子了,只是現信源商行那里,還有些我們的農戶賒欠,有些前期抵的多了,后來糧食供應不足,現下還不上,我一會去看看可商議個緩兵之計,再找個機會添一把火。”簾內人點了點頭,方展眉出門而去。
這苑城自古三面環山,北臨滄水,土地肥沃,水流充足,是周邊八城的糧食供應之地……方家祖上幾輩已在苑城立足了根基,以土地農業為基礎,后涉鹽業,藥業,商行,且世代為善,幫著官家拓土地,修水利,開河道,促流通,一時間苑城糧米,隨通途可達。
方家世代野心不大,只想著好好幫襯著官家治理苑城,求個中庸便以足夠。誰想到近幾年來,天下亂了,朝廷突然就沒了,雖新設了個中央,但各地軍閥割據,也不知誰當家?亂世萬事不平,再加上災年連連,這本遠離是非的苑城,因其糧食豐碩,也被卷入其中。
方展眉的親爹方饒生前本是太太平平一商人,子孫運不濟,膝下只有元配生的方展眉一根獨苗,方展眉七歲那年生母因疾而終,方饒伉儷情深,心痛欲絕,自此未再續弦。誰料十幾年前一次出外游歷,竟意外帶回一女子,說是旅途中偶遇逃難,施以援手,后暗生情愫,這女子已無家人,便隨方饒回了苑城。
這女子性子有些寡淡,自來后一直住在后院,平日里鮮少出門,除了方饒父子,和幾個帶來的隨從丫環,外面見過真面的沒幾人。因那女子聰慧明理,且從無是非,方饒甚為喜愛,方家大小事宜皆愿與其相商,家人們雖覺奇怪,但時間久了,也就漸漸習慣。因她在閨中時,家里排行第四,所以方府上下皆稱其為四姨娘。五年前方饒臨終時方告訴兒子,當年游歷時,確實遇難,但實是四姨娘救了他,四姨娘于方家有恩,且為人聰慧,治家有方,日后需善待,有事可相商。
方展眉自懂事起就在四姨娘身邊長大,視四姨娘為母,方饒死后為顯親切,就稱四姨娘為四姨,方家大事小情均與其商議。
去年,一直平靜如水的苑城,出了件新鮮事,外地富商來此新建了一商行,初建時說是為了幫助苑城流通資金,豐富經濟,開始還算誠心,慢慢的就顯露出本意,近日里競打起農戶們的主意,出了以糧抵貸的政策,攪亂心平如水的苑城,亂了人心,這是方家萬萬不許的。
方展眉與四姨細細思忖下來,推測商行后面定有其人,幾經渠道打聽,方知與洪城魏家脫不了干系,二人議定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方好。于是,近期便散出話去,說是信源商行的東家,在洪城被中央征用了銀錢,且限期還要取三百萬,倘洪城一時籌不到銀錢,必要到信源商行來取。
一時間,信源商行出現了擠兌的情況,這也就是前日里魏布庭與九月蘭所述之事。
來來往往,是是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