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平算是見識到了,
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幫助了華夏走完了三十年走過的路程,取得了藍星的絕對領導權。
可想而知這個增益天賦的效果有多么的可怕..
極紫外線光刻機,這個東西的話,顧平也是很眼饞,
簡單的看了一下介紹的參數。
搭配合適的EDA軟件之后,便可以生產3納米級的芯片,領先現有水平七八年,民用,軍用都沒有什么問題。
這個東西剛好也算是華夏最薄弱的地方..
第四個中段反導系統,顧平也沒考慮。
畢竟伊塔文明的科技樹多半是點在了生物兵器上面,不太可能和人類文明一樣玩這種化學燃料推進的火藥武器..
主要是第三個和第五個,讓他有些犯難。
2030年整套的單兵作戰系統裝備涵蓋了許多方面,如果能夠提前生產出來列裝的話,華夏戰士們的戰斗力至少可以提高一個檔次不止。
但是SCA-2型基因優化液和CK-1基因強化液的誘惑明顯更大一些。
華夏目前已經有了有源的單兵外骨骼作戰機甲,也算是單兵作戰機甲的雛形,只不過性能著實有些拉胯。
有了CK-1基因強化液,完全可以提前開啟神龍戰士計劃,并直接進行生物改造,為華夏提前培養出一批精銳強軍出來。
雖然顧平不懂軍事也不懂什么戰略戰術,但是受幾個室友的影響,也稍微有些懷疑,人類文明是否缺少一個像士官長那樣,戰斗力強大的個體。
退一萬步講,就算靠這些精銳士兵們打不贏,但是也沒有絲毫的壞處。
后羿反導系統除了防止地表上其他兩個臭名昭著的國家之外,似乎也沒有什么作用。
考慮了一下之后,顧平還是選擇了A-1型極紫外線光刻機的技術驗證圖紙天賦、增益升級、以及第五項獎勵,ck-1型基因強化液和SCA-2型基因優化液的技術驗證圖紙。
“打開個人面板。”
...
【增益天賦:國運隆昌(紫);超進化(藍);斬情證道(藍)】
...
【評價:微不足道,無法評價..】
掃了兩眼之后,顧平連接著看下去的欲望都沒有,在人生模擬器的眼中人類文明依舊不值一提。
當然,也包括顧平這個宿主..
沒讓顧平等多久,人生模擬器升級完畢,成為了人生模擬器的2.0版本。
本次升級之后,系統的貨幣替換成了積分。
積分獲取規則也相應的做出了解釋。
所屬文明陣營,提升相應的科技樹,將會獎勵一定的積分。
點亮科技樹上一般類型科技,根據宿主貢獻獎勵10-99積分不等。
點亮科技樹上先進類型科技,根據宿主貢獻獎勵100-999積分不等。
點亮科技樹上未來類型科技,根據宿主貢獻獎勵1000-9999積分不等。
舉個例子,比如說生物學這個籠統的大學科,
就算是一條完成的科技樹,這條科技樹又分為一般類型、先進類型、未來類型,他們都在一顆科技樹上面。
點亮相關科技將會走向不同的科技分支,具體后續的研發,人生模擬器也并沒有什么提示,
當前生物學科技樹,倒是點亮了不少,但是絕大多數的界面還都是霧蒙蒙的一片,至于下面已經點亮的科技,也是不勝枚舉。
至于積分的使用,從原本的只能兌換相應的技術驗證圖紙,甚至開放了一些高等文明研究成果的成品..
甚至還貼心的推出了嶄新的抽獎功能..一百積分便可以抽獎一次,至于獎品,則是技術驗證圖紙,沒有實體。
升級之后的人生模擬器2.0,比之前強大的無數倍..
光是一個成品就不知道省了顧平多少的事情..
而且升級之后的人生模擬功能所消耗的,不再是聲望值這種雞肋的東西,而是積分..
第七次人生模擬器只需要1000積分,看樣子也不是很難,
積分的獲取相較于之前極難獲取的聲望值而言,可是容易了許多。
【您當前仍有部分聲望值沒有消耗,當前共有兩種處理方案,一:自動兌換成積分,兌換比例為5:1。】
【二,在之前舊版商城之中兌換處相應的技術驗證圖紙..】
顧平瀏覽了積分商城,接著再看了看舊版商城。
如果兌換成積分的話,還是有些虧的。
顧平直接決定在舊版商城里面將聲望值花光..
獲得了A-1型光刻機的技術驗證圖紙之后,目前華夏還缺少相應的EDA軟件,
限定了一下搜索條件之后,便找到了一款名為微星的EDA軟件,差不多是400聲望值。
性能比現在Mentor Graphics的最新一代產品還要提高50%..
剩下聲望值剛好夠兌換個一款名為S-150單兵支援武器的技術驗證圖紙,250點聲望值,還剩下最后的50點,
本著不浪費的想法,顧平直接將這聲望盡力花了個干凈,還剩下了50點。
隨后人生模擬器自動幫他置換成了10點積分..
技術驗證圖紙提取的話,也是十分方便,
人生模擬器2.0版本提供了多種選擇,甚至可以自由選擇載體。
如果顧平愿意,他可以直接在顧平熟睡的時候將相關的知識直接灌輸到顧平的腦海之中..
聽起來很不錯,但是顧平自己手動整理出來就不知道需要花個幾年的時間,只有煞筆才會把這種技術驗證圖紙提取到自己的腦子里面。
于是,
顧平直接把相關資料提到了顧星的云服務器上面..
大概相當于..突然往顧星的家里面塞點東西...
起床洗漱之后,
顧平騎上電動車直接趕到了曾紅教授的實驗室之中,今天將會進行一次外場測試。
也是為了測試防彈插板的防護能力,當然了,這是實驗室的產品,
具體生產出來的東西又什么的水準,還要等試產之后再說。
也算是實驗的一部分吧,之前的測試結果都非常好,昨晚這次測試之后,整個項目也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圓滿完成了。
曾紅教授對顧平十分喜歡,見顧平來到之后急忙招呼顧平坐在了她的一旁。
“小顧啊,上次的提議怎么樣?來我的實驗室,給你兩個一作都沒問題。”
顧平笑了笑,拒絕了曾紅教授的好意。
整個項目做完估摸著最多也只能發五篇論文,出去那名冷艷師姐之外,還有兩名快要研究生畢業的學長。
這都不一定夠三個人分的,曾紅教授能這么講,肯定也是和學生們通過氣的,
但是顧平居然沒有從其他項目組員看到任何不滿的情緒。
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難不成他們喜歡和自己做實驗?
顧平猜的一點都沒錯,因為顧平來到實驗室之后,新型碳化硼合成材料的開發比之前順利的多,
簡直就可以稱之為一日千里,他們昨晚的組會,一致認為這是顧平的原因,
并且稱之為錦鯉效應..比較玄學..所以他們想讓顧平留在實驗室,搞防護裝備。
PS:軍事前沿的東西,實際上是不太適合發論文的,但是階段性的研究成果和一些邊邊角角的東西,還是能發表出去的,至于在內部刊物發表的東西,則是不足為外人道之的東西。
像之前J20 的氣動..那玩意實際上是十多年前的東西,也是三年前才發表的..可想而知中間需要多久的時間..
但是相關科研人員就不晉升了嘛?
顯然不是..
測試結果進行的很順利,
假人身穿尼龍制式防彈衣上面插入了新型碳化硼合成材料插板,成功抵御了12.7毫米穿甲燃燒彈的直射。
當然了,這個防護強度,實際上華夏已經有特種裝備公司制造了出來,但是兩者的重量完全不能相比..
新型碳化硼合成材料全重只有8.5公斤,而某泰制造的六級防彈插板全重14公斤..
這完全就不是一個等級的概念..
這接近十斤的重量,足夠讓一名戰士多攜帶一百發的備彈,亦或者兩枚單兵火箭彈..
至于抗沖擊..
這里就不得不說一下,貼身防護裝備的發展歷史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凱夫拉材料的出現和成功,使得特沃倫、斯派克特纖維的出現和應用,使以高性能紡織纖維為材質的軟質防彈衣日漸盛行。
與此同時呢,反恐戰爭的經驗又教育相關的科研人員和軍方戰士,面對射速越來越高的槍彈,單純的軟質防彈衣沒屁用,
人們又研制出了軟硬復合式的防彈衣,以纖維復合材料作為插板,再次提升了此類防彈衣的防護性能。
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之中,跟更多相關新材料新技術的出現,國際上也一直沒有停止尋找新型材料開發新型材料。
但是,防彈插板這個東西并不是萬能的,即便是新型的碳化硼合成材料防彈插板,也只能抵擋同位置兩發12.7毫米穿甲燃燒彈的射擊。
因為防彈插板本就是吸收動能導致碎裂,借此來保護穿戴防護裝備的人..
但是一旦遭到攻擊之后,便會產生較大面積的損毀,也會因此降低防護性能。
就算這個人運氣不錯,防彈插板沒有出現什么問題,亦或者是槍彈威力不夠,但是防彈插板依舊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疲勞”和位移。
就像游戲之中的耐久度設定一般,一定情況之下的反復沖擊,會使得防彈插板徹底的失去作用。
顧平對于伊塔文明機械戰仆的動能槍,有過最直觀的感受,按照相關科研論文中的數據來看,簡單估算了一下伊塔機械戰仆動能彈的威力,
考慮了以下擊中情況,
這防護插板裝在身穿防彈衣的普通人身上..直接命中..應該能留個全尸,或許會重傷。
但要是訓練有素的軍人,應該只是失去戰斗力,小概率直接失去生命..
可如果是神龍戰士計改造計劃的超級士兵..
顧平至少有一半的把握,他們多半會像沒事人一樣繼續戰斗下去..當然,防彈插板的防護性能也會下降的厲害,甚至徹底無法使用。
但是...碳化硼這玩意便宜啊!
碳化硼本就是十分容易獲得的東西,密度低,強度大,高溫穩定性也強。
新型碳化硼合成材料不僅具備碳化硼的優點,而且進一步的增加了他的硬度..
新型碳化硼合成材料的生產成本,計算下來也只是提高了15%而已..
完全可以大批量的采購列裝..甚至一點壓力都沒有,比之佛曉突擊步槍的話,一塊防彈插板也就一百多華夏幣左右的成本,算上人工什么的,也就是三百塊錢。
前后兩塊主要插板,加上側面的插板,算下來一套也就八百塊錢。
八百塊錢換條人命,這樣的買賣,沒有比這更劃算的了...
曾紅教授滿意的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看向了一旁控制著高速攝像機的研究員:“實驗很順利,視頻都拍好了嗎?”
“拍好了,教授,這個您可以放心..”
“小趙,去拍點照片回來,做好留存。”
“嗯..”
接受了曾紅教授慶功宴的邀請,顧平就著時間回到了宿舍里面,其他三個室友都老實的上課去了,
顧平請了個長假,不用考勤,只要考試就行了..
大多數時間都是自學。
原本想著趁著一上午的時間將光刻機技術驗證圖紙的核心技術拆分出來..
沒想到搞了三個多小時依舊沒什么頭緒,
這方面的知識儲備,顧平有,但是不多..
太具體的東西,他也搞不清楚,畢竟在這個方向,他也沒有深入,只知道一些邊邊角角的東西。
在顧星的輔助之下,才將A-1型光刻機技術驗證圖紙的部分核心技術拆分開來..
按照這個效率,全部整理一下,最快需要花個一星期。
不要小瞧了光刻機這玩意,這玩意聽起來不大,但是實際上占地面積不小,A-1型極紫外線光刻機占地面積就有三十五平發米,足足十幾億零件。
這還不包括后道封裝的光刻機..只是晶圓體制造光刻機。
上游產業是設備、材料等供應,制造過程是IC設計到晶圓體制造再到封裝測試...然后下線產品。
簡單的來說就是這么個流程,
當然了,放置A-1型EUV光刻機的生產廠房要求也是極高,無塵工作室是必須的..這些就不必多少了。
但是怎么將這些技術上交出去,一時間讓他糾結不已...
第一時間他就想到了名聲比較好的華記..
但是華記這方面還是差了許多,
EDA之類的設計軟件,倒是可以直接和華記談合作。
光刻機還是算了,華記是真沒有這個能力和實力..
自主設計可以,自主研發也行,自主生產..差的挺遠。
目前華夏還是只有魔都微電子在這方面還算爭點氣...華芯國際那個家伙就只能代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