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仙丹生產基地
- 星際穿越千年夢
- 莫然回首
- 4035字
- 2025-02-16 11:03:45
兩千多年前,盤古星球上一支由長宇生博士領頭的科研團隊,懷揣著探索未知的熱忱,踏上了漫長的科研征途。在那漫長的幾十年里,他們幾乎翻遍了整個盤古星球,將一生的時光都傾注在了科研事業上。那時,人們對冰冷之地心存偏見,覺得冰冷之地毫無生機,極少有人愿意涉足,就連科學家們也鮮少前往。然而,長宇生博士的團隊卻執著地堅持著,他們的誠心仿佛真的打動了大自然,一場充滿考驗的自然風暴悄然降臨。
那是一個普通的傍晚,長宇生博士和團隊成員們駕駛著一架飛行器,正朝著家的方向飛行。他們當時所處的位置,距離現在的白靈城七八十公里。突然,毫無預兆地,狂風暴雨傾盆而下。那雨勢之急、雨量之大,那風力之猛、風勢之烈,堪稱百年罕見,而且偏偏在這個看似不該發生的時刻、在他們歸途之中發生了。飛行器在狂風暴雨的肆虐下,失控墜入了海洋。漆黑的夜里,海面同樣一片漆黑,仿佛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盡管團隊成員們從小就喝著海水長大,水性都相當不錯,但在如此洶涌的大風大浪面前,也顯得力不從心。幸運的是,他們當時正在海底進行考察科研,隨身攜帶了潛水設備和單人汽艇。于是,他們一行十人齊心協力,將各自的汽艇連接成一體,在茫茫大海中,任憑風吹雨打,隨波逐流,艱難地與風浪抗爭。漫長的黑夜終于過去,當第一縷曙光灑在海面上時,他們被海浪推到了岸邊。
當他們緩緩睜開眼睛,發現自己身處一個冰島上。此時,風暴已經平息,天空萬里無云,仿佛之前的狂風暴雨只是一場噩夢。長宇生博士看到大家都安然無恙,心中懸著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暗自感慨大家真是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經過一夜的折騰,大家都饑腸轆轆,于是便分頭去尋找食物。在尋找的過程中,他們驚喜地發現,這里的海產品異常豐富。有人口渴難耐,便就地喝了這里的水,這一喝,竟發現了不同尋常之處——這水竟然是淡水!憑借著科研人員敏銳的職業直覺,他們意識到,這座島上一定有奇跡等待著他們去探尋、去發現。
就在這時,搜救隊也趕到了。十幾架飛行器在空中盤旋,還有兩艘巨型輪船在海面上緩緩駛來。原來,長宇生博士他們身上穿戴的導航儀具有導航和向衛星發送位置信息的功能。昨晚,由于天氣環境惡劣,搜救中心無法捕捉到他們的位置信息。但在飛行器掉落的第一時間,長宇生博士他們就將求救信息發送給了科研實驗室,實驗室也立刻向緊急救援部報告,隨后搜救中心迅速組織了搜救行動。搜救隊忙碌了一整晚,終于找到了他們。
長宇生博士團隊人員沒有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他們從這島上采集了一些生物、冰塊、水、礦物質等標本,小心翼翼地保存好,帶回實驗室進行研究。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經過反復實驗,他們在一種微生物體內找到了一種活性粒子,這種粒子具有超強的生命力,能夠保護、激活其他微粒子。長宇生博士團隊將它與宇生基因粒子配合使用,效果遠超想象,堪稱天作之合。他們給這種活性粒子取名叫“火種”,研發出的藥物則取名叫“宇生仙丹”。當然,宇生仙丹的配方成份里,除了這兩種重要成份,還有其它一些輔助性的成份。
宇生仙丹的出現,如同一場及時雨,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尤其是給那些被頑固疾病困擾的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從那以后,盤古星球上人類的壽命不斷提高。后來,科學家們又不斷努力,開發出新的治療方案,通過基因修復、器官修復與更換等手段,在人生不同年齡階段實施,以調節身體狀態,讓生命得以更好地延續。
如今,在這個生產基地,不僅能生產宇生仙丹,還能生產人體內各種器官。這里培養出來的器官與原生器官幾乎沒有差別,當然,這些器官并非用于給每個人更換,而是專門為那些器官嚴重受損和老化、已無法修復再用的人準備的。憑借先進的技術,更換后的人工器官能夠像新生的一樣完美,重新賦予人們健康的生活。
所以說,盤古星球上的人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然而,這種微生物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需要大家好好保護,合理、適量地開發利用。
根據盤古星球的法律規定,這些有利于人類發展的新技術是可以與各人類共享的。因此,今天地球的朋友們來到這里,司馬蘭博士和她的團隊秉持開放的態度,非常愿意與大家共同探討、分享科研成果。
無人駕駛車緩緩前行,車內中央的屏幕上不斷滾動著介紹該生產基地的歷史事件和現狀。車窗外,所經過之處,看不到一個人影,只有全自動的生產線在有條不紊地運行著,機械手臂精準地操作著每一個流程,仿佛是一群不知疲倦的鋼鐵戰士。
“相信大家也看到了,車間里沒看到一個人。是的,這里的生產線是全自動化設計,采用智能化生產,這樣可以避免人為的污染,畢竟該藥物必須保證百分百干凈。”司馬蘭博士耐心地解說道。
“司馬蘭博士,這藥成品是一塊白色‘石頭’嗎?”曲波向司馬蘭博士問道,眼中滿是好奇。
“曲教授,聽說你們當中有人使用過該藥,他們真幸運。你說的白色石頭塊是一種封裝,是專門為外星球使用設計的,那種封裝能保質百年以上,且能適應復雜的環境條件。而針對我們本土人類的是另一種封裝——膠囊結構。”司馬蘭博士詳細地解釋道。
“司馬蘭博士,在您們星球上,有幾個這種生產基地?”美國人托馬斯充滿好奇地問道。
“這是唯一的一個,我們一直在尋找,卻只發現這里有。或許這就是大自然的規律,給你一點希望,但又不能讓你過度揮霍。”司馬蘭回答道,語氣中帶著一絲對大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
“地球上您們有去勘察過嗎?”德國人科特追問道。
“據我了解,沒有。我們的法律規定不能去居住有人類的星球上開采開發,如果是沒有人類的星球,則沒有限制。”司馬蘭博士認真地回答道。
“那以您的經驗判斷,地球上有沒有可能生長這‘火種’?”日本人井田向上滿懷期待地問道。
“有可能,我個人認為,只要有生物存在的地方,特別是有上萬年以上歷史的,就非常可能生存著該類微生物。當然,建議依照你們今天看到的這地域環境、生態條件去找,可以減少時間繞彎。”司馬蘭博士分析道,為大家提供了寶貴的思路。
“司馬蘭博士,您在這里工作多少年?”張梓杰好奇地問道。
“你們猜一猜?”司馬蘭博士似乎很喜歡這個問題,眼中閃爍著神秘的光芒。
“十年?二十年?”
“五十年?六十年?”
大家紛紛猜測著。
“哈哈,在你們看來五、六十年應該是很長時間了吧!我二十四歲就來到這里,至今已在這里工作六百年,剛開始是一名普通技術員,經過漫長的四百年的升遷,成了第二十位負責人。可以說,我把我的一生都奉獻在了這里。這里很偏僻,要在這里堅守六百年,靠的是信念和對科研事業的熱愛!在這里的每一位工作者都受到人們的尊敬,這就足夠了。當然,我的家人也在這里陪伴著我,所以并不會感到孤獨,更何況還有那些志同道合的同事在一起。”司馬蘭博士微笑著說道,從她的話語中,能聽出她為自己的工作感到無比自豪,滿滿的成就感溢于言表。雖說她年齡已有六百多歲,但看起來卻只像五十多歲的人,歲月似乎在她身上放慢了腳步。
無人駕駛車來到上面的那個顆水晶石車間里,這車間是專門研發培養器官的。同樣,車間里看不到一個人,全是智能機器人在精準地操作著各種儀器設備。機械臂靈活地抓取、放置樣本,智能檢測設備實時監測著培養過程中的各項數據,一切都在有序而高效地進行著。
司馬蘭博士還帶領大家參觀了實驗室、倉庫,與她團隊的其他人員認識,詳細地介紹了一些科研設備、儀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大家都全神貫注地聽著,不時提出問題,司馬蘭博士和她的團隊成員都一一耐心解答。
接下來,曲波團隊會有部分人員駐留在這里一段時間,與司馬蘭博士團隊人員一起學習,深入熟悉這里的新技術。他們都滿懷期待,希望能將這些先進的技術帶回地球,為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觀完宇生仙丹生產基地,曲波他們回到白靈城。次日,李小龍前輩帶領他們游玩這個充滿魅力的冰雪之城。
白靈城最具人氣的幾個景點:雪灘、冰長城、鈺秀山。
雪灘,顧名思義,就是有雪的海灘,這是大自然賜予白靈城的珍貴禮物。白靈城長年被冰雪覆蓋,氣候寒冷,而唯獨雪灘這一區域,靠近海邊,綿延近十公里,這里的雪竟然不結冰。于是,這里自然而然地成了玩雪的樂園。一些膽大不怕冷的人,還可以下水去游泳,而且這一區域的水是淡水!這一點,吸引了無數天性喜愛水、喜好游泳的人,他們不顧寒冷,紛紛下水,就為了能躺在淡水里,盡情地暢飲淡水,享受那種暢快淋漓的感覺。畢竟,在這個星球上,淡水是相對稀缺的資源。雖然科學家們早已開發出從海水中分解出可飲用淡水的技術,但像這樣能盡情泡在淡水里、想喝就喝的體驗,也只有在白靈城才能擁有,才有條件享受。
冰長城是人工開拓出來的宏偉景點,這里有連綿起伏的冰峰,延綿幾十公里。白靈城的第一位領導人,曾有幸去過地球,當他親眼目睹長城的雄偉壯觀時,內心被深深震撼。回到白靈城后,當他看到這里延綿的冰峰,腦海中便冒出了修建長城的想法。后來,在他的大力推動下,得到了當時的秦始皇二世的支持,經過無數人的努力,終于成功修建了這座耗費巨大的冰長城。
盡管修建冰長城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它卻非常受歡迎。據說,這星球上的每一個人每年都會來這里游玩一次,仿佛成了一種必修課。
冰長城的通道設計成兩種風格,一種是適合步行的,由臺階和防滑拼塊組成的路面,方便人們漫步其中,欣賞沿途的冰峰美景;另一種是可以滑冰的快速滑行路面,讓喜歡速度與激情的人能夠在冰面上盡情馳騁。與冰長城并行的地面上,還修建了一條軌道觀光列車,列車速度很慢,緩緩地穿梭在冰峰叢林中,每五公里設置一個站。如果走長城的人累了,便可以下長城,乘坐這列車,繼續享受這獨特的冰雪風光。
白天,站在遠處,遠遠望去,長城像一條蜿蜒的白龍盤旋在山峰上,宛如一幅悠遠的畫卷。到了晚上,長城上的燈光在設計師的巧妙設計下,將跨越五六十公里的長城上所有的燈光變成了跑馬燈一樣閃爍著。那燈光,如同一匹接一匹飛奔的發光的野馬,由近及遠奔向遠方的世界;又猶如一顆顆流星,沿著冰峰由近及遠滑向遠方的夜空,場面極為壯觀,成為白靈城夜間觀賞的一道靚麗風景。其實,設計師將燈光設計成跑馬燈的初衷,是想用燈光模擬烽火傳信的景象,沒想到最終產生的效果遠遠超過了最初的設想,給人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視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