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無畏付出,但不無謂付出

前一陣子,我回母校一趟,看到這樣一件趣事:一位40多歲的大叔在教學樓前擺了一個小攤,攤上沒有別的,只有幾頁紙,上面的字我記不太清了,但“永動機”三個字讓我印象深刻。

教學樓前人來人往,沒有人對這個小攤感興趣,我成了唯一的觀眾。大叔以為我感興趣,于是滔滔不絕地給我講他的“重大發現”。他說自己潛心研究了十幾年,證明了永動機是可以實現的,這個發現必將載入史冊,可以解決人類的能源危機……

即便是文科生出身,我也知道永動機是不可能存在的。難怪來來往往這么多學生沒有一個人停下來與大叔交談,因為那只是浪費時間。任何認真學過高中物理的人都清楚,大叔的“重大發現”是一個錯誤。

但對于大叔這樣的人,我從心底感到欽佩。能為了一個目標努力付出這么多年,這期間他受了多少苦,付出了多少心血,我無法想象,但我很清楚,他的付出沒有意義,他永遠得不到他想要的結果。借這個故事,我想探討一個話題——我們到底該如何付出?如何才能不白白付出?

希臘神話里有這樣一個故事:西西弗斯觸犯了眾神,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由于那塊巨石太重了,每次剛接近山頂就會滾下山去,于是,西西弗斯就只能不斷重復、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他的生命就在這樣一個既無效又無望的行動中慢慢被消耗殆盡。

西西弗斯的目標是山頂,但可悲的是那塊巨石永遠不能被推到終點,無論他多么努力,多么勇敢,多么堅持,那塊巨石一定會滾落到山底。

作為讀者,我們當然可以說“既然他推不動,就不要推了”這樣的話,但這么說的前提是我們提前知道了結果,站在上帝的視角評論這件事。事實上,每個人都會面臨西西弗斯的困境,只不過那塊巨石變成了別的東西,譬如錯誤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努力和付出可能只是在推一塊永遠到不了山頂的巨石。

我曾有一個同事是公司的勞模。他天天加班加到很晚,甚至凌晨一兩點還在收發郵件。而他又是每天早上第一批到公司的人,就連周末也時常到公司加班。他的孩子上小學二年級,但他從來沒有參加過學校的親子活動。在他的世界里,工作是最重要的,家庭得靠邊站。

老板在大小會議上極力稱贊他,號召全體員工向他學習,可就是不給他升職加薪。時間一長,我就琢磨出其中的滋味了。這位同事的確是一頭“老黃牛”,他同時負責好幾個項目,凡事親力親為,跟著他做項目,大到項目創意,小到文案中的每一句話,他都計較,所以他每天加班,但手里的工作總是做不完,他做的項目也沒有一個成為精品。

老板稱贊他,只是想營造加班的氛圍,讓更多人拼命干活,給自己創造更多的財富。而那位同事,他將大量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無用的事務上,既沒有真正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也沒有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老板當然不可能給他安排更重要的工作,但他卻陷在“老板很賞識我”的幻覺中,一遍又一遍地推著那塊永遠到不了山頂的巨石。

努力工作、努力付出當然很重要,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很多人都在努力付出,但是這些付出大多都變成了虛耗和自我感動。唯有把握好方向、找準機會的付出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大學》中說,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大致意思是,要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才能確定目標,確定目標后才能心地寧靜,心地寧靜才能安穩不亂,安穩不亂才能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去實施,然后才能實現目標。

要習慣深度思考,永遠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當你在學習、職場、自我認知方面掌握了深度思考的能力之后,就可以游刃有余地掌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在當今社會,互聯網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利用好這些條件,多多學習、借鑒別人的思路,對人生路徑有更認真、清晰的思索,做好人生的規劃,大膽地無畏付出,但不要無謂付出,這樣你的努力才不會成為鏡花水月,明天的你才會感謝今天的付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原县| 白银市| 沙雅县| 宁陵县| 嘉善县| 清徐县| 南郑县| 建昌县| 壤塘县| 本溪| 兰溪市| 锦屏县| 安宁市| 清远市| 建瓯市| 株洲县| 兖州市| 浦县| 周宁县| 榆树市| 马关县| 长子县| 三原县| 额济纳旗| 奉贤区| 巴彦淖尔市| 扶风县| 兰州市| 衢州市| 清丰县| 体育| 梨树县| 弋阳县| 称多县| 凤翔县| 楚雄市| 清远市| 福州市| 确山县| 东平县|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