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雷三分鐘漫畫中國史:明朝三百年
- 賽雷
- 1988字
- 2022-08-11 17:25:39

1 嶄露頭角
元文宗天歷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元朝的終結者朱元璋在濠州一戶農家降生,發出了他人生中第一聲響亮的啼哭。

朱元璋是他父親朱五四的第六個孩子,他一開始并不叫朱元璋,而是按照族內的排行起了“朱重八”這個名字。

雖然又多了一個孩子,但是朱五四并沒有很開心,因為那個時候元朝政府對老百姓是層層剝削。

生活本來就很不容易,加上當年的收成預計也不好,想到這里,朱五四反倒比剛出生的孩子更想哭。

在這樣為生計發愁的家庭里,小重八沒有什么讀書學習或是開發興趣愛好的機會。

為了幫助家里維持生計,朱重八不滿十歲就去給地主放牧牛羊,跟村里其他窮苦人家的孩子一樣成了一名小童工。

至正四年(1344年),朱重八的父親朱五四和母親陳氏因為旱災和瘟疫先后去世,朱重八甚至連埋葬雙親的墳地都找不到。

幸虧鄉人劉繼祖施舍,朱重八才得到了一塊埋葬親人的墳地,但又因為沒錢置辦棺材,只能將病死的親人裹幾件破衣服埋進去。

失去了雙親的朱重八號啕大哭。因為一個人無依無靠,養活不了自己,朱重八就去做了和尚,為了討口飯吃,四處云游化緣。

作為僧人輾轉四方的朱重八很快就發現,比起他們所屬的官方寺院,各地的普通民眾往往更相信一個叫“白蓮教”的民間佛教組織。

白蓮教和元朝官方認證的佛教不同,信奉白蓮教的教徒更注重教義在民眾中的傳播。

當時,貧苦愚昧卻又沒有信仰依托的民眾往往對這些故弄玄虛的教徒深信不疑,時常一起念叨一些“天下大亂,彌勒降生”或者“明王出世”之類的奇怪口號。

不難看出,白蓮教實際上是一個打著佛教旗號在民間運作的反元組織。

元朝的殘暴統治已經搖搖欲墜。到了至正八年(1348年),發生了一件事,更是加速了元朝的崩塌,那就是黃河大堤決口,泛濫的洪水讓百姓妻離子散、流離失所。

隨著反元的聲音越來越大,至正十一年(1351年),朱重八的安徽老鄉劉福通在潁州率領信奉白蓮教的民眾舉起起義大旗。

因為參與起事的民眾頭纏紅巾,所以又稱“紅巾軍”。

領袖劉福通為這次起義想了一個很響亮的名頭,他宣稱同伙韓山童是宋徽宗的后代。

這樣的理念吸引了許多對元朝不滿的民眾,各地的百姓、豪杰紛紛起來響應。

之后,安徽一帶的豪杰郭子興順應四處起義的潮流,聯合其他四個人在定遠起兵,很快就攻占了朱重八的老家濠州。

二十多歲的青年和尚朱重八發現,他的化緣乞討之路更加難走了。

為形勢所迫,朱重八在二十五歲這年被逼上“梁山”,去投奔紅巾軍。

但可能是因為一身僧人裝束的朱重八面相并不討喜,這位剛剛參與起義的新人在軍中的第一天就受到了很惡劣的待遇……

紅巾軍不相信朱重八是來投靠起義軍的普通民眾,以為他是官府派來的奸細,想將他直接處決。

萬幸的是,老大郭子興感覺朱重八這人雖然長相一般,但氣質很是不凡,便起了愛才之心。

郭子興問清楚情況之后,救下了這名新兵的性命。

就這樣,二十多歲的朱重八終于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貴人,“明太祖”從此嶄露頭角,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朱重八改名為朱元璋,這個名字的含義顯然是他想立志成為“誅”滅“元”朝的利器。

加入了紅巾軍之后,朱元璋在軍中作戰勇敢,更難得的是做事也非常機靈,很快就脫穎而出。

郭子興發現,這個被自己救過一命的小和尚原來很能干,于是就將他調到自己身邊做了個小將官,還將義女馬氏嫁給他做妻子。


漂泊了多年的朱元璋大概做夢都想不到,自己不僅能夠獲得紅巾軍渠帥的賞識,還能成為大帥的義女婿。

而這位郭大帥的義女馬姑娘,不僅成為了朱元璋的結發妻子,還將和他在未來風雨同舟幾十年,見證他從寒微人士到帝王的傳奇一生。

朱元璋加入的這路紅巾軍中,當初和郭子興一同起兵的幾個“合伙人”同為元帥。

時間長了自然免不了誰也不服誰,幾個人甚至打起自家兄弟的主意,想玩黑吃黑,好讓自己獨大。

眼看這支紅巾軍的前途漸漸渺茫,朱元璋干脆將自己的部隊上交給郭子興。

而他自己則帶著先前從老家招募來的二十四名親信,招降了附近的山寨首領,試圖獨立出去單干。


初出茅廬的朱元璋小試牛刀,發現自己的手腕和領袖才能居然很是了得,很快就拉到了成千上萬的散兵游勇,并以自己老家的弟兄們為核心組成了一支具有相當規模的隊伍。

漸漸地,朱元璋的隊伍成了一股在淮西一帶不可忽視的義軍勢力。

不僅元軍在朱元璋那里占不到便宜,甚至連郭子興在內斗中失利之后,也要來投奔朱元璋。

當時滁州一帶有一位叫作李善長的讀書人。

這位李先生雖然是個讀書人,卻不主修一般人常研究的儒家學說,而偏愛韓非、商鞅的那一套法家學問,是滁州出了名的有識之士。

朱元璋攻占滁州途中,李善長前去謁見。聊了一會兒之后,朱元璋對這位李先生頗生敬意。

一語驚醒夢中人,在老家附近兜兜轉轉,終于有了一塊地盤的朱元璋,沒想到這位十里八鄉的知名人士會如此高看自己。

朱元璋發現,原來成就帝王之業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只是就算是當年的劉邦,也是和勁敵項羽惡斗了幾年,數次豁出性命才決出勝負的。

現在四方群雄并起,元朝也還有無數精兵,這些敵人沒有一個是吃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