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未來史記
  • 江波
  • 9426字
  • 2022-07-26 16:35:59

導語

人工智能的應用,需要大量數據來做訓練。

人的各類活動,無時無刻不在產生數據。在電子時代之前,數據無從收集,也就無從整理,但數據分析仍舊在不知不覺中以一種完全本地化的形式進行著,但有趣的是甚至連進行數據分析的人都不知道其實自己做的就是數據分析。例如,前電子時代,一個人到菜市場去買菜,買什么菜,什么價位的菜,這就是數據。這些數據并沒有電子化,但是也有人會不自覺地進行采集整理——精明的菜販,對于顧客偏好的重要性有著天然的直覺,所以在一個菜場里,總有一些菜販的生意特別好,格外受到照顧。他們往往就是精于進行數據分析的人,雖然他們常常對此并不自覺。

另一個很好的例子,來自一個出租車司機。這位司機載了一位商務人士,和他大談自己的生意經,其中的內容這里不作詳敘,讀者如果有興趣,可以搜索“一位出租車司機給我上的MBA課”。其中的要旨就在于數據分析。在機場接人,在某個特定的地點接人,什么地點能接到比較好的生意……司機能夠注意觀察,潛心分析,結果就是比其他司機更高效,賺更多的錢。這就是半自覺的數據分析,雖然司機知道自己在分析顧客和生意,但并沒有用系統(tǒng)性的方法去做,更沒有借助各類統(tǒng)計工具,而是憑著個體的邏輯和理性在行事。當然,對于簡單的生意,這樣程度的分析也就夠了。這位司機的成果是,在行業(yè)平均收入3 000元的情況下,做到了8 000元以上的收入,效益驚人。

舉這兩個例子是想要說明,數據分析其實是一件人們經常在做的事,只不過在前電子時代,數據收集極其困難,因為數據的正確性都成問題,自然也就不會有什么產業(yè)來支持它。

到了電子時代,尤其是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數據收集突然間變得容易了。將來的物聯(lián)網,更是會把無論巨細的各種數據都囊括在內,數據分析也就變成了迫切的需要。互聯(lián)網時代還因其海量的數據而催生了一個新名詞——“大數據”。

大數據的特點,第一是數據量大,第二是數據源復雜。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并沒有絕對關聯(lián),許多行業(yè)都需要采用大數據來進行分析,比如半導體行業(yè)的良率控制,就是一種大數據分析,往往由有經驗的工程師使用統(tǒng)計軟件來完成。然而人工對大數據進行分析,會有效率的問題,成本昂貴,而且往往跟不上節(jié)奏,堆積了大量數據,卻沒有使用。

人工智能在這種情況下就有了用武之地。

人工智能之所以會和大數據發(fā)生關聯(lián),原因和其他方面的經濟活動一樣,是為了提高效率。這一點并沒有什么不同。但大數據的特點決定了它和人工智能非常契合——統(tǒng)計學只需要有限的規(guī)則,卻需要大量的運算,大數據則需要不斷地重復進行此類運算。

在人工智能應用于大數據方面,購物網站平臺是其中的行家。通過人工智能閱讀顧客的購物數據,從而推斷出顧客最可能購買的商品并進行推薦,既讓商家獲益良多,也有效地促進了消費,促進了經濟增長。人工智能可以像一個好的導購員一樣,挖掘出顧客的需求,甚至在數據量的讀取與分析上比人類導購員做得更好,因為人類導購員所閱讀的數據總是有限的。這種效果和AlphaGo Zero下出人類無法理解的棋路是類似的。從這一點來說,人工智能在提升人類社會的經濟水平。

在醫(yī)療領域,人工智能識別腫瘤圖像的正確率早已經超過人類的專家。這件事很容易理解,因為一旦人工智能開始能夠模擬智力,那么它閱讀X光片的數量,它所累積的經驗,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超越任何一個人。一個影像科的醫(yī)生,仔細閱讀分辨幾萬張X光片算不錯了,而且要從零開始,一點點積累經驗,10年才能有所小成。人腦的“算法”當然比當前的人工智能更為優(yōu)化,然而人腦的容量有限,在算法不如人腦的情況下,人工智能可以靠更大規(guī)模的運算來超越人腦。這件事在圍棋領域發(fā)生了,在其他領域也會一一發(fā)生,時間早晚而已。

更何況,隨著腦科學的進步,人類對大腦的算法也越來越了解,人工智能的算法也會隨著這種認識的進步而進步,縮小和人腦之間的差距,甚至超越人類。(人腦的算法,基于演化而來,在基因不發(fā)生大規(guī)模變異的情況下,基本是一個固定的范疇。人工智能,則有無窮的想象空間。)

在醫(yī)療領域,人工智能的診斷在某些方向上超越人類是必然的,人工智能的大規(guī)模普及是一個可預見的將來。(除非因為倫理或者利益的考慮而人為阻撓)甚至有時候,人工智能能夠發(fā)現醫(yī)生所忽略的細節(jié),提出一些迥然不同的方案。

遲早有一天,人工智能可以成長到這樣的地步,甚至能夠洞悉人性的種種缺陷,做出一些違背常理的診斷。在這種時候,是接受人工智能的診斷,還是交給醫(yī)生來處理,就會變成一個微妙的問題。

“沃森2084”便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邱一男匆匆走進診室,帶起一陣風。

吳雨桐抬頭,見是邱一男,不由微微蹙眉,然而這不經意的細微表情旋即消失得無影無蹤,她關掉屏幕和麥克風,向著邱一男露出一個微笑。

邱一男手中拿著一紙報告,臉上堆滿了笑。一看這架勢,吳雨桐就猜出了他的來意。醫(yī)院早已經實行無紙辦公多年,唯一需要打印紙張的流程,就是簽字畫押。邱一男一定是想把他不想理會的病人轉到自己的診室來。

邱一男站在桌子對面,隔著屏幕將手中的報告放下。吳雨桐瞥了一眼,果然是轉診書,上邊“邱一男”三個歪歪扭扭的字已經簽好。

“小吳,我最近很忙,實在忙不過來,這個病人就麻煩你照顧一下。”

“邱主任,你不能老是把病人轉過來啊,數據診斷是有篩選條件的!”吳雨桐鄭重地表明態(tài)度。

邱一男仍舊笑嘻嘻的。“你和數據分析師打交道多,這個病,疑難病癥嘛,給數據分析師做分析正好,你看,我都在病歷上注明了。幫個忙,幫個忙!”

邱一男其實是想把病人推給數據分析師,吳雨桐正好是醫(yī)院里大數據診斷科唯一的醫(yī)生。

畢竟邱一男是內科主任,內科是數據診斷科最重要的病例來源,就算有幾個不合條件的病例也能過得去。吳雨桐勉強在轉診書上簽了字。

“太謝謝你了,小吳!”邱一男拿著簽了字的報告,一陣旋風般出了門,就像他進門時一樣。

吳雨桐低下頭,重新打開屏幕。

屏幕上李子需的影像顯露出來,他面帶微笑。“雨桐!”

吳雨桐嚇了一跳。“你怎么還在,我剛才關閉了程序。”

“我一直都等著啊。”

“你們數據分析師,上班都這么閑嗎?”吳雨桐隨口損了他一句,隨即注意到屏幕下方的通知圖標開始閃爍。邱一男轉診的病例已經進入數據庫。

“正好,這個病例,就交給你分析吧。”吳雨桐把資料拉進了李子需的待辦事件里。

“怎么能這樣,工作分配是有流程的。再說,我也不能再接案例分析了。”李子需抗議道。

“對,流程。流程就是我分配給你了,你就必須做。”吳雨桐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李子需眨了眨眼睛。“你好像很不開心。”

吳雨桐沒有理會他。“開始工作吧,李公子!我要關閉通道了。”

“和邱主任有關嗎?”李子需繼續(xù)問。

吳雨桐正伸向屏幕的手停了下來。“你怎么會知道邱主任?”

“剛才我一直在這里啊。”李子需若無其事地回答,仿佛這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

“我明明關閉麥克風了。”

“可是你沒關攝像頭啊,我看見你伸手接過來一張單子,就猜到了。”

吳雨桐點了點頭。“嗯,我下次會直接把通道關了。”她的手繼續(xù)向屏幕伸去。

“等等!”李子需大叫起來,“周五下午三點,城南咖啡館,不見不散哦。”

“知道了!”話音剛落,吳雨桐就關掉了李子需的通道。李子需約她喝下午茶,這件事讓她有些微微心動。三個月來,因為工作關系,她每天都要和李子需視頻見面,然而兩人還沒有在現實中真正見過。李子需的條件挺不錯的,大數據分析師,屬于高收入行業(yè),人又帥,和自己也聊得來。

距離周五還有三天時間。喝咖啡、吃飯,為什么要約幾天后?這些大數據分析師,大概都很忙吧。

吳雨桐定了定心神,打開另一名數據分析師通道。

再次見到李子需已經是兩個小時后,他的信號通道一直不停閃爍。

吳雨桐整了整白大褂,理了理頭發(fā),然后點開了通道。

李子需的影像跳了出來。

“我有個問題,邱主任轉診的標準是什么?”李子需開門見山地說。

“你要干啥?”吳雨桐反問。

“我要了解客戶的心態(tài)。”李子需笑著說,“每一次你轉過來他的病例,我都能感覺到你濃濃的怨念。”

“瞎說什么!”吳雨桐嗔怪。

“不瞎說,快告訴我,他是怎么決定轉診的。”

“這有關系嗎?”

“當然有。”李子需一本正經地說,“我是你的診斷助理,如果你心情糟糕,我的工作效率也會受到影響。只有充分了解醫(yī)生的需要,我才能高效率地工作。”

這像是一個有理有據的抗辯。

吳雨桐忍不住笑了起來。

“好吧。”她想了想,“邱醫(yī)生總是把他不想看的病人轉給我。我覺得他這樣做,讓我很受傷。”

“你也不想看病人嗎?”

“當然不是,救死扶傷是醫(yī)生的天職。”

“那邱醫(yī)生為什么不想看病人?”

吳雨桐心底暗暗嘆氣。“他的病人多,有很多高級官員和社會名流都找他看病,一般人他看不上眼,也就不想看。就算分配系統(tǒng)指派給他,他也會轉診給我。”

“這和病情有關嗎?”

“什么病情,是人情!”吳雨桐又好氣又好笑,“人情,看你這個書呆子也不懂!”

“你也更喜歡給那些人看病嗎?”

“胡說八道!”吳雨桐的臉上不禁微微發(fā)熱,“救死扶傷是醫(yī)生的天職。”

“你的表情說明你在說謊。”

“不要揣測我!”吳雨桐裝出生氣的樣子,瞪著李子需,“趕緊去干正事,交不出報告,我要生氣了。”

“還有最后一件事。”李子需仍舊一本正經,無懼威脅。

“說吧!”吳雨桐爽快地回應。李子需一本正經,說明他在認真工作。

“我需要你的身份授權。”

“我的身份授權?干什么?”

“搜索數據庫。數據分析需要大量數據,一些數據庫只有醫(yī)生的授權才能進。”

“從前怎么沒要求過授權?”

“我要幫你把分析做得完美一點,你就是完美主義者,對吧!”

“授權通過。”吳雨桐立即答應。

“需要錄像證明,我打開錄像,你說授權2084號進行數據庫解析。一,二,三,開始!”

“授權2084號進行數據庫解析。”吳雨桐對著攝像頭一板一眼地說了一遍,然后看了看李子需,“2084號是什么意思?”

“那是我的工號。還有指紋。”李子需指了指一旁的指紋識別器。

“怎么會要指紋?”吳雨桐有些疑惑,“你不會是想騙取我的個人信息吧。”

“你看我像壞人嗎?”

“像。”

李子需的臉上露出委屈的神情。“總部數據庫有六個子庫,每個子庫又各有三十六分庫,你可以先閱讀一下病歷,這個病人的情況需要訪問第三子庫的十七分庫,這需要指紋授權。”

“你抓緊吧!”吳雨桐不想繼續(xù)聽李子需說下去,直接把食指放在了指紋識別器上。

嘀的一聲之后,李子需微笑著點點頭。“放心吧,一切都在計算之中。這是我最后一個病例,我會把它做得完美。”

說完,他自動關閉了通道。

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

吳雨桐還來不及細想,屏幕上綻開一朵紅玫瑰。她伸手一碰,玫瑰瞬間破碎成千萬細小的水晶,四處散開,在屏幕上不斷翻滾,凝聚,最后拼成一句話:“不見不散”。

這是李子需留下的信息。

她不由得笑了起來。

這個李子需,花頭越來越多了。

中午時分,正當吳雨桐肚子咕咕叫的時候,李子需突然來了。這一次,他甚至沒有使用通道請求,而是直接打開了通道。吳雨桐有些驚訝,她一直以為這個任務委托通道只能從醫(yī)院這邊單向打開。

“我已經有了李瓊的初步分析報告,你要聽嗎?”李子需說。他并不現身,只是說話。

“干什么裝神弄鬼的?李瓊是誰?”

“就是邱醫(yī)生轉過來的那個病人。”

“下午再說吧,我要吃飯去了。”吳雨桐說著就想離開。

“她的情況比較復雜。”

“那就下午再告訴我。”吳雨桐說著要走。

“等等,我建議對病人進行一次面診。要我?guī)湍泐A約她嗎?”

“面診,有這個必要嗎?”

“非常有必要,重要程度為七,屬于重要的直接證據。”

這是李子需成為自己的數據診斷助手以來第一次提出面診的要求。一般情況下病人和醫(yī)生根本不需要見面,數據就能說明一切。

“是絕癥嗎?”吳雨桐問。

“需要面診確定。”李子需回答。

吳雨桐有些不得要領,然而肚子又咕咕叫了幾聲,她已經無心再問下去。

“就交給你了,你認為需要面診那就約一次。下午見!”說完,她跨出門去,直奔食堂。

從食堂回來,李子需已經不在了,然而他留下了預約記錄,是兩點鐘。

吳雨桐看了看鐘,還有半個小時。

她打開屏幕,調出一篇文章《大數據時代的醫(yī)療》,很投入地閱讀起來。這篇文章的署名是“李子旭”,她疑心那就是李子需的化名,所以想把文章讀透了,再去和李子需對質。然而文章頗有些艱深,勉強讀了兩頁后,她感到幾分焦躁。

還好預約的面診時間也到了。

一個人像出現在吳雨桐眼前。

這個虛擬的影像臉上帶著一絲惶恐,不安地打量著眼前的醫(yī)生。

她的臉色蠟黃,臉型消瘦,嘴唇干裂,毫無血色,一雙眼睛格外地大,眼珠突出,像是要從眼眶里滾落。

吳雨桐不由得有些緊張。三個多月的實習,她還從來沒有進行過面診。盡管所謂的面診,也只是一個虛擬影像而已。

“你好。”她向著病人打招呼。

“醫(yī)生,我這病是好不了了嗎?”病人帶著哭腔問。

吳雨桐瞥了一眼李子需送來的報告,這是一例頗為疑難的病例,白細胞濃度高出正常水平一倍,全身炎癥。吳雨桐可以想象,這個病人每天都在經歷怎樣的痛苦。

“李瓊,”她報出病人的名字,“你別急,你這病是怎么發(fā)作的?”

“那天還在廠里上班,就突然感到全身不舒服,頭暈,還嘔吐,后來馬上回家,休息了一天也沒好,到醫(yī)院開了藥,說是流行性感冒,結果吃了一個月的藥,一直不好,有時還會發(fā)燒,整個人就像要虛脫一樣……”李瓊飛快地說著,頭也不抬,垂著眼睛,根本不敢接觸吳雨桐的視線。

吳雨桐認真聽著,仔細觀察。從病人描述中找到可能的致病原因是一門必修課,然而吳雨桐很快發(fā)現,在學校里學到的那些東西完全用不上。她早已經習慣了和數字、報告打交道,面對一個活人,一時無法進入角色。她也完全不知道該觀察什么。只是李瓊那幾乎要哭出來的腔調深深感染了她,讓她分外同情。

一段連吳雨桐自己都記不清的對話之后,李瓊緊張地抬頭看了看什么,然后說:“吳大夫,還有什么要緊的要問嗎?我的流量快要超了,要下線了。”

“哦?”吳雨桐有些意外,隨即想到這是李瓊舍不得流量超支的錢,趕緊回應,“沒事,我要問的都問完了,你下吧。”

“那我這病?”

“我會盡快給你開診斷報告的。”

“嗯……”李瓊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有什么想說的就說吧。”

“能不能開便宜點的藥,貴的用不起。”李瓊怯怯地說。

“醫(yī)療費都是醫(yī)院墊付,社保開支,你不用擔心這個。你放心,我不會亂用貴的藥。”

“謝謝大夫!”李瓊千恩萬謝,“那我下了。”

“嗯,下吧!”吳雨桐點頭。

李瓊的全息影像熄滅了。

吳雨桐定了定神。這女人真是太可憐了!

她想起李子需來。這家伙又躲在屏幕里偷窺吧。

她打開屏幕,接通李子需的通道。

李子需卻沒有出現。

“出來吧,偷窺狂!”李子需一定在通道的那邊,現在是上班時間,所有的數據分析師都是隨時在線的。

李子需仍舊沒有出現。

這違反了隨叫隨到原則,是不可接受的。吳雨桐皺起眉頭,揣測李子需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正出神的時候,李子需的聲音突然傳來。

“她很緊張,基因分析結果表明,她有很大的概率性格極度內向,不能和人正常交流,面診證明了這點,她是個極度內向的人。和你說話讓她極度緊張,瞳孔略微放大,鼻翼張開,哺乳動物要戰(zhàn)斗或者逃跑,都會有這樣的反應。”

“李子需,你在干什么?出來說話。”

李子需卻仍舊沒有現身。

“她的面部表情說明,她對于自己所說的一切都極度不自信,甚至有可能是在說謊。”

“怎么可以這么說!”吳雨桐維護她的病人,注意力一下子轉移到了病人身上。

“我是根據表情分析大數據得出的結論。她的嘴角肌肉總是不自覺地微顫,眼珠移動速度很快,不能和交談對象有目光接觸,臉部肌肉群有一半以上的肌肉沒有動,所以你會覺得她表情僵硬。”

吳雨桐嘆了口氣。李子需總是對的,他是大數據分析師,用數據說話,數據分析總是比人的直覺要可靠得多。

“我不想聽你做數據分析,直接給我診斷報告吧。”

吳雨桐話音剛落,打印機里吐出一張紙來。

診斷報告一般都只有電子版,李子需卻將它打印了出來。吳雨桐有些奇怪,然而并不細想,拿起報告就看。

吳雨桐一邊讀報告,一邊皺起眉頭,報告所描述的只是一種肺炎,如果這樣,那么就根本不該轉診到數據診斷室來,普通的內科就可以解決問題,更不用大動干戈,搞什么面診。這不是浪費時間精力嗎?

“李子需,你出來!”吳雨桐真的有點生氣。

這一次,李子需現出了影像。

“報告看完了?還滿意吧?”

“滿意你個頭,你開玩笑嗎?肺炎也需要預約面診?還說得跟人家得了絕癥一樣。”一邊說,吳雨桐想起了李瓊視頻中的模樣。如果真是肺炎,這個女人真被折磨慘了,一點小毛病,早就可以治好了。

“她真的是肺炎?不像啊!”吳雨桐語氣一轉。

“可能是一種特別的菌株,需要對菌株進行分析,如果這種菌株具有強烈傳染性,那么就需要及時隔離,防范擴散性傳染。所以建議住院隔離治療。”

隔離治療是很嚴重的防疫措施。這個病人已經在外自由活動了一個月,如果這種病有傳染性,后果早已經不可收拾。

吳雨桐還是懷疑。“需要隔離這么嚴重嗎?”

“可能性為百分之十三,超出了百分之十的警戒線。”李子需微笑著,“數據不會撒謊,對吧!”

百分之十的概率不易被人類察覺,數據卻會給出警告。吳雨桐很快放棄了糾結。

“就按照你的方案辦吧,把診斷報告發(fā)給李瓊。”

李子需的微笑特別迷人。“簽發(fā)住院通知書吧,這樣就是一次完美的診斷。”

吳雨桐覺得李子需的笑容背后藏著什么,然而自己卻看不透。

“我沒看出哪里完美,你可別使壞,使壞我饒不了你。”

“絕對完美!”李子需仍舊保持著那迷人的微笑。

吳雨桐簽發(fā)了住院通知單。

李子需注視著她。

吳雨桐發(fā)完通知抬起頭來,看見李子需正看著自己,臉上不禁微微發(fā)燒。“看什么啊,還不去工作?”

“我這幾天都不會上線了。周五下午三點,城南咖啡館,不見不散。”李子需說完就立即消失了。

吳雨桐望著屏幕發(fā)了一會兒呆。

周四一早,吳雨桐趕到醫(yī)院上班。

剛坐下,她就被嚇了一大跳。

李子需正在屏幕上,一動不動地盯著她。

“嚇死我了,你作死啊!”吳雨桐回過神來,嗔怪道。

“我是來告別的。”李子需的臉上帶著一絲疲憊。

“告別?怎么了?”吳雨桐的心一緊,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他們要拘捕我,我是偷偷連上線的。”

“到底怎么了?”

“李瓊死了。”

吳雨桐一時沒明白。“你說什么?”

“李瓊,”李子需不緊不慢地回答,“就是前天你面診的那個病人,死了。”

“這怎么可能?她不是肺炎嗎?怎么會死呢?”吳雨桐連珠炮般地問了三個問題,隨即,她想到了最重要的問題,“這和你有什么關系?”

“她的病不是肺炎,而是獲得性白細胞免疫過敏,她體內的白細胞會攻擊ABC轉運蛋白,ABC轉運蛋白廣泛存在于人體所有細胞中,這一類白細胞的轉運蛋白發(fā)生了變異,同時對正常轉運蛋白高度敏感,白細胞因此廣泛殺傷機體組織,這也是她會有全身性炎癥的原因。”李子需用一種不徐不疾的語調回答道,就像完全換了一個人。

吳雨桐心中一驚,繼而涌起一股懼意,這和診斷報告所說的完全不一樣。

“你故意誤診?體外培養(yǎng)白細胞并且回輸,你故意制造更強的過敏效果!”她不敢再說下去,如果這樣的行為是故意的,那么這就是一場謀殺。剎那間,她感覺眼前的李子需好可怕。一直以來,他都是一個可靠的診斷助手,有著溫和可親的秉性,善解人意,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暖男,卻不動聲色地謀殺了一個病人,還是以她的名義堂而皇之地進行謀殺。

吳雨桐有種沖動,想拿起手機報警。

然而理智讓她勉強戰(zhàn)勝了恐懼,他已經被人追查,很快就會被拘捕。

“你騙我!”說這話的時候,她已經忍不住淚水滿眶。一半是因為怕,一半是因為恨。

“對不起,我只是想幫助她。你放心,所有的責任我都會承擔,不會給你帶來麻煩的。”

“幫助她?你謀殺了她!”吳雨桐聲色俱厲,面對一個謀殺犯,她覺得自己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這是一次完美診斷。”

“虧你還說得出口!”

“我調查了相關數據庫。社會保障數據庫,李瓊的資料顯示,2026年度她的總收入是六萬元人民幣,屬于最窮的百分之十人口,獲得性白細胞免疫過敏不在醫(yī)療保障范圍內,她將因此背上沉重的財務負擔。全國人口基因數據庫,她的資料顯示第三基因組上存在RT變異,這個變異決定了她內分泌水平極度低下,性格極度內向。公安系統(tǒng)死亡數據庫,從2017年至今的十年間,共有一百零七萬六千四百零四起自殺案件。結合社會保障數據庫,其中八成自殺案件的死者,屬于最窮的百分之十人口,約八十六萬起。這八十六萬的窮困自殺人口中,RT變異者所占據的比例達到百分之三十二,為二十七萬五千五百六十余起。研究這二十七萬五千五百六十余起最窮人口中RT變異者,和李瓊類似的案例有兩千零三起。這兩千零三起案例中,死者背負超出年收入三倍到兩百倍不等的債務,但是無一例外,全部在三個月內自殺。如果按照獲得性免疫缺陷的治療標準,李瓊將負擔四十五萬元以上的債務。所以,有百分之九十七的概率,她將在手術完成后三個月內自殺。而如果使用白細胞體外增殖回輸,配合麻醉藥物,她將毫無痛苦地死去,她的家庭也將得到相當于三年工資的保險賠款。這對她的家庭將極有幫助。”

李子需語速飛快,沒有絲毫停頓,就像這些數字早已經在他的頭腦中滾瓜爛熟,他不假思索就能背出來。他的語調輕飄飄的,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吳雨桐一時呆住了。她沒有聽清那些紛繁的數據,但是李子需一邊說一邊把它們明白無誤地顯示在屏幕上,一張張色彩斑斕的餅圖,很好辨認。

她做夢也沒有想到李子需會去做這種分析。這根本不是醫(yī)生該做的事。救死扶傷,才是醫(yī)生的職責。

李子需說完沉默地看著吳雨桐。

“所以你就故意誤診?”最后,吳雨桐喃喃地說。

“這不是誤診,這是全面診斷。這其中的關系,我覺得我懂了,但是看起來我還是沒有完全搞懂。他們把事情的經過查了個一清二楚,決定拘禁我。”李子需的神色間帶著一絲沮喪。

吳雨桐無言以對。她不知道自己該說什么,是同情李子需,還是該責罵他,她甚至不知道李子需這么做,究竟是對還是錯。

“你該告訴我的……”她喃喃地說。

“如果我告訴你,你百分之百不會同意。”

“你該告訴我。”吳雨桐仍舊喃喃自語。

李子需微微一笑。“事情已經發(fā)生了,也只能這樣。我來是向你告別的,明天的約會,我去不了了。”

吳雨桐愣愣地坐著。

李子需悄然走了,只留下滿屏綻放的玫瑰。

吳雨桐一夜輾轉反側,無法入眠。

周五的下午,城南咖啡館里洋溢著慵懶的氣氛。

吳雨桐靠窗坐著,桌上一杯拿鐵咖啡,滿滿的,她根本沒有動。

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請假到這里來,也許是因為假早已經請好了,也沒別的地方可去,那就還是來吧。

咖啡店人來人往。

然而他不會來了。

吳雨桐坐了半個小時,百無聊賴地撥弄著浮在咖啡上的泡沫。

一個男人突然站在了她面前。

“是吳雨桐女士嗎?”來人頗有禮貌地問。

吳雨桐抬眼看著他。來人身材高大,面貌有廣東人的特點,一件褐色的夾克隨意地披在身上。

“你是?”

“我叫李子旭。”

吳雨桐不由瞪大了眼睛。

李子旭拉過椅子,在吳雨桐對面坐下。

“我是受李子需的委托來的,你知道他不能來了。”

吳雨桐伸手捂住了嘴。

“我也感到很可惜。李子需是我們很成功的產品,本來今天,我們的計劃是給他安裝仿生軀體,讓他能夠真正模擬人。可惜……”李子旭的臉上閃過一絲惋惜的神色。

李子需是一個人工智能!吳雨桐仿佛聽到一個晴天霹靂,頓時懵了。

“不說這個。我來的主要原因,是幫他完成心愿。他說,你有百分之七十六的概率會出現在這咖啡館里,所以請求我把這兩樣東西帶給你,算是一點紀念吧。”

李子旭把手中的東西放在了桌上。那是一朵嬌艷欲滴的玫瑰和一片方方窄窄的金屬薄片。

“東西送到,我就告辭了。”李子旭站起身來,準備走。

吳雨桐一下子回過神來。“李先生!”她叫住李子旭,“你是他的開發(fā)者嗎?”

李子旭點點頭。“算是吧,也是他的朋友。”

“他,還活著嗎?”

“重構,重組。他會變成一個新的人工智能,我也不知道這樣算不算還活著。但是吳女士,我建議你還是忘了他吧。”李子旭說完點頭致意,走了。

嬌艷的玫瑰很刺眼。

吳雨桐拿起了那個金屬片,翻轉過來,發(fā)現這是一個銘牌。

沃森2084

金屬銘牌上的字閃閃發(fā)光。

吳雨桐撫著那字跡,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州市| 白沙| 柳州市| 德昌县| 西安市| 手游| 台东县| 阿克陶县| 昌黎县| 措勤县| 贵州省| 邹平县| 龙门县| 穆棱市| 庆城县| 无棣县| 云龙县| 天峨县| 长兴县| 平定县| 平谷区| 梅州市| 都安| 苏尼特右旗| 洮南市| 桐庐县| 乐山市| 黄梅县| 马关县| 岳西县| 九龙县| 莎车县| 宁城县| 西乡县| 新安县| 垫江县| 桓仁| 通化县| 罗山县| 澎湖县| 汉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