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積極、正向,自制力:培養正能量的8堂微練習作者名: 劉惠丞 肖建文本章字數: 1925字更新時間: 2022-07-22 17:35:33
聚散憂喜皆握手,此時無聲勝有聲
握手禮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通行的禮節,也是人們日常交際的基本禮節。俗話說道:“相逢點頭笑,握手問個好,笑容掛眉梢,心兒甜透了。”握手是社交活動中一個神秘的使者。對陌生的人,握手是結成友誼的橋梁;對遠方的來客,握手能表達深厚的感情;對愛戀的人,握手是心靈的交流;對危難的人,握手是信心和力量。
握手通常是你與他人的第一次身體接觸,而握手這個動作會給人一種什么樣的觀感,跟以下幾個細節有很大的關系:
(1)握手的場合
應該握手的場合,至少有以下幾種:
①在你被介紹與人相識時。
②與友人久別重逢時。
③社交場合突遇熟人時。
④客人到來與送別時。
⑤拜托別人時。
⑥與客戶交易成功時。
⑦別人為自己提供幫助時。
⑧向人表示祝賀、感激、鼓勵時。
⑨勸慰友人時。
握手應本著“禮貌待人,自然得體”的原則,靈活掌握、運用握手禮的時機,以顯示自己的修養與對對方的尊重。握手雖然簡單,但握手動作的主動與被動、力量的大小、時間的長短、身體的姿勢、面部的表情及視線的方向等,往往表現握手人對對方的不同禮遇和態度,也能窺測對方的心理奧秘,因此握手是大有講究的。
(2)握手的方式
握手需要用右手,握手時要注視對方,千萬不要一面握手,一面斜視他處,或東張西望,這都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有時為了表示更多的敬意,握手時還要微微點頭鞠躬。握手時要上下微搖,不是一握不動。男士之間可以握得較緊較久,以表示熱烈,但要注意既不能握得太用力,使人感到疼痛,也不能顯得過于柔弱。對女士則只能輕握,也不宜握得太久不放,老朋友可以例外。
一般是站著握手,除因重病或其他原因不能站立者外,不要坐著與人握手。不過,如果兩人都是坐著,可以微驅前身握手。
人多時,注意不要交叉式握手,可待別人握完再握,每逢熱烈興奮的氣氛時有些人容易忽略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到朋友家中,客人多,只需與主人及熟識的人握手,其余的人只需點頭致意。但經過主人介紹的,就要逐一握手致意。
握手時要脫去手套,如因故來不及脫掉就握手,要向對方說明原因并表示歉意。
不過據歐美傳統禮貌,穿大禮服、戴皮手套者,因不易脫下,按習慣可以不脫手套握手。另外,據西方傳統,地位高的人和婦女也可以戴手套握手。
用右手握手后,左手也加握,也可說用雙手握手,這是現代人常實行的禮節,以表示更加親切,更加尊重對方。但這種禮節,不必每次都用,男人對女賓則一般不用。
握手除是見面的一種禮節外,還是一種祝賀、感謝或相互鼓勵的表示。如對方取得某些成績與進步時,對方贈送禮品時以及發放獎品、獎狀、發表祝詞后等,均可以握手來表示祝賀、感謝、鼓勵等。
(3)握手的時間
握手的時間應長短適宜,一般以三至五秒為好。如初次見面,握手時間不宜過長。如果老朋友意外相見,握手時間可適當加長,以表示不期而遇的喜悅或真誠,甚至可以一邊握手一邊寒暄,但一般也不要超過二十秒為好。男士與女士握手,時間不宜過長,拉住女土的手不放是很不禮貌的。
(4)握手的力度
握手用力要均勻,尤其對女性,不能讓女性產生痛楚感。也不要軟綿無力,尤其是男性,握手如果無力,只輕輕碰一下,會被認為是毫無誠意或拒人于千里之外。對于女性而言,握手可以松軟些,不必太用力,而且,男人和女人握手,一般只輕握對方的手指部分。握姿要沉穩、熱情、真誠。所謂輕重適宜,就是指握手時的力度能傳遞自己的熱情但又不粗魯。
(5)與尊貴者握手
與尊貴者握手,如老人、長輩或貴賓握手,不僅是為了問候和致意,還是一種尊敬的表示。除雙方注視,面帶微笑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出手先后。
在一般情況下,平輩、朋友或熟人先伸手為有禮,而對老人、長輩或貴賓時則應等對方先伸手,自己才可伸手去接握。否則,便會被看作是不禮貌的表現。
②握手姿勢。
握手時,不能昂首挺胸,身體可稍微前傾,以示尊重,但也不能因對方是貴賓就顯得膽小拘謹,只把手指輕輕碰對方的手掌就算握手,也不能因感到“榮幸”而久握對方的手不放。
③與老人或貴賓握手。
當老人或貴賓向你伸手時,應快步上前,用雙手握住對方的手,這也是尊敬對方的表示。并應根據場合,邊握手邊打招呼問候,如說:“您好”、“歡迎您”、“見到您很榮幸”等熱情致意的話。
④與多人握手。
遇到若干人在一起時,握手、致意的順序是:先貴賓、老人,后同事、晚輩,先女后男。還必須注意,不要幾個人競相交叉握手,或在跨門檻甚至隔著門檻時握手,這些做法也是失禮的行為。
⑤注意雙手衛生。
在社交中,除注意個人儀容整潔大方外,還應注意雙手的衛生,以不干凈或者濕的手與人握手,是不禮貌的。如果老人、貴賓來到你面前,并主動伸出手來,而你此時正在洗東西、擦油污之物等,你可先點頭致意,同時亮出雙手,簡單說明一下情況并表示歉意,以取得對方的諒解,同時趕緊洗好手,熱情予以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