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負翁,富翁: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談舉債經營的藝術
- 崔英勝 李吳
- 10字
- 2022-07-22 17:24:44
第一章 認清什么是債務
什么是良性債務,什么是惡性債務?
很多人都認為,債務是不好的或是邪惡的,遠離債務才是明智之舉。從某種程度上看,他們是對的。因為債務分為良性債務和不良債務。不良債務從你的口袋往外掏錢,良性債務則送錢給你花。我們想要了解債務的性質,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債務。債務可以簡單的解釋為一個人或一家公司虧欠其他人或公司的金錢,區別于會計意義上的負債。
自古以來,在華人傳統觀念里,都是“無債一身輕”,認為債務就是一種負擔,視其為洪水猛獸一般,避而遠之。在如今經濟快速發展的現代,“無債一身輕”只能讓我們永遠遠離巨額財富!想要成為富人,現代社會,我們離不開負債,也必須有負債,只有充分利用好負債,才能夠快速到達富裕生活的彼岸。當然,負債也絕非越多越好,就像水中行船,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良性負債能幫助我們成就富裕的生活;不良負債會斷送我們美好的未來。
那么什么是良性債務呢?簡單來說,就是債務成本低于個人機會成本的債務。個人機會成本就是一個人在所有可能的投資機會里,風險調節后所能得到的最高投資報酬。
債務,從另外的角度看,是一個極佳的工具,我們可以利用債務的杠桿作用啟動更大的財富。就像大多數富人那樣,雖然自己的錢有限,卻可以透過負債,用別人的錢,更多的錢來錢生錢、錢滾錢,最終得以快速成就自己的美好生活。沒有還不了的債,只有不會還債的人。問題不在于債務本身,而在于我們是否有駕馭和運用債務的能力。適當的負債是成功的保障,但是過度的、毫無節制的負債,會讓我們原本還能維持的基本生活失去保障,甚至讓我們成為悲慘的債務奴隸。有的人為了應付債務,失去了眼前生活的安寧,有的還不得不痛苦的犧牲掉長久的幸福,被戲稱為“債奴”、“卡奴”、“房奴”、“車奴”。
如果想利用良性債務,就必須透過合理規劃來理債,聰明的理債,然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債務。舉例來說,信用卡就是不良債務,因為它讓人們透支購買貶值商品。而投資型不動產所產生的貸款則是良性負債,因為這部分債務能產生現金流,而現金流除了還貸,還可能為你剩下一部分錢。可見,巧妙運用你的債務能為你帶來正現金流。比如,一個餐館老板預計他在自己餐館里投入的每一分錢可以產生百分之十的報酬,那么這百分之十就是他的個人機會成本。對他而言,利率低于百分之十的債務就是良性債務,應當維持在相當程度并將貸款投入他的餐館;利率高于百分之十的債務就是惡性債務,比如信用卡上的欠款,其利息高達百分之十八!
債務真的不可怕,而且可以幫你創造很多的財富!現今大家可能都很清楚,做房地產能獲取超額利潤。為什么房地產能帶來大的報酬?很多人認為是特權。有些人可以低價獲得土地,蓋好房子,再以高價賣出。其實房地產就是利用了地產投資的杠桿原理。以舉債方式經營不動產,透過杠桿作用,擴大自有資金報酬率。簡單的說就是:“借雞生蛋,以錢生錢”!
地產投資的營運之道在于資金的運作,這就是房地產的訣竅。比如,一個地產開發商,現在要投資一個十億元地產專案,專案預期建設五年,預計總售價十五億,投資報酬率百分之五十,年平均率百分之十。這似乎不是我們想像的超級利潤。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如何操作的,先投資兩億啟動專案,完成立案、核準、設計和初期的基礎工作,然后以預售或貸款等方式融資八億,年利息百分之六。五年后,專案建成,以十五億售出,還本金八億,五年利息共百分之三十,共計兩億四千萬。加上自投的資金兩億,總成本十二億四千萬。獲利兩億六千萬,比較兩億的成本,投資報酬率就是百分之一百三十,年均報酬率百分之二十六。以十億元的總資金投資五個這樣的專案,總獲利就是十三億!
可見好好運用負債也是幫助我們快速累積財富的工具!從根本上說,不管自身條件如何,完全指望“借雞生蛋”的人是不明智的,不要陷入這種謬誤。生產性的貸款是必要的,然而無止境的貸款也不是一種高明的做法。房地產投資貸款在正常情況下也是一種良性債務。不過,任何投資都存在風險性,地產投資也不例外。人們在借貸消費的同時,應該對自己未來的收入情況有一個比較現實的預測,否則,一旦未來收入水準降低,現有的良性債務很可能轉化為不良債務,使生活陷入困境。
貸款的時候要區分良性負債和惡性負債,良性負債就是不影響你現在目前生活品質這種情況下的負債,劃分良性負債的依據是如果你的負債不超過百分之三十就是良性負債。良性債務是我們的朋友,是有益的,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收入和生活品質,比如學生貸款。惡性負債是指人力不可控制的負債,例如生病、意外傷害、車禍等,這些事件引起的負債都屬于惡性。
不良債務有三種:一是貸款購買住房時,每月的還款金額超過月收入的百分之五十的債務;第二種是貸款購車;第三種是信用卡消費。信用卡消費實際上是向銀行貸款來購買商品。信用卡貸款首先是一種高利貸,如果你不能按時向銀行還款,銀行會按照罰息利率收取利息,這樣一年下來就是百分之十八,遠遠高于目前銀行的商業貸款利率,這是一種典型的高利貸。信用卡還是一種“財務毒品”,它是一種可以讓你上癮的東西。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時間一長它就會麻痺人的財務神經,使人誤以為信用卡本身就是錢,其實信用卡本身不是錢,而是債,刷卡的同時就是在向銀行舉債。
在生活中我們常因“清倉大減價”、“免年費信用卡”等誘惑而控制不住花錢的欲望。對于貸款買汽車,這就是家庭負債里的惡性負債。如果說你一定要有車,不用花兩百萬去買一輛什么名牌車,可以花六十五萬買一輛國產車,其實就是一個代步工具,就是說一定要量入為出,量力而行,不要為了面子買了輛車,然后每天車在貶值,還得還車貸,這樣是非常不劃算的!我們一向支持貸款買房,但是從來不支持貸款買車,尤其是貸款買好車,因為這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做法。而且汽車貶值得非常快,一下就貶值幾萬元,所以車貸一定是一個惡性的負債。在有需要的時候如果你想貸款買輛車,務必要注意一點:三年之內確定能把貸款趕緊還清,同時不要買太超過自己承受能力的好車。
惡性債務還有一個是信用卡負債也很可怕。信用卡還債是按月按復利結算的,是典型的高利貸,并且多數信用卡透支,尾數未清也計全息。曾有一個朋友,忽然發現,他問我你說高利貸多少錢?我說高利貸最高的時候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都有,我說百分之十五以上就算挺高的了,他說我告訴你,他發現信用卡有最低還款額,如果你是只還了最低還款額,其他那部分不用還的話,它是按全額記罰息利率的利息,而且就是你還了也是白還。假如我還了六千元,但是我應該還一萬兩千元,那么其實它還是按一萬兩千元算利息的。這個月到下月開始,這個月利滾利,如果你年初欠一萬元,如果你到了年底沒還,你應該欠銀行一萬兩千元,也就是說兩千元百分之二十的利息,那是典型的高利貸。
在我們身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月光族上班族女孩,深陷數十萬信用卡負債,傾家蕩產還卡債。我有一個朋友的妹妹,她真是澈底的月光族,年紀輕輕,每月薪水兩萬多,但是她不僅是到月底欠款,她已經刷爆了四張信用卡,每張信用卡欠債十萬以上,她到最后實在是沒有辦法,就把她買的那些名牌包、手表等拿去當鋪然后就很便宜賣掉。
用信用卡買房買車,“以卡養卡”現象是屬于財務上的自殺行為,最終自食其果。信用卡辦一張應急就可以。負債如果過度的話,肯定會為自己帶來很多的財務壓力,甚至現金流可能會斷掉。排除惡性負債、控制良性負債,因此,我們一直強調計劃消費是理財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