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很平凡的一天,宵明正在模擬。模擬這個時候到了2005年,宵明特意模擬了一下西北的一個小縣城,她看到一個嬰兒出生了,躺在產房里的是她的妹妹,幸福感油然而生。
263所優化了宵明的模擬程序,之前的模擬只是數據,但是現在能直接轉換成畫面,這算得上是個大進步。
這幾年有了一種新的想法叫做互聯網,其實也不算新東西,只不過是使用的人多了,劉成梁也把互聯網添加到框架里罷了。
宵明知道這在將來是很有發展前景的東西,于是請求劉成梁把她也接入網絡。但是263所應對網絡攻擊的技術還不成熟,也就是說完全沒有能力應對,所以就拒絕了宵明。
初中生物教過,傳染病傳播有三個要素,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所以說隔離對于阻斷感染病的傳播很有效,但是對科技發展而言,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模擬在2010年之后出現了很多錯誤,就算是最接近的模擬最后也有偏差,非常嚴重的錯誤也出現了很多次。上頭的撥款一次比一次少,263所很多工作人員都回原單位了,基地變得空蕩蕩的。
到2022年,整個基地已經屬于半關停的狀態了,保密等級其實跟圖書館沒什么區別,劉勝軍還是習慣拿著笤帚趕走跑進來的野兔還是什么其他的動物。這年調來一個操作人員,其實是人家主動要求過來的,她帶來了新的命令,也帶來了接下來需要的補給。
命令就是重新搭起外部框架,繼續模擬未來的情況。補給不多,只夠三個人生活十年的量,她很快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