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物權編釋論:條文縷析、法條關聯與案例評議
- 楊垠紅 徐小琴編著
- 7字
- 2022-07-28 10:43:31
第二分編 所有權
第四章 一般規定
本章概要
所有權是各國物權法中通用的概念,但各國法律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大陸法系國家認為所有權是完全支配權,具有絕對性;而英美法系國家認為所有權是對各種財產實際享有的排他性使用、收益和處分權。[1]所有權是對標的物全面支配的物權,是所有人在法定限度內對物最充分、最完全的支配權,其權能包括對物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積極權能以及物權受到侵害時要求排除妨害等消極權能。根據不同標準,可以對所有權作出不同的劃分:以所有權客體為分類標準,可以分為不動產所有權與動產所有權;以所有權人數量為分類標準,可以分為單一所有權與多數人所有權;以生產資料所有制的不同形式為分類標準,可以分為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和私人所有權。不同的分類標準下的所有權有著其特殊的性質。同樣地,以是否須以前權利人的所有權為前提作為標準,所有權的取得可以分為原始取得與繼受取得。
與其他民事權利相同,所有權的行使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民法和其他一些相關法律、法規對所有權的限制主要表現為:(1)所有權的行使不得違反法律規定。(2)行使所有權不得妨害他人的合法權益。(3)行使所有權時必須注意保護環境、自然資源和生態平衡。(4)根據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可以依法實行征用,或將其他財產收歸國有。
推薦閱讀
- 司法會計理論與實務
-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注釋本)(含最新民法總則)(含司法解釋注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釋義
- 中國法院2016年度案例:婚姻家庭與繼承糾紛
- 最高人民法院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釋(二):理解適用與實務指南
- 民法典司法解釋與權威案例指引全書(下卷):含司法解釋新舊對照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解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條文精釋與實務指南:合同編(上冊)
-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配套解讀:含司法解釋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釋義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案例注釋版·第五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司法解釋指導案例全書(第四版)
- 法醫告訴你
- 人民法院民商事指導案例與類案裁判依據叢書:侵權責任糾紛指導案例與類案裁判依據
- 中國法院2020年度案例:知識產權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