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調解典型案例填報示范與精解
- 《人民調解工作法律實務叢書》編寫組
- 7字
- 2022-08-02 16:47:07
第一章 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案例
第一節 醫療糾紛
席某與某市某藥店醫療糾紛調解案
一、案例基本信息采集
案例類型: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案例
矛盾糾紛受理時間:2018年12月6日
矛盾糾紛類型:醫療糾紛
調解組織名稱:某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
供稿:某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 秦某
審稿:某市司法局 張某某 王某
某省司法廳基層處 林某某 謝某
司法部基層司 賀某某 萬某
檢索主題詞:人民調解 醫療糾紛 某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 無證無照行醫
二、案例正文采集
案情簡介
2018年11月中旬,席某因感染風寒高燒不退,同月22日下午3時許,席某的丈夫王某帶她到市區一家藥店買藥,后在藥店工作人員張某的勸導下接受輸液治療。就診前,席某稱自己對青霉素過敏,張某為其診斷之后,仍然開了輸液治療。用藥15分鐘后,席某開始出現胸悶、氣促、冷汗、抽搐的情況,問及張某,被告知是正常情況,過幾分鐘會慢慢緩解。用藥30分鐘后,席某突然休克暈厥,王某及藥店工作人員張某將席某送到附近的醫院救治,花費醫療費約28000元。治療過程中,席某、王某二人得知是藥物(青霉素)過敏導致的休克。
席某住院期間,王某查出接診的藥店并沒有醫療許可證,張某也無行醫執照,遂先后到當地衛生監督所投訴和市紀檢部門上訪。2018年12月4日,席某出院并于次日早晨前往藥店要求賠償,雙方因賠償事宜發生糾紛。同月6日,某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調委會)受相關部門委托對此案的民事賠償事宜進行調解。
調解過程
調委會受理該案后,立即指定曾經多次參與類似案件調解工作的趙某主持調解,同時指定調解員姚某某、秦某參加此次調解工作。接到指定后,調解員根據工作流程聯系了席某和藥店的經營者唐某某,當事人雙方均表示愿意接受調解。隨后,調解員依法展開了調解前的準備工作,分別向雙方當事人詢問糾紛的事實和情節,了解雙方的要求及其理由,并根據調解需要向有關方面調查核實了部分情況。經過初步了解案情,調委會認為該案系醫療糾紛,患方已多次上訪,醫患雙方矛盾尖銳,調解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當事人情緒激烈、不配合調解等情形,遂提前制訂了調解方案,以期和諧解決爭議。
2018年12月13日,席某、藥店的經營者唐某某到醫療糾紛調解室參與調解,王某、張某到場旁聽。調解員首先讓雙方當事人分別陳述了要求及理由。席某指出,藥店的張某在沒有行醫資格的情況下行醫,并明知自己對青霉素過敏仍然用了含有青霉素的藥物,給自己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傷害,藥店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根據席某住院期間的花費和出院后的營養費及因此導致的誤工費等損失,席某要求藥店賠償8萬元。唐某某承認藥店有過錯,愿意賠償,但席某要價甚高且毫無依據,希望調委會就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經查,調委會確認以下事實:藥店的經營范圍為零售化學藥制劑、抗生素制劑、生化藥品、中成藥、中藥飲片、中藥材、生物制品(疫苗除外);銷售醫療器械Ⅰ類、醫療器械Ⅱ類、消毒用品、玻璃制品、日用化學品(不含化學危險品)(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項目,不得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經審批或許可的項目,經批準后方可經營)。該藥店并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張某也未取得執業醫師證。席某因青霉素過敏入院檢查、治療等花費共計27907.23元,該費用已由席某自行付清。
調解過程中,患方及其家屬情緒激動,一開始便與唐某某、張某發生爭吵,雙方分歧極大。為了使當事人保持理智,調解員嚴厲強調了調解紀律,并分別進行情緒疏導。一方面,調解員批評了藥店在未獲得有權機關批準許可的情況下開展診療活動的違法行為,并結合實際案例向其說明了其行為的違法性和危險性;另一方面,調解員勸導患方及其家屬理性維權,切不可違背法律規定行事。遏制當事人的暴力情緒,待雙方均冷靜下來后,調委會才繼續主持調解。
經過對案件事實和當事人要求的歸納整理,調委會認為該案的爭議焦點在于賠償數額的確定。對此,調委會告知席某,主張經濟損失時應當有相應的法律依據,除住院記錄、門診收費專用票據外,席某未提供任何證據證明自己主張8萬元賠償費的合理性。因此,調委會勸席某根據實際發生的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費用計算賠償數額。為了安撫席某的情緒,調解員當場釋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的相關規定,并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與席某本人的情況,提出了調解建議。之后,在調委會和相關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席某重新計算了賠償數額。經過調委會的解釋,藥店也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向席某誠懇道歉,希望獲得諒解。最后,雙方在調委會的主持下握手言和,雙方的糾紛就此化解。
調解結果
當事人于調解室當場達成調解協議:
藥店賠償席某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各項費用37025.78元。
該費用由唐某某在2018年12月15日之前支付至席某的銀行賬戶。
案例點評
該案系無證無照行醫引起的醫療糾紛,實踐中,此類案件不在少數。由于該類糾紛往往涉及患方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當事人之間的矛盾和分歧往往非常尖銳。本案中,為了妥善解決糾紛,調委會指定了經驗豐富的調解員主持調解工作。預測到調解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當事人情緒激烈、不配合調解等情形,調解員提前制訂了調解方案,調解過程中也充分把握了當事人的情緒變化,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有效防止了暴力升級,正確運用了苗頭預測和遏制的方法,使糾紛得以平息。與此同時,調解員始終保持中立的態度,在查清事實、明確責任的基礎上,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開展耐心、細致的說服疏導工作,引導、幫助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使藥店深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最大限度上維護患方的合法權益。經過此次調解,當事人的糾紛得以化解,席某等人也不必再通過信訪等方式尋求幫助,充分發揮了人民調解作用,實現了“訪調”有效對接,節約了寶貴的司法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