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調解典型案例填報示范與精解
- 《人民調解工作法律實務叢書》編寫組
- 9字
- 2022-08-02 16:47:14
第二章 其他人民調解案例
第一節 婚姻家庭糾紛
某市某區唐某某與宋某某、張某甲、張某乙婚姻家庭糾紛調解案
一、案例基本信息采集
案例類型:其他人民調解案例
矛盾糾紛受理時間:2019年7月25日
矛盾糾紛類型:婚姻家庭糾紛
調解組織名稱:某市某區某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
供稿:某市某區某街道人民調解 委員會 王某
審稿:某市某區司法局王某某周某
某市司法局 宋某 黃某
某省司法廳基層處 謝某 高某
司法部基層司 周某 徐某
檢索主題詞:人民調解 婚姻家庭糾紛 某市某區某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 贍養
二、案例正文采集
案情簡介
唐某某(女,現年79歲)系某省某市某區某街道的居民。1977年,在朋友的介紹下,唐某某攜宋某某(唐某某與亡夫的兒子)改嫁給張某某。當時,宋某某15歲,張某甲(張某某與亡妻的兒子)18歲。由于張某甲已經成年并能夠養活自己,張某某將唐某某娶進家門后便與張某甲分了家。幾年后,張某某與唐某某的女兒張某乙出生。2006年,張某乙隨丈夫移民國外。
2011年,張某某因病去世,后唐某某一直生活在宋某某家,張某甲偶爾前去探望。2015年11月,唐某某在打掃衛生時不甚摔傷,治療后也只能借助輪椅行動,不能獨立生活。事故發生后,宋某某聯系張某甲和張某乙,希望他們可以分擔一些贍養母親的責任,張某乙同意每月支付500元生活費,張某甲卻以自己只是繼子為由拒絕。2018年春節時,宋某某再次向張某甲、張某乙提出共同贍養老人的請求,但三方并沒有商量出各自都滿意的方案,不得已作罷。
2019年3月底,宋某某的老伴兒患癌,家里開銷劇增,自己也無暇照顧唐某某,遂希望將唐某某送到張某甲家生活一段時間,但遭到拒絕。同時,張某乙也表示自己的生意出了問題,無力承擔贍養母親的費用。唐某某見宋某某辛苦,自己到所住街道居民委員會尋求幫助,希望張某甲和張某乙依法履行贍養義務。2019年7月25日,唐某某在街道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向某市某區某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調委會)提出調解申請。
調解過程
調委會收到唐某某的調解申請后,立即指定兩名調解員開展調解工作。了解事情原委后,調解員立即聯系了宋某某、張某甲和張某乙,經過溝通,各方均表示愿意接受調解,調解員依程序受理該案。
次日,調解員通過實地走訪進一步了解了事實。經過對案情的梳理分析,調解員將該糾紛認定為婚姻家庭糾紛中較為常見的贍養糾紛。考慮到張某乙身在國外無法馬上趕回國的特殊情況,調解員決定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開展調解。
2019年7月29日,唐某某、宋某某、張某甲(張某乙通過視頻連線遠程參與)前往調委會參加調解。在調解室,大家分別陳述了自己的意見。傾聽各方意見后,調解員總結了該糾紛的爭議焦點主要在于張某甲是否具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和張某乙應當支付多少贍養費。
對于爭議焦點一,調解員向各當事人宣讀了《婚姻法》第二十一條前三款和第二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根據前述規定,未形成撫養教育關系的繼子女沒有贍養繼父母的法定義務。根據調委會查明的事實,唐某某嫁到張家后便與張某甲分了家,雙方系未形成撫養教育關系的繼母子關系,張某甲不是唐某某的法定扶養義務人,依法沒有贍養義務。
對于爭議焦點二,由于現行法尚未明確贍養費的計算標準,根據司法實踐,贍養費的數額往往根據被贍養人的實際需要和贍養義務人的實際負擔能力確定。經過協商,張某乙同意將贍養費增加至每月1000元。
調解員指出,贍養老人是每個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除給予經濟支持外,還應當給予生活上、精神上的照顧。唐某某年事已高,行動不便且缺乏經濟來源,作為子女,宋某某和張某乙應該多加陪伴,悉心照料。
此外,調解員還建議張某乙等人站在母親和大哥的位置上考慮問題,體會對方的難處。最后,調解員從情理出發,指出雖然張某甲不是唐某某的孩子,沒有法定的贍養義務,但多年相處下來總有情意產生,張某甲也可在尚有余力時盡點綿薄之力。
調解員通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式使張某甲和張某乙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作為,當著調解員的面,他們向唐某某表示了歉意。最后,各方再次就贍養老人的事情進行確認并達成了一致意見。
調解結果
唐某某、宋某某、張某甲、張某乙達成如下調解協議:
1.被贍養人唐某某由宋某某照料,張某乙每月支付贍養費1000元;
2.張某甲每年至少探望唐某某一次,張某乙每年至少探望唐某某三次;
3.如唐某某患病,除依法報銷的費用外,由宋某某和張某乙平均分攤。
案例點評
本案的難點在于確定張某甲是不是唐某某的法定扶養義務人,使其他當事人接受該事實并依法履行贍養義務。對此,調解員通過擺事實、講情理、說法理的方式闡釋了未形成撫養教育關系的繼子女沒有贍養繼父母的法定義務的法律規定。此外,調解員建議當事人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進一步消解了各方當事人的爭議。調解過程中,調解員靈活運用調解方法,以當事人之間的主要矛盾為突破口,逐個攻破,并結合情理和法理勸解當事人,完美解決爭議,最大限度上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