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法院2020年度案例:雇員受害賠償糾紛(含幫工損害賠償糾紛)
- 國家法官學院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 2680字
- 2022-07-29 15:46:24
4 鄉村醫生并非雇傭關系一方當事人
——曹某江等訴北京市密云區不老屯鎮柳樹溝村民委員會、北京市密云區不老屯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案
【案件基本信息】
1.裁判書字號
北京市密云區人民法院(2018)京0118民初550號民事判決書
2.案由: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
3.當事人
原告:曹某江、曹甲、曹乙
被告:北京市密云區不老屯鎮柳樹溝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柳樹溝村委會)、北京市密云區不老屯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不老屯衛生服務中心)
【基本案情】
曹某江與曹某勤系夫妻關系,曹甲、曹乙系曹某江與曹某勤子女。曹某勤父母已先于曹某勤去世。曹某勤自2008年起,受聘作為柳樹溝村鄉村醫生從事醫療工作,以柳樹溝村衛生室的名義對外辦公,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辦公地點在其家中。2016年,曹某勤(合同中為“乙方”)與柳樹溝村委會(合同中為“甲方”)簽訂《2016年密云縣鄉村醫生聘任協議書》,約定:一、甲方聘任乙方為本行政村鄉村醫生,聘任期為12個月,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二、甲方職責:協助所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乙方進行考核;三、乙方職責為(一)完成應承擔的公共衛生、常見疾病防治和藥品零差價銷售等任務;(二)自覺接受甲方和所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考核,自覺接受村民和村民代表的監督……2016年12月20日13時28分,在北京市密云區琉辛路不老屯鎮學各莊村前,曹某勤駕駛“飛鴿”牌電動自行車(無號牌)由東向西行駛,適有魏某術駕駛“時風”牌農用三輪車(無號牌)頭西尾東停于路北側,電動自行車前部與農用三輪車左后尾部發生碰撞,造成電動自行車損壞,曹某勤死亡。經北京市公安局密云分局交通大隊認定,曹某勤對該事故負主要責任,魏某術負次要責任。后曹某江、曹甲、曹乙以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為由,將魏某術訴至法院要求賠償,2017年6月9日,法院經(2017)京0118民初2601號民事判決書判決認定,上述交通事故中,曹某勤自擔80%責任,魏某術承擔20%責任。
另查,曹某勤生前在北京農商銀行賬戶內定期收入“工資”約1400元,該筆款項系政府財政撥款,經由密云區衛生服務中心發放至不老屯衛生服務中心,再由不老屯衛生服務中心發放至曹某勤賬戶內。
【案件焦點】
1.柳樹溝村委會與曹某勤是否存在雇傭關系;2.不老屯衛生服務中心與曹某勤是否存在雇傭關系。
【法院裁判要旨】
北京市密云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中,曹某勤與柳樹溝村委會簽訂了《2016年密云縣鄉村醫生聘任協議書》,其中約定了乙方(曹某勤)需要承擔的大量職責,但約定的柳樹溝村委會的職責僅為“協助所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乙方(曹某勤)進行考核”。依照該份協議書,柳樹溝村委會無權對曹某勤的具體工作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亦不用為曹某勤的勞動支付報酬,對此,曹某江等在庭審中亦認可曹某勤生前作為鄉村醫生系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其經營行為并不受柳樹溝村委會的管理和控制,故曹某勤與柳樹溝村委會之間并不構成雇傭關系。
不老屯衛生服務中心對其管轄區域內的鄉村醫生的工作進行統一管理、考核與監督。《密云縣衛生局關于2014年鄉村醫生聘任的實施意見》中第五條鄉村醫生補助標準中載明:“對承擔公共衛生、基本醫療和藥品零差率銷售等職能的鄉村醫生,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給予資金補助。其中,鄉村醫生承擔村級公共衛生工作職能的部分,每人每月補助1000元;承擔常見疾病防治,為群眾提供零差價藥品職能的部分,每人每月補助600元,合計每人每月補助1600元。”經查實,曹某勤生前在北京農商銀行的賬戶內每月收入的“工資”,即為上述實施意見中的“資金補助”,是對鄉村醫生承擔的村級公共衛生工作等職能的補貼,而非針對曹某勤生前的工作發放的勞動報酬。綜上,不老屯衛生服務中心與曹某勤之間并不構成雇傭關系。
北京市密云區人民法院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曹某江、曹甲、曹乙全部訴訟請求。
【法官后語】
雇傭關系是指受雇人利用雇傭人提供的條件,在雇傭人的指導、監督下,以自身的技能為雇傭人提供勞動,并由雇傭人支付勞動報酬的法律關系。雇傭人為雇主,受雇人為雇員。
判斷雇傭關系是否存在,應從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兩方面進行考量。從形式要件來說,主要看雙方是否簽訂了雇傭合同。從實質要件上判斷,一是要看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否為一方提供勞務,另一方支付報酬;二是要看雇員是否受雇主的控制、指揮和監督,即雙方是否存在隸屬關系。雇員受雇主控制是雇傭關系存在的基礎。在雇傭法律關系中,雇員僅是雇主雇傭來完成某項工作的人,雇員在工作時應聽命于雇主,服從雇主的監督指導。本案《2016年密云縣鄉村醫生聘任協議書》中明確載明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衛生局等部門《關于建立健全鄉村醫生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與基本待遇保障機制意見》的通知和密云區《關于2016年鄉村醫生聘任的實施意見》協商達成的,并非民事主體之間的雇傭協議。不老屯衛生服務中心對其管轄區域內鄉村醫生的工作進行統一管理、考核與監督,該管理行為并不是基于雙方雇傭關系的存在,而是在執行政府對鄉村醫生職業水平管理和藥品渠道來源控制等所采取的行政措施。
與此同時,該案的判決結果不僅僅涉及鄉村醫生聘任協議書性質認定,政府購買服務性質認定,更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鄉村醫生聘任是落實北京市政府文件和密云區衛生局《關于加強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促進密云區農村衛生事業發展,提升農村醫療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政府購買服務協議是政府職能改革和轉變的重要舉措,能夠有效地避免政府包辦服務方式的單一性、資源的有限性,滿足民眾對公共服務多元化的需求。政府購買服務多見于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等公益性事業投資和運營的PPP模式中,由于政府購買服務協議涉及公權力與私權利的沖突,其本身的法律性質不甚明朗,徘徊于行政許可行為與民事行為之間,《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十一項將特許經營協議界定為行政協議,而財政部有關政策文件中將PPP協議界定為民事協議。此外,學術界激烈爭議其到底是私法領域,還是公法領域,抑或是公私兼有也莫衷一是。此案便是其中之一,其審理結果也將影響有關政府與社會之間互動的積極性,對轄區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影響重大,對轄區群眾醫療服務產生深遠影響。密云區地處山區,轄區內農業人口較多,行政村數量多且分散,鄉村醫生人數也較多,曹某勤屬于鄉村醫生中的一員,案件審理將涉及眾多鄉村醫生的切身利益,具有廣泛性。另外,案件審理將涉及轄區所有鄉村醫生在政府購買服務中的地位,具有典型性,對于今后的司法實踐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編寫人:北京市密云區人民法院 陳義建
- 中國法院2021年度案例:借款擔保糾紛
- 醫療合規典型案例解析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釋義(上冊)
- 新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解釋全書(2017年)
- 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理解與適用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導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釋義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案例注釋版·第五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案例注釋版(第五版)
- 物權法案例選評
- 人民法院民商事指導案例與類案裁判依據叢書:侵權責任糾紛指導案例與類案裁判依據
- 艱難的正義:影響美國的15個刑事司法大案評析
-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釋義(第3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導讀與釋義
- 中國法院2020年度案例:刑事案例四(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