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居民防毒禁毒教育讀本
- 劉凝主編
- 567字
- 2022-07-29 17:30:27
17.新精神活性物質主要包括什么類型的毒品?
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已監測到的新精神活性物質達251種,而國際禁毒公約管制物質的種類則是234種。根據藥理和結構特征,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將新精神活性物質分為:
(1)合成大麻素類。合成大麻素類毒品模擬天然大麻,其成癮性和戒斷癥狀也類似傳統毒品大麻。長期吸食會導致人類心血管系統疾病及精神錯亂,同時又存在較大的致癌風險。
(2)卡西酮類。該類毒品是卡西酮的衍生物,具有中樞神經興奮和致幻作用,過量或長期吸食會嚴重損傷人類大腦,且不可逆。吸食該類物質者會導致精神錯亂、自殘及暴力攻擊他人,目前案例較多。
(3)苯乙胺類。該類物質包括苯丙胺衍生物及二甲氧基苯乙胺衍生物兩個類別。前者以類似甲基苯丙胺的中樞神經興奮作用為主,后者能產生強烈的中樞神經致幻作用,過量或長期吸食,人類大腦可產生嚴重的損傷和精神錯亂。
(4)哌嗪類。此類物質一般為苯基哌嗪或芐基哌嗪的衍生物,具有類似于甲基苯丙胺和MDMA的中樞神經興奮和致幻作用,但毒性較溫和,持續時間也更長。
(5)氯胺酮。在我國已屬列入管制的精神藥物。
(6)植物類。包括恰特草、鼠尾草、帽蕊木等含有精神活性物質的植物,毒販往往以綠色為噱頭,很具有迷惑性。
(7)其他。包括色胺類、氨基茚類、苯環己基胺類、鎮靜類等類別,分別具有中樞神經的致幻、興奮、麻醉、鎮靜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