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案例注釋版(第五版)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1575字
- 2022-07-29 16:31:48
適用提示
2020年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物權編是一個國家的基本財產法律規定,它通過確定財產的歸屬以達到定分止爭的目的,從而節約交易費用。物權編分為通則、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占有五個分編。簡言之,其主要內容包括:
(一)關于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第一,物權編把堅持國家基本經濟制度作為物權法的基本原則,這一基本原則作為物權編的核心,貫穿并體現在整部物權編的始終。第二,物權編對國家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私人所有權作了明確規定,其中用較多條款對國家所有權作了規定,有利于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有利于各種所有制經濟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二)關于平等保護國家、集體和私人的物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零七條規定,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物權編的一項重要原則是對權利人實行平等保護。
(三)關于國有財產
物權編對國有財產的范圍、國家所有權的行使和加強對國有財產的保護等作出了明確規定。例如,自然資源、國有文物、基礎設施、國有機關和國家舉辦的事業單位的財產等屬于國有資產;國有財產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所有權,法律另有規定的依規定;國家所有的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占、哄搶、私分、截留、破壞;等等。
(四)關于集體財產
物權編依據憲法和相關政策,以專章分別規定了“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三十一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法對其承包經營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有權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等農業生產。關于城鎮集體財產。物權編對城鎮集體財產作了原則規定,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六十三條規定,城鎮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由本集體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第二百六十五條規定,集體所有的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占、哄搶、私分、破壞。
(五)關于私有財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私人對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原材料等不動產和動產享有所有權。第二百六十七條規定,私人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占、哄搶、破壞。這些規定,進一步完善了保護私有財產的法律制度,有利于激發人民群眾創造、積累財富的積極性,促進社會和諧。
隨著住房制度改革,業主的建筑物區分所有權已經成為私人不動產物權中的重要權利。物權編從維護業主的合法權益出發,明確規定業主對建筑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
(六)關于征收補償
依據憲法、物權編的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同時,對征收補償的其他內容作了規定。為了規范房屋征收補償行為,維護被征收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國家不斷完善房屋征收補償法律法規、政策,加大對房屋征收補償的管理力度。例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旨在為解決目前存在的征收補償爭議、暴力拆遷等拆遷方面的突出矛盾問題提供制度上的依據。
此外,物權編對相鄰關系、擔保物權、對物權的保護、占有等問題亦進行了規定。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規定了“居住權”的相關規定。最高人民法院于2020年12月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權編的解釋(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修訂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司法解釋,使物權編在解決糾紛、塑造秩序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制度精義與條文評注(下冊)
- 法律法規新解讀叢書:民法典繼承編解讀與應用(2023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釋義(下冊)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礦業權糾紛司法解釋適用指南與案例解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解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條文要義(上冊)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含司法解釋)(一、二、三、四)
- 人民法院民商事指導案例與類案裁判依據叢書:勞動糾紛指導案例與類案裁判依據
- 民法典總則編法律適用與案例指引
- 婚姻家庭注釋版法規專輯:含婚姻法司法解釋三
- 艱難的正義:影響美國的15個刑事司法大案評析
- 噪聲污染與健康維權
- 食品安全與健康維權
- 法律法規新解讀叢書:民法典物權編解讀與應用(2023年版)
- 中國法院年度案例集成叢書:刑事案例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