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部 分減刑、假釋具體規定

監獄提請減刑假釋工作程序規定

(2003年4月2日司法部令第77號公布 根據2014年10月11日司法部令第130號修訂公布 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監獄提請減刑、假釋工作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等有關規定,結合刑罰執行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監獄提請減刑、假釋,應當根據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進行,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實行辦案責任制。

關聯規定

2-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法釋〔2016〕23號)

第一條 減刑、假釋是激勵罪犯改造的刑罰制度,減刑、假釋的適用應當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地發揮刑罰的功能,實現刑罰的目的。

2-2.《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規定》(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高檢發監字〔2014〕8號)

第四條 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依照規定實行統一案件管理和辦案責任制。

第三條 被判處有期徒刑和被減刑為有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監獄提出建議,提請罪犯服刑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裁定。

第四條 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的減刑,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監獄提出建議,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審核同意后,提請罪犯服刑地的高級人民法院裁定。

要點提示

第三條、第四條規定了減刑、假釋提請、審核和裁定主體的內容。按照刑罰類型、執行方式的不同,提請、審核、裁定的主體不同。提請主體包括監獄(未成年人管教所)、看守所、社區矯正機構;審核主體包括監獄管理機關、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地市級司法行政機關;裁定主體包括中級法院和高級法院。要注意厘清各主體之間的對應關系。

關聯規定

(3+4)-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法釋〔2014〕5號)

第一條 對減刑、假釋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的減刑,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級監獄管理機關審核同意的減刑建議書后一個月內作出裁定;

(二)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級監獄管理機關審核同意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后一個月內作出裁定,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一個月;

(三)對被判處有期徒刑和被減為有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執行機關提出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后一個月內作出裁定,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一個月;

(四)對被判處拘役、管制的罪犯的減刑,由罪犯服刑地中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級執行機關審核同意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后一個月內作出裁定。

(3+4)-2.《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規定》(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高檢發監字〔2014〕8號)

第三條 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對減刑、假釋案件提請活動的監督,由對執行機關承擔檢察職責的人民檢察院負責;

(二)對減刑、假釋案件審理、裁定活動的監督,由人民法院的同級人民檢察院負責;同級人民檢察院對執行機關不承擔檢察職責的,可以根據需要指定對執行機關承擔檢察職責的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席法庭;下級人民檢察院發現減刑、假釋裁定不當的,應當及時向作出減刑、假釋裁定的人民法院的同級人民檢察院報告。

(3+4)-3.《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公安部令第159號)

第三百零五條 對依法留看守所執行刑罰的罪犯,符合減刑條件的,由看守所制作減刑建議書,經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審查同意后,報請所在地中級以上人民法院審核裁定。

第三百零六條 對依法留看守所執行刑罰的罪犯,符合假釋條件的,由看守所制作假釋建議書,經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審查同意后,報請所在地中級以上人民法院審核裁定。

(3+4)-4.《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四十號)

第三十三條 社區矯正對象符合刑法規定的減刑條件的,社區矯正機構應當向社區矯正執行地的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提出減刑建議,并將減刑建議書抄送同級人民檢察院。

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社區矯正機構的減刑建議書后三十日內作出裁定,并將裁定書送達社區矯正機構,同時抄送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

第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和監獄分別成立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由分管領導及刑罰執行、獄政管理、教育改造、獄內偵查、生活衛生、勞動改造、政工、監察等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分管領導任主任。監獄管理局、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成員不得少于9人。

第六條 監獄提請減刑、假釋,應當由分監區或者未設分監區的監區人民警察集體研究,監區長辦公會議審核,監獄刑罰執行部門審查,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評審,監獄長辦公會議決定。

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刑罰執行部門審查監獄依法定程序提請的減刑、假釋建議并出具意見,報請分管副局長召集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審核后,報局長審定,必要時可以召開局長辦公會議決定。

要點提示

本條規定了提請減刑、假釋的內部流程,主要包括建議、審核、審查、評審、公示和決定。后面還有關于每個流程比較詳細的規定。

第二章 監獄提請減刑、假釋的程序

第七條 提請減刑、假釋,應當根據法律規定的條件,結合罪犯服刑表現,由分監區人民警察集體研究,提出提請減刑、假釋建議,報經監區長辦公會議審核同意后,由監區報送監獄刑罰執行部門審查。

直屬分監區或者未設分監區的監區,由直屬分監區或者監區人民警察集體研究,提出提請減刑、假釋建議,報送監獄刑罰執行部門審查。

分監區、直屬分監區或者未設分監區的監區人民警察集體研究以及監區長辦公會議審核情況,應當有書面記錄,并由與會人員簽名。

要點提示

本條規定了監區建議減刑、假釋的具體流程。形式上需要注意的是,集體研究和審核情況應當有書面記錄和與會人員簽名。對于監區提出建議時是否一定要滿足減刑間隔期的有關問題,由于法律法規沒有明確的規定,所以各地做法不盡一致。當前,大部分地區在監區提出建議時要求滿足減刑間隔期。

第八條 監區或者直屬分監區提請減刑、假釋,應當報送下列材料:

(一)《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

(二)監區長辦公會議或者直屬分監區、監區人民警察集體研究會議的記錄;

(三)終審法院裁判文書、執行通知書、歷次減刑裁定書的復印件;

(四)罪犯計分考核明細表、罪犯評審鑒定表、獎懲審批表和其他有關證明材料;

(五)罪犯確有悔改表現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具體事實的書面證明材料。

要點提示

本條規定了監區建議減刑、假釋應當報送的具體材料,這也是人民檢察院法律監督、人民法院審理和裁定的基本依據。從實質性條件來看,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的材料需要重點審查。比如,對罪犯提請減刑時,獎懲審批表載明了罪犯私藏使用違禁物品并受到相應處罰的,需要審查其是否違反了三年內不得提請減刑的條件。

關聯規定

8-1.《司法部關于計分考核罪犯的規定》(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司發通〔2016〕68號)

第三十一條 監獄對罪犯的計分考核結果及相應表揚,作為依法提請減刑、假釋的重要依據,提交人民法院。

(更多內容見本書第五部分)

8-2.《司法部關于切實加強監獄、強制戒毒所違禁物品管理的若干規定》(自2015年3月30日起施行,司發〔2015〕6號)

為切實加強監獄、強制隔離戒毒所(以下簡稱強戒所)管理,嚴格防范違禁物品流入,嚴格禁止罪犯、強制隔離戒毒人員(以下簡稱戒毒人員)私藏使用違禁物品,確保監所安全穩定,根據《刑法》《監獄法》《禁毒法》《戒毒條例》等法律法規規章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一、罪犯私藏使用違禁物品的,屬于違反《刑法》和《監獄法》中“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等規定的行為,三年內不得提請減刑、假釋;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現依法應當減刑的,依照有關規定執行。戒毒人員私藏使用違禁物品的,屬于違反《禁毒法》第四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行為,不得提請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對涉嫌犯罪的罪犯、戒毒人員,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警察違反規定傳遞違禁物品給罪犯、戒毒人員的,視為情節嚴重,依照《監獄和勞動教養機關人民警察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給予開除處分。

三、監獄、強戒所工人違反規定傳遞違禁物品給罪犯、戒毒人員的,按下列情形予以處理:

(一)對屬于機關工勤人員、事業單位性質的工人,有上述行為的,視為情節嚴重,依照《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九項的規定,給予開除處分。

(二)對屬于合同制性質的工人,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二項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原勞動合同中沒有相應內容的,監獄、強戒所應當與其簽訂補充協議予以明確。

四、監獄、強戒所在與外協單位簽訂協作合同時,應當約定外協單位或者外協人員違反規定傳遞違禁物品給罪犯、戒毒人員的,監獄、強戒所有權解除協作合同。

原協作合同中沒有相應內容的,監獄、強戒所應當與外協單位簽訂補充協議予以明確。

五、監獄、強戒所發生違禁物品案件,應當及時上報省級監獄管理局、戒毒管理局,并向駐地檢察機關通報。重大案件應當及時上報司法部監獄管理局、戒毒管理局。

六、警察、工人、勞務派遣人員和外協人員違反規定傳遞違禁物品給罪犯、戒毒人員,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七、監獄、強戒所發生違禁物品案件,負有管理、檢查、督察責任的人員隱情不報、壓案不查的,予以免職,并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八、本規定所稱違禁物品,主要包括:

(一)警械、槍支、彈藥、雷管、炸藥等物品;

(二)手機、對講機及相關附屬配件和其他具有移動通訊功能的電子設備;

(三)各種貨幣現鈔、金融卡和有價證券;

(四)鴉片、海洛因、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五)管制刀具和刃器具;

(六)軍警制服、便服、假發;

(七)危害國家安全宣傳制品和淫穢物品;

(八)其他可能影響監所安全穩定的物品。

九、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此前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要點提示】

本規定屬于國務院部門(司法部)規章,有關內容應當在全國監獄系統得到統一執行。實踐中,罪犯私藏使用違禁物品后,仍然存在三年內被提請減刑、假釋的現象。不具有移動通訊功能的電子設備,并不必然屬于本規定所列違禁品,需要根據監獄規定、使用時間、是否屬于手機對講機的附屬配件等情況進行綜合判斷。

8-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法釋〔2016〕23號)

第三條 “確有悔改表現”是指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認罪悔罪;

(二)遵守法律法規及監規,接受教育改造;

(三)積極參加思想、文化、職業技術教育;

(四)積極參加勞動,努力完成勞動任務。

對職務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詐騙犯罪、組織(領導、參加、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等罪犯,不積極退贓、協助追繳贓款贓物、賠償損失,或者服刑期間利用個人影響力和社會關系等不正當手段意圖獲得減刑、假釋的,不認定其“確有悔改表現”。

罪犯在刑罰執行期間的申訴權利應當依法保護,對其正當申訴不能不加分析地認為是不認罪悔罪。

【要點提示】

本條第一款規定了“可以減刑”(酌定減刑)的實質性條件,而且須是同時具備四個條件。第二款規定了不認定“確有悔改表現”的對象和具體情形。實踐中,對于減刑裁定之后發現不具有悔改表現,且該表現發生在裁定之前的,一般應當予以撤銷減刑。第三款明確將正當申訴權與認罪悔罪作了區分,一般需要結合申訴具體內容進行綜合分析。

第四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有“立功表現”:

(一)阻止他人實施犯罪活動的;

(二)檢舉、揭發監獄內外犯罪活動,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線索,經查證屬實的;

(三)協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四)在生產、科研中進行技術革新,成績突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現積極的;

(六)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較大貢獻的。

第(四)項、第(六)項中的技術革新或者其他較大貢獻應當由罪犯在刑罰執行期間獨立或者為主完成,并經省級主管部門確認。

【要點提示】

本條與第三條第一款均屬于“可以減刑”(酌定減刑)的實質性條件,即“確有悔改表現”或有“立功表現”,二者具備其一,可以酌定減刑。

第五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有“重大立功表現”:

(一)阻止他人實施重大犯罪活動的;

(二)檢舉監獄內外重大犯罪活動,經查證屬實的;

(三)協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的;

(四)有發明創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的;

(五)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六)在抗御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

(七)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

第(四)項中的發明創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應當是罪犯在刑罰執行期間獨立或者為主完成并經國家主管部門確認的發明專利,且不包括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第(七)項中的其他重大貢獻應當由罪犯在刑罰執行期間獨立或者為主完成,并經國家主管部門確認。

【要點提示】

本條規定了“應當減刑”(絕對減刑)的實質性條件,主要是指罪犯在服刑改造期間,具有本條規定的應當減刑情形之一的,按照法定程序予以減刑。

典型案例

1.李某某違規計分考核提請減刑監督案[1]

李某某,男,漢族,1982年10月6日出生,初中文化。2018年6月13日因犯非法拘禁罪、開設賭場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8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已繳納),后被交付某監獄服刑。

該監獄認為,李某某服刑期間獲得月表揚1次,余分202.31分,符合減刑條件,擬對其提請減刑,建議減去有期徒刑4個月,并于2019年5月24日向某區檢察院征求該罪犯提請減刑一案意見。該檢察院審查發現,李某某2018年7月4日入監,在入監隊培訓學習至2018年8月14日后被分配至四監區,2018年8月共計參加勞動17天,但四監區卻按照全月的時間計算基礎分和勞動分,最后認定李某某獲得表揚1個,余分202.31分。根據規定,計分考核按月進行,自罪犯入監教育結束之次日起實施,考核期不足一個月的,按照天數考核計分。對李某某的計分考核,應當扣除多給獎分44.31分,獲得獎勵為表揚1次,余分158分,根據百分制呈報規則,可用于呈報減刑的獎勵為表揚1次,余分100分,實際應呈報減刑3個月15天。針對計分考核存在的這一問題,該檢察院向該監獄提出檢察意見,建議監獄扣除錯誤獎分,按照重新核算的獎分呈報減刑。針對以上問題,該檢察院組織進行了全面排查,發現多起此類違規計分考核的情況后,遂通知監獄予以糾正。

該監獄采納了該檢察院的檢察意見,建議提請減刑幅度為3個月15天,法院裁定減刑3個月15天。

2.魯某獄中竊取他犯財物不能認定確有悔改表現依法不予減刑案[2]

魯某,男,漢族,無業,原判認定其于2007年2月伙同他人攜帶兇器實施搶劫兩起,并在搶劫過程中致使被害人崔某死亡,共搶劫現金540余元及價值120元的諾基亞手機一部。在共同犯罪中,魯某系主犯;曾因犯盜竊罪被判處拘役三個月。2009年11月14日某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搶劫罪,判處魯某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經濟損失人民幣20000元(已賠付3000元)。判決生效后交付執行。2012年11月23日,該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將魯某的刑罰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刑罰執行機關某監獄以魯某自上次減刑以來確有悔改表現為由,再次提請對其減刑。該省高院于2015年3月2日立案后,依法將減刑建議書等材料向社會公示,并于3月19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

該省高院經審理查明,魯某服刑期間獲記功2次,又因多次竊取他犯財物,經教育仍屢教不改,于2012年8月30日被警告處分1次。該省高院認為,魯某犯盜竊罪刑滿釋放后再次糾集他人兩次實施搶劫犯罪并致一人死亡,且系主犯,主觀惡性深,社會危害大,服刑期間雖積極參加勞動和教育改造,但多次盜竊他人財物,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惡習未革除,需要進一步接受教育和改造。綜合其原判情況和改造表現,不能認定魯某確有悔改表現。遂依法作出對魯某不予減刑的裁定。

3.段某某是否“確有悔改表現”提請減刑案[3]

段某某,男,漢族,1976年12月生,小學文化程度。2012年8月27日因強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二個月,刑期自2012年3月16日起至2022年4月6日止。2019年5月,該犯服刑監獄認為,段某某服刑期間確有悔改表現,符合減刑條件,擬對該犯提請減刑三個月,減去剝奪政治權利一年,向某檢察院征求該犯提請減刑意見。

該檢察院在審查該犯認罪悔罪材料時發現,該犯僅有小學文化,但是其撰寫的《認罪悔罪書》多達五千余字,《改造總結》三千余字,且文筆流暢,語言生動,與其小學文化明顯不符,很可能不是其本人親筆書寫。針對該疑點,承辦檢察官從其撰寫的改造材料中,抽取了“懺悔”“矯正惡習”等十組詞語,現場對該犯進行聽寫。但該犯只能正確寫出兩組,其余八組情況為錯字或寫不出來。該犯解釋,其在撰寫改造材料時,遇到不會寫的字詞會通過查字典的方式解決。檢察官當場讓該犯使用《現代漢語詞典》查找“藐視”“陋習”“污垢”這三組在其改造材料中出現的詞語,該犯查字典后書寫的結果為“渺視”“漏習”“誣誥”。檢察人員又隨機抽取該犯撰寫的《認罪悔罪書》中的一段內容,現場對該犯進行聽寫,結果發現該犯存在多處不會書寫的字詞。后該犯承認此次撰寫的改造材料是抄襲以往減刑時撰寫的改造材料。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規定,罪犯確有悔改表現的書面材料是提請減刑、假釋的必備材料,且必須規范、來源合法。監獄也在《提請減刑建議書》中,明確將段某某的《認罪悔罪書》認定為其確有悔改表現的書面證明材料。該檢察院認為,教育改造是罪犯服刑改造的重要組成部分。罪犯撰寫改造材料的過程是深挖犯罪根源、凈化思想、全面總結改造成果從而真正做到認罪悔罪的重要思想轉化過程。罪犯撰寫的改造材料直接反映出罪犯教育改造的態度及效果,是證明罪犯是否確有悔改表現的重要書面證明材料。段某某在被提請減刑過程中,片面追求減刑的效果,忽視了教育改造的重要性,將撰寫改造材料當作一種負擔,主觀上存在投機取巧的想法,客觀上實施了投機改造行為,本次提請減刑撰寫的改造材料幾乎完全抄襲以往減刑時撰寫的改造材料,且不能完全證明以往改造材料系由其本人獨立完成。因此,不能證明其認罪悔罪的真實態度,無法完全認定其確有悔改表現。因此,依法建議該監獄暫停對該犯的減刑提請,監獄同意了檢察院的建議。

第九條 監獄刑罰執行部門收到監區或者直屬分監區對罪犯提請減刑、假釋的材料后,應當就下列事項進行審查:

(一)需提交的材料是否齊全、完備、規范;

(二)罪犯確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具體事實的書面證明材料是否來源合法;

(三)罪犯是否符合法定減刑、假釋的條件;

(四)提請減刑、假釋的建議是否適當。

經審查,對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提請條件的,應當通知監區或者直屬分監區補充有關材料或者退回;對相關材料有疑義的,應當提訊罪犯進行核查;對材料齊全、符合提請條件的,應當出具審查意見,連同監區或者直屬分監區報送的材料一并提交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評審。提請罪犯假釋的,還應當委托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對罪犯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影響進行調查評估,并將調查評估報告一并提交。

要點提示

本條規定了監獄刑罰執行部門對減刑、假釋建議進行審查的具體內容。實踐中,可以結合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有關司法解釋、規定進行審查,有利于提高審查發現問題的質量和效率。

第十條 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應當召開會議,對刑罰執行部門審查提交的提請減刑、假釋建議進行評審,提出評審意見。會議應當有書面記錄,并由與會人員簽名。

監獄可以邀請人民檢察院派員列席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會議。

要點提示

本條規定了召開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會議的“應當”性和邀請人民檢察院派員列席會議的“可以”性。實踐中,監獄一般都會邀請,檢察院一般也都會派員參加。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參加會議的任務也做出了規定。

關聯規定

10-1.《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規定》(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高檢發監字〔2014〕8號)

第八條 人民檢察院可以派員列席執行機關提請減刑、假釋評審會議,了解案件有關情況,根據需要發表意見。

第十一條 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經評審后,應當將提請減刑、假釋的罪犯名單以及減刑、假釋意見在監獄內公示。公示內容應當包括罪犯的個人情況、原判罪名及刑期、歷次減刑情況、提請減刑假釋的建議及依據等。公示期限為5個工作日。公示期內,如有監獄人民警察或者罪犯對公示內容提出異議,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應當進行復核,并告知復核結果。

要點提示

本條規定了公示內容、時間、異議的處理等內容。通過獄務公開,方便服刑人員了解和監督減刑的對象條件、實質性條件、限制減刑條件、減刑的起始時間和間隔時間、減刑的幅度、減刑后的最低服刑期限、老病殘犯和“三類罪犯”減刑特殊規定等內容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第十二條 監獄應當在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完成評審和公示程序后,將提請減刑、假釋建議送人民檢察院征求意見。征求意見后,監獄減刑假釋評審委員會應當將提請減刑、假釋建議和評審意見連同人民檢察院意見,一并報請監獄長辦公會議審議決定。監獄對人民檢察院意見未予采納的,應當予以回復,并說明理由。

要點提示

本條規定了監獄報請決定減刑、假釋之前征求檢察院意見及處理要求等內容。本條關聯規定較為詳細地列出了減刑、假釋的對象條件、實質性條件、限制性條件、減刑的起始時間和間隔時間、減刑的幅度、減刑后的最低服刑期限、老病殘犯和“三類罪犯”減刑特殊規定等內容,方便檢察機關對照監督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關聯規定

12-1.《司法部關于計分考核罪犯的規定》(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司發通〔2016〕68號)

第二十九條 監獄根據計分考核結果給予罪犯表揚、物質獎勵的,及時將審批決定抄送派駐檢察機構。

第三十一條 監獄對罪犯的計分考核結果及相應表揚,作為依法提請減刑、假釋的重要依據,提交人民法院。

(更多內容見本書第五部分)

12-2.《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規定》(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高檢發監字〔2014〕8號)

第五條 人民檢察院收到執行機關移送的下列減刑、假釋案件材料后,應當及時進行審查:

(一)執行機關擬提請減刑、假釋意見;

(二)終審法院裁判文書、執行通知書、歷次減刑裁定書;

(三)罪犯確有悔改表現、立功表現或者重大立功表現的證明材料;

(四)罪犯評審鑒定表、獎懲審批表;

(五)其他應當審查的案件材料。

對擬提請假釋案件,還應當審查社區矯正機構或者基層組織關于罪犯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影響的調查評估報告。

第六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進行調查核實:

(一)擬提請減刑、假釋罪犯系職務犯罪罪犯,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詐騙犯罪罪犯,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罪犯,嚴重暴力恐怖犯罪罪犯,或者其他在社會上有重大影響、社會關注度高的罪犯;

(二)因罪犯有立功表現或者重大立功表現擬提請減刑的;

(三)擬提請減刑、假釋罪犯的減刑幅度大、假釋考驗期長、起始時間早、間隔時間短或者實際執行刑期短的;

(四)擬提請減刑、假釋罪犯的考核計分高、專項獎勵多或者鑒定材料、獎懲記錄有疑點的;

(五)收到控告、舉報的;

(六)其他應當進行調查核實的。

第七條 人民檢察院可以采取調閱復制有關材料、重新組織診斷鑒別、進行文證鑒定、召開座談會、個別詢問等方式,對下列情況進行調查核實:

(一)擬提請減刑、假釋罪犯在服刑期間的表現情況;

(二)擬提請減刑、假釋罪犯的財產刑執行、附帶民事裁判履行、退贓退賠等情況;

(三)擬提請減刑罪犯的立功表現、重大立功表現是否屬實,發明創造、技術革新是否系罪犯在服刑期間獨立完成并經有關主管機關確認;

(四)擬提請假釋罪犯的身體狀況、性格特征、假釋后生活來源和監管條件等影響再犯罪的因素;

(五)其他應當進行調查核實的情況。

第九條 人民檢察院發現罪犯符合減刑、假釋條件,但是執行機關未提請減刑、假釋的,可以建議執行機關提請減刑、假釋。

12-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補充規定》(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法釋〔2019〕6號)

為準確把握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現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施行后,依照刑法分則第八章貪污賄賂罪判處刑罰的原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罪犯的減刑、假釋補充規定如下:

第一條 對拒不認罪悔罪的,或者確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生效裁判中財產性判項的,不予假釋,一般不予減刑。

第二條 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符合減刑條件的,執行三年以上方可減刑;被判處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符合減刑條件的,執行二年以上方可減刑。

確有悔改表現或者有立功表現的,一次減刑不超過六個月有期徒刑;確有悔改表現并有立功表現的,一次減刑不超過九個月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現的,一次減刑不超過一年有期徒刑。

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兩次減刑之間應當間隔二年以上;被判處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兩次減刑之間應當間隔一年六個月以上。

第三條 被判處無期徒刑,符合減刑條件的,執行四年以上方可減刑。

確有悔改表現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為二十三年有期徒刑;確有悔改表現并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為二十二年以上二十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為二十一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后再減刑時,減刑幅度比照本規定第二條的規定執行。兩次減刑之間應當間隔二年以上。

第四條 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減為無期徒刑后,符合減刑條件的,執行四年以上方可減刑。

確有悔改表現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確有悔改表現并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為二十四年六個月以上二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為二十四年以上二十四年六個月以下有期徒刑。

減為有期徒刑后再減刑時,減刑幅度比照本規定第二條的規定執行。兩次減刑之間應當間隔二年以上。

第五條 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減刑時可以不受上述起始時間和間隔時間的限制。

第六條 對本規定所指貪污賄賂罪犯適用假釋時,應當從嚴掌握。

第七條 本規定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此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12-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法釋〔2016〕23號)

第六條 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減刑起始時間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應當執行一年以上方可減刑;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應當執行一年六個月以上方可減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應當執行二年以上方可減刑。有期徒刑減刑的起始時間自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

確有悔改表現或者有立功表現的,一次減刑不超過九個月有期徒刑;確有悔改表現并有立功表現的,一次減刑不超過一年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現的,一次減刑不超過一年六個月有期徒刑;確有悔改表現并有重大立功表現的,一次減刑不超過二年有期徒刑。

被判處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兩次減刑間隔時間不得少于一年;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兩次減刑間隔時間不得少于一年六個月。減刑間隔時間不得低于上次減刑減去的刑期。

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不受上述減刑起始時間和間隔時間的限制。

第七條 對符合減刑條件的職務犯罪罪犯,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詐騙犯罪罪犯,組織、領導、參加、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罪犯,危害國家安全犯罪罪犯,恐怖活動犯罪罪犯,毒品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及毒品再犯,累犯,確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生效裁判中財產性判項的罪犯,被判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執行二年以上方可減刑,減刑幅度應當比照本規定第六條從嚴掌握,一次減刑不超過一年有期徒刑,兩次減刑之間應當間隔一年以上。

對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前款罪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數罪并罰且其中兩罪以上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執行二年以上方可減刑,減刑幅度應當比照本規定第六條從嚴掌握,一次減刑不超過一年有期徒刑,兩次減刑之間應當間隔一年六個月以上。

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不受上述減刑起始時間和間隔時間的限制。

第八條 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在刑罰執行期間,符合減刑條件的,執行二年以上,可以減刑。減刑幅度為:確有悔改表現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為二十二年有期徒刑;確有悔改表現并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為二十一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為二十年以上二十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確有悔改表現并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為十九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罪犯減為有期徒刑后再減刑時,減刑幅度依照本規定第六條的規定執行。兩次減刑間隔時間不得少于二年。

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不受上述減刑起始時間和間隔時間的限制。

第九條 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職務犯罪罪犯,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詐騙犯罪罪犯,組織、領導、參加、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罪犯,危害國家安全犯罪罪犯,恐怖活動犯罪罪犯,毒品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及毒品再犯,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的罪犯,確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生效裁判中財產性判項的罪犯,數罪并罰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符合減刑條件的,執行三年以上方可減刑,減刑幅度應當比照本規定第八條從嚴掌握,減刑后的刑期最低不得少于二十年有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后再減刑時,減刑幅度比照本規定第六條從嚴掌握,一次不超過一年有期徒刑,兩次減刑之間應當間隔二年以上。

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不受上述減刑起始時間和間隔時間的限制。

第十條 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減為無期徒刑后,符合減刑條件的,執行三年以上方可減刑。減刑幅度為:確有悔改表現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確有悔改表現并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為二十四年以上二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為二十三年以上二十四年以下有期徒刑;確有悔改表現并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為二十二年以上二十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減為有期徒刑后再減刑時,比照本規定第八條的規定辦理。

第十一條 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職務犯罪罪犯,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詐騙犯罪罪犯,組織、領導、參加、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罪犯,危害國家安全犯罪罪犯,恐怖活動犯罪罪犯,毒品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及毒品再犯,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的罪犯,確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生效裁判中財產性判項的罪犯,數罪并罰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減為無期徒刑后,符合減刑條件的,執行三年以上方可減刑,一般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有立功表現或者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比照本規定第十條減為二十三年以上二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后再減刑時,減刑幅度比照本規定第六條從嚴掌握,一次不超過一年有期徒刑,兩次減刑之間應當間隔二年以上。

第十二條 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經過一次或者幾次減刑后,其實際執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十五年,死刑緩期執行期間不包括在內。

死刑緩期執行罪犯在緩期執行期間不服從監管、抗拒改造,尚未構成犯罪的,在減為無期徒刑后再減刑時應當適當從嚴。

第十三條 被限制減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罪犯,減為無期徒刑后,符合減刑條件的,執行五年以上方可減刑。減刑間隔時間和減刑幅度依照本規定第十一條的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 被限制減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罪犯,減為有期徒刑后再減刑時,一次減刑不超過六個月有期徒刑,兩次減刑間隔時間不得少于二年。有重大立功表現的,間隔時間可以適當縮短,但一次減刑不超過一年有期徒刑。

第十五條 對被判處終身監禁的罪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的裁定中,應當明確終身監禁,不得再減刑或者假釋。

第十六條 被判處管制、拘役的罪犯,以及判決生效后剩余刑期不滿二年有期徒刑的罪犯,符合減刑條件的,可以酌情減刑,減刑起始時間可以適當縮短,但實際執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第十七條 被判處有期徒刑罪犯減刑時,對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可以酌減。酌減后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不得少于一年。

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無期徒刑的罪犯減為有期徒刑時,應當將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減為七年以上十年以下,經過一次或者幾次減刑后,最終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年。

第十八條 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緩刑的罪犯,一般不適用減刑。

前款規定的罪犯在緩刑考驗期內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參照刑法第七十八條的規定予以減刑,同時應當依法縮減其緩刑考驗期。縮減后,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不得少于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不得少于一年。

第十九條 對在報請減刑前的服刑期間不滿十八周歲,且所犯罪行不屬于刑法第八十一條第二款規定情形的罪犯,認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規及監規,積極參加學習、勞動,應當視為確有悔改表現。

對上述罪犯減刑時,減刑幅度可以適當放寬,或者減刑起始時間、間隔時間可以適當縮短,但放寬的幅度和縮短的時間不得超過本規定中相應幅度、時間的三分之一。

第二十條 老年罪犯、患嚴重疾病罪犯或者身體殘疾罪犯減刑時,應當主要考察其認罪悔罪的實際表現。

對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生活難以自理的上述罪犯減刑時,減刑幅度可以適當放寬,或者減刑起始時間、間隔時間可以適當縮短,但放寬的幅度和縮短的時間不得超過本規定中相應幅度、時間的三分之一。

第二十一條 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罪犯在刑罰執行期間又故意犯罪,新罪被判處有期徒刑的,自新罪判決確定之日起三年內不予減刑;新罪被判處無期徒刑的,自新罪判決確定之日起四年內不予減刑。

罪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又故意犯罪,未被執行死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的期間重新計算,減為無期徒刑后,五年內不予減刑。

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罪犯減刑后,在刑罰執行期間又故意犯罪的,依照第一款規定處理。

第二十二條 辦理假釋案件,認定“沒有再犯罪的危險”,除符合刑法第八十一條規定的情形外,還應當根據犯罪的具體情節、原判刑罰情況,在刑罰執行中的一貫表現,罪犯的年齡、身體狀況、性格特征,假釋后生活來源以及監管條件等因素綜合考慮。

第二十三條 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假釋時,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的時間,應當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假釋時,刑法中關于實際執行刑期不得少于十三年的時間,應當從判決生效之日起計算。判決生效以前先行羈押的時間不予折抵。

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減為無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后,實際執行十五年以上,方可假釋,該實際執行時間應當從死刑緩期執行期滿之日起計算。死刑緩期執行期間不包括在內,判決確定以前先行羈押的時間不予折抵。

第二十四條 刑法第八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特殊情況”,是指有國家政治、國防、外交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況。

第二十五條 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罪犯,不得假釋。

因前款情形和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被減為無期徒刑、有期徒刑后,也不得假釋。

第二十六條 對下列罪犯適用假釋時可以依法從寬掌握:

(一)過失犯罪的罪犯、中止犯罪的罪犯、被脅迫參加犯罪的罪犯;

(二)因防衛過當或者緊急避險過當而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罪犯;

(三)犯罪時未滿十八周歲的罪犯;

(四)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生活難以自理,假釋后生活確有著落的老年罪犯、患嚴重疾病罪犯或者身體殘疾罪犯;

(五)服刑期間改造表現特別突出的罪犯;

(六)具有其他可以從寬假釋情形的罪犯。

罪犯既符合法定減刑條件,又符合法定假釋條件的,可以優先適用假釋。

第二十七條 對于生效裁判中有財產性判項,罪犯確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的,不予假釋。

第二十八條 罪犯減刑后又假釋的,間隔時間不得少于一年;對一次減去一年以上有期徒刑后,決定假釋的,間隔時間不得少于一年六個月。

罪犯減刑后余刑不足二年,決定假釋的,可以適當縮短間隔時間。

第二十九條 罪犯在假釋考驗期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于假釋的監督管理規定的,作出假釋裁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報請機關或者檢察機關撤銷假釋建議書后及時審查,作出是否撤銷假釋的裁定,并送達報請機關,同時抄送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和原刑罰執行機關。

罪犯在逃的,撤銷假釋裁定書可以作為對罪犯進行追捕的依據。

第三十條 依照刑法第八十六條規定被撤銷假釋的罪犯,一般不得再假釋。但依照該條第二款被撤銷假釋的罪犯,如果罪犯對漏罪曾作如實供述但原判未予認定,或者漏罪系其自首,符合假釋條件的,可以再假釋。

被撤銷假釋的罪犯,收監后符合減刑條件的,可以減刑,但減刑起始時間自收監之日起計算。

第三十一條 年滿八十周歲、身患疾病或者生活難以自理、沒有再犯罪危險的罪犯,既符合減刑條件,又符合假釋條件的,優先適用假釋;不符合假釋條件的,參照本規定第二十條有關的規定從寬處理。

第三十二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理的案件,裁定維持原判決、裁定的,原減刑、假釋裁定繼續有效。

再審裁判改變原判決、裁定的,原減刑、假釋裁定自動失效,執行機關應當及時報請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重新作出是否減刑、假釋的裁定。重新作出減刑裁定時,不受本規定有關減刑起始時間、間隔時間和減刑幅度的限制。重新裁定時應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減刑幅度不得超過原裁定減去的刑期總和。

再審改判為死刑緩期執行或者無期徒刑的,在新判決減為有期徒刑之時,原判決已經實際執行的刑期一并扣減。

再審裁判宣告無罪的,原減刑、假釋裁定自動失效。

第三十三條 罪犯被裁定減刑后,刑罰執行期間因故意犯罪而數罪并罰時,經減刑裁定減去的刑期不計入已經執行的刑期。原判死刑緩期執行減為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的裁定繼續有效。

第三十四條 罪犯被裁定減刑后,刑罰執行期間因發現漏罪而數罪并罰的,原減刑裁定自動失效。如漏罪系罪犯主動交代的,對其原減去的刑期,由執行機關報請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重新作出減刑裁定,予以確認;如漏罪系有關機關發現或者他人檢舉揭發的,由執行機關報請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在原減刑裁定減去的刑期總和之內,酌情重新裁定。

第三十五條 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內被發現漏罪,依據刑法第七十條規定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死刑緩期執行的,死刑緩期執行期間自新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已經執行的死刑緩期執行期間計入新判決的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內,但漏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除外。

第三十六條 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滿后被發現漏罪,依據刑法第七十條規定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死刑緩期執行的,交付執行時對罪犯實際執行無期徒刑,死緩考驗期不再執行,但漏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除外。

在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時,前罪死刑緩期執行減為無期徒刑之日起至新判決生效之日止已經實際執行的刑期,應當計算在減刑裁定決定執行的刑期以內。

原減刑裁定減去的刑期依照本規定第三十四條處理。

第三十七條 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在減為有期徒刑后因發現漏罪,依據刑法第七十條規定數罪并罰,決定執行無期徒刑的,前罪無期徒刑生效之日起至新判決生效之日止已經實際執行的刑期,應當在新判決的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時,在減刑裁定決定執行的刑期內扣減。

無期徒刑罪犯減為有期徒刑后因發現漏罪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數罪并罰決定執行無期徒刑的,在新判決生效后執行一年以上,符合減刑條件的,可以減為有期徒刑,減刑幅度依照本規定第八條、第九條的規定執行。

原減刑裁定減去的刑期依照本規定第三十四條處理。

第三十八條 人民法院作出的刑事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在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二百五十四條的規定將罪犯交付執行刑罰時,如果生效裁判中有財產性判項,人民法院應當將反映財產性判項執行、履行情況的有關材料一并隨案移送刑罰執行機關。罪犯在服刑期間本人履行或者其親屬代為履行生效裁判中財產性判項的,應當及時向刑罰執行機關報告。刑罰執行機關報請減刑時應隨案移送以上材料。

人民法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時,可以向原一審人民法院核實罪犯履行財產性判項的情況。原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出具相關證明。

刑罰執行期間,負責辦理減刑、假釋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協助原一審人民法院執行生效裁判中的財產性判項。

第三十九條 本規定所稱“老年罪犯”,是指報請減刑、假釋時年滿六十五周歲的罪犯。

本規定所稱“患嚴重疾病罪犯”,是指因患有重病,久治不愈,而不能正常生活、學習、勞動的罪犯。

本規定所稱“身體殘疾罪犯”,是指因身體有肢體或者器官殘缺、功能不全或者喪失功能,而基本喪失生活、學習、勞動能力的罪犯,但是罪犯犯罪后自傷致殘的除外。

對刑罰執行機關提供的證明罪犯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有身體殘疾的證明文件,人民法院應當審查,必要時可以委托有關單位重新診斷、鑒定。

第四十條 本規定所稱“判決執行之日”,是指罪犯實際送交刑罰執行機關之日。

本規定所稱“減刑間隔時間”,是指前一次減刑裁定送達之日起至本次減刑報請之日止的期間。

第四十一條 本規定所稱“財產性判項”是指判決罪犯承擔的附帶民事賠償義務判項,以及追繳、責令退賠、罰金、沒收財產等判項。

典型案例

邢某某計分考核減刑監督案[4]

邢某某,男,初中文化,1985年7月7日出生。2017年3月3日因犯合同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刑期自2015年6月3日起至2025年6月2日止。2017年3月28日交付執行。2019年10月,監獄在辦理減刑過程中,認定邢某某能夠認真遵守監規監紀,接受教育改造,獲得考核表揚獎勵次數、間隔時間均符合減刑條件,確有悔改表現,擬對該犯提請減刑。

2019年10月21日,監獄就邢某某提請減刑征求檢察機關意見。駐獄檢察室隨即對邢某某認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規及監規監紀、教育改造、“三課”學習、任務完成、計分考核、減刑起報條件等情況進行調查核實。經查,駐獄檢察室發現邢某某在計分考核方面可能存在違法違規問題。通過查閱邢某某的案卷、計分考核、消費流水等材料,以及詢問所在監區干警及罪犯,認定該犯的計分考核確實存在違法違規問題。具體情況是:邢某某分別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2018年3月至2018年7月、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2019年3月至7月期間共獲得4次考核表揚。根據《司法部關于計分考核罪犯的規定》第二十七條規定,罪犯考核積分達到600分,且每部分考核得分不低于其基礎分60%的,經監區計分考核小組審查并報監獄計分考核領導小組批準后,給予一次表揚;任何一部分考核得分低于其基礎分60%的,僅給予物質獎勵。邢某某在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計分考核周期內,勞動改造基礎分為35×7=245分,其40%為245×0.4=98分,但該犯勞動改造一項共扣除99分,所扣分值大于基礎分的40%,其實際得分已低于基礎分的60%。因此,按照相關規定邢某某在本計分周期內不應給予考核表揚,僅應給予物質獎勵,所獲得的表揚應視為無效。

檢察機關認為,監獄對邢某某的計分考核確實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根據調查查明的事實,于2019年11月14日向監獄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監獄隨后撤銷了表揚,撤回邢某某的減刑提請建議。

第十三條 監獄長辦公會議決定提請減刑、假釋的,由監獄長在《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上簽署意見,加蓋監獄公章,并由監獄刑罰執行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制作《提請減刑建議書》或者《提請假釋建議書》,連同有關材料一并提請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檢察院對提請減刑、假釋提出的檢察意見,應當一并移送受理減刑、假釋案件的人民法院。

對本規定第四條所列罪犯決定提請減刑、假釋的,監獄應當將《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連同有關材料報送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審核。

第十四條 監獄在向人民法院提請減刑、假釋的同時,應當將提請減刑、假釋的建議書副本抄送人民檢察院。

關聯規定

14-1.《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自2019年12月30日起施行,高檢發釋字〔2019〕4號)

第六百三十五條 人民檢察院收到執行機關抄送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副本后,應當逐案進行審查。發現減刑、假釋建議不當或者提請減刑、假釋違反法定程序的,應當在十日以內報經檢察長批準,向審理減刑、假釋案件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檢察意見,同時也可以向執行機關提出書面糾正意見。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十日。

第六百三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發現監獄等執行機關提請人民法院裁定減刑、假釋的活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提出糾正意見:

(一)將不符合減刑、假釋法定條件的罪犯,提請人民法院裁定減刑、假釋的;

(二)對依法應當減刑、假釋的罪犯,不提請人民法院裁定減刑、假釋的;

(三)提請對罪犯減刑、假釋違反法定程序,或者沒有完備的合法手續的;

(四)提請對罪犯減刑的減刑幅度、起始時間、間隔時間或者減刑后又假釋的間隔時間不符合有關規定的;

(五)被提請減刑、假釋的罪犯被減刑后實際執行的刑期或者假釋考驗期不符合有關法律規定的;

(六)其他違法情形。

14-2.《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規定》(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高檢發監字〔2014〕8號)

第十條 人民檢察院收到執行機關抄送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副本后,應當逐案進行審查,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意見。發現減刑、假釋建議不當或者提請減刑、假釋違反法定程序的,應當在收到建議書副本后十日以內,依法向審理減刑、假釋案件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意見,同時將檢察意見書副本抄送執行機關。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十日。

第十五條 監獄提請人民法院裁定減刑、假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提請減刑建議書》或者《提請假釋建議書》;

(二)終審法院裁判文書、執行通知書、歷次減刑裁定書的復印件;

(三)罪犯計分考核明細表、評審鑒定表、獎懲審批表;

(四)罪犯確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具體事實的書面證明材料;

(五)提請假釋的,應當附有縣級司法行政機關關于罪犯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影響的調查評估報告;

(六)根據案件情況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對本規定第四條所列罪犯提請減刑、假釋的,應當同時提交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簽署意見的《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 第十三條至第十五條規定了監獄向人民法院提請減刑、假釋應當提交的材料及有關材料的規范性要求。除個別法定情形外,我國的減刑基本屬于酌定減刑,監獄所提交的減刑、假釋材料的完整性、準確性、真實性是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公正裁定的基礎。因此,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明確規定:“材料不齊的,應當通知執行機關在三日內補送,逾期未補送的,不予立案。”

關聯規定

15-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法釋〔2014〕5號)

第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審查執行機關移送的下列材料:

(一)減刑或者假釋建議書;

(二)終審法院裁判文書、執行通知書、歷次減刑裁定書的復印件;

(三)罪犯確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具體事實的書面證明材料;

(四)罪犯評審鑒定表、獎懲審批表等;

(五)其他根據案件審理需要應予移送的材料。

報請假釋的,應當附有社區矯正機構或者基層組織關于罪犯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影響的調查評估報告。

人民檢察院對報請減刑、假釋案件提出檢察意見的,執行機關應當一并移送受理減刑、假釋案件的人民法院。

經審查,材料齊備的,應當立案;材料不齊的,應當通知執行機關在三日內補送,逾期未補送的,不予立案。

典型案例

對鄧某提請減刑未移送其違規材料案[5]

鄧某,男性,漢族,1988年2月26日出生,初中文化,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人。2011年10月27日因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刑期自2011年9月5日起至2021年9月4日止。2012年1月10日交付某監獄執行刑罰,2014年12月29日減刑一年二個月;2017年9月15日減刑七個月,減刑后刑期至2019年12月4日。

2019年7月,某人民檢察院在辦理鄧某減刑提請檢察案件時發現,該犯2017年8月因存在較為嚴重的違規行為被監獄扣考核分130分,2017年9月15日被法院裁定減刑七個月,可能存在監獄提請減刑不當、檢察機關出具檢察意見不當、法院裁定減刑不當等問題。該檢察院通過調閱案卷材料、詢問監獄干警和服刑罪犯等方式調查發現,2017年8月初,該監獄認為鄧某確有悔改表現(考核周期為2014年10月至2017年7月),擬對其提請減刑7個月,某檢察院審查同意了提請減刑的意見。2017年8月12日,鄧某因瑣事持茶杯擊打謝某頭部,監區未將此情況及時上報監獄刑罰執行科。2017年8月16日,監獄長辦公會研究決定對鄧某提請減刑7個月。2017年8月23日,監區對鄧某作出扣考核分130分的處理決定,但仍未及時將情況上報監獄業務部門,該監獄因此沒有向人民法院申請撤回對鄧某的減刑提請。該監獄也沒有將對鄧某的處理決定向檢察院和法院通報,2017年9月15日該法院對鄧某裁定減刑七個月。

該檢察院審查認為,減刑制度設立的初衷是對確有悔改表現罪犯的一種獎勵,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第五十八條的相關規定,鄧某在減刑提請期間持械打人屬于嚴重破壞監管秩序行為,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第三條關于“確有悔改表現”的規定,不能認定鄧某確有悔改表現,不符合減刑法定條件。鄧某違規打人事件發生后,監獄未將相關情況向檢察機關通報,也未將扣分處理材料向法院移送,影響了法院對鄧某減刑案件綜合全面的評判,造成鄧某于2017年9月被裁定減刑,在服刑罪犯中造成嚴重負面影響,應當依法予以糾正。因此,向監獄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并向該法院發出檢察意見書,通報相關情況,建議撤銷減刑裁定,并附帶移送了相關證據。

該監獄收到糾正違法通知書后,立即成立調查組對該案進行自查。監獄調查后認為,鄧某所在監區的當事民警在2017年8月對鄧某提請減刑過程中不存在徇私舞弊、收受賄賂等違法犯罪行為;鄧某違規情況未及時通報是因為處理決定作出時鄧某的提請減刑案卷已經被送至法院,并非監獄有意為之;如果鄧某2017年8月減刑提請撤回,其于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間僅有一次減刑機會,對鄧某有失公平。對此,該檢察院辦案人員出示了相關證據,進行釋法說理。一是監獄相關干警在本案中雖無徇私舞弊、收受賄賂行為,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定》的相關規定,鄧某在減刑提請期間持械打人,屬于嚴重破壞監管秩序的行為,不能認定為“確有悔改表現”,不符合減刑法定條件;二是根據《監獄提請減刑假釋工作程序規定》第十五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第二條的規定,執行機關向法院提供的提請減刑材料必須全面充分,不能隨意篩減;三是刑罰變更執行的提請、審查、裁定是非常嚴肅的法律活動,對于程序違規,內容違法的刑罰變更執行活動一旦發現必須予以糾正,倘若認為鄧某符合減刑條件,可以另行提請。

經過釋法說理,該監獄向法院提出了撤銷對鄧某2017年9月份減刑裁定的申請。2019年7月30日,法院依法裁定撤銷2017年9月對鄧某減刑七個月的刑事裁定,對鄧某減去七個月的刑期不計入已經執行的刑期,重新計算刑期。2019年12月30日,法院、檢察院和監獄三家聯合制定了辦理罪犯減刑、假釋考核工作規定,明確了減刑、假釋活動中的各項制度,規范了執法辦案,有力維護和強化了刑事執行檢察的權威,實現了通過個案辦理促進制度完善的良好監督效果。

第三章 監獄管理局審核提請減刑、假釋建議的程序

第十六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局刑罰執行部門收到監獄報送的提請減刑、假釋建議的材料后,應當進行審查。審查中發現監獄報送的材料不齊全或者有疑義的,應當通知監獄補充有關材料或者作出說明。審查無誤后,應當出具審查意見,報請分管副局長召集評審委員會進行審核。

第十七條 監獄管理局分管副局長主持完成審核后,應當將審核意見報請局長審定;分管副局長認為案件重大或者有其他特殊情況的,可以建議召開局長辦公會議審議決定。

監獄管理局審核同意對罪犯提請減刑、假釋的,由局長在《罪犯減刑(假釋)審核表》上簽署意見,加蓋監獄管理局公章。

要點提示

第十六條、第十七條主要規定了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犯罪的減刑,被判處無期徒刑罪犯的減刑、假釋審核的程序、內容及有關規范性要求。

第四章 附則

第十八條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減刑、假釋案件的,監獄應當派員參加庭審,宣讀提請減刑、假釋建議書并說明理由,配合法庭核實相關情況。

第十九條 分監區、直屬分監區或者未設分監區的監區人民警察集體研究會議、監區長辦公會議、監獄評審委員會會議、監獄長辦公會議、監獄管理局評審委員會會議、監獄管理局局長辦公會議的記錄和本規定第十五條所列的材料,應當存入檔案并永久保存。

第二十條 違反法律規定和本規定提請減刑、假釋,涉嫌違紀的,依照有關處分規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關聯規定

20-1.《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自2019年12月30日起施行,高檢發釋字〔2019〕4號)

第六百二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判決、裁定和決定的執行工作以及監獄、看守所等的監管執法活動實行法律監督。

第六百二十二條 人民檢察院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對監獄、看守所等場所采取巡回檢察、派駐檢察等方式進行監督。

第六百二十三條 人民檢察院對監獄、看守所等場所進行監督,除可以采取本規則第五百五十一條規定的調查核實措施外,還可以采取實地查看禁閉室、會見室、監區、監舍等有關場所,列席監獄、看守所有關會議,與有關監管民警進行談話,召開座談會,開展問卷調查等方式。

第六百二十四條 人民檢察院對刑罰執行和監管執法活動實行監督,可以根據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發現執法瑕疵、安全隱患,或者違法情節輕微的,口頭提出糾正意見,并記錄在案;

(二)發現嚴重違法,發生重大事故,或者口頭提出糾正意見后七日以內未予糾正的,書面提出糾正意見;

(三)發現存在可能導致執法不公問題,或者存在重大監管漏洞、重大安全隱患、重大事故風險等問題的,提出檢察建議。

對于在巡回檢察中發現的前款規定的問題、線索的整改落實情況,通過巡回檢察進行督導。

20-2.《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規定》(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高檢發監字〔2014〕8號)

第二條 人民檢察院依法對減刑、假釋案件的提請、審理、裁定等活動是否合法實行法律監督。

第二十三條 人民檢察院收到控告、舉報或者發現司法工作人員在辦理減刑、假釋案件中涉嫌違法的,應當依法進行調查,并根據情況,向有關單位提出糾正違法意見,建議更換辦案人,或者建議予以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監獄辦理職務犯罪罪犯減刑、假釋案件,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報請備案審查。

第二十二條 本規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1]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廳主編:《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九批指導性案例適用指引》,中國檢察出版社2020年版,第151頁。

[2] 《最高法院發布嚴格規范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典型案例》,載最高人民法院官網2015年7月29日,http://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15086.html,最后訪問時間:2021年2月5日。

[3]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廳主編:《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九批指導性案例適用指引》,中國檢察出版社2020年版,第63頁。

[4]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廳主編:《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九批指導性案例適用指引》,中國檢察出版社2020年版,第76頁。

[5]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廳主編:《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九批指導性案例適用指引》,中國檢察出版社2020年版,第16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旗县| 莎车县| 什邡市| 海兴县| 宝应县| 张北县| 宁都县| 平泉县| 朝阳区| 武强县| 油尖旺区| 繁峙县| 博乐市| 榕江县| 通城县| 文安县| 鹤山市| 永和县| 凤凰县| 昌平区| 五河县| 珲春市| 昌平区| 江山市| 罗甸县| 开鲁县| 龙门县| 德江县| 彭阳县| 延寿县| 辽宁省| 确山县| 岳阳县| 江门市| 中方县| 万盛区| 上饶县| 虞城县| 弋阳县| 紫云| 岚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