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管制

第三十八條 管制的期限與執行機關

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5]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6]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7]

部門規章及文件

《社區矯正法實施辦法》(2020年6月18日 司發通〔2020〕59號)

第1條 為了推進和規范社區矯正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等有關法律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4條 司法行政機關依法履行以下職責:

(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社區矯正工作;

(二)對本行政區域內設置和撤銷社區矯正機構提出意見;

(三)擬定社區矯正工作發展規劃和管理制度,監督檢查社區矯正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執行情況;

(四)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工作;

(五)指導支持社區矯正機構提高信息化水平;

(六)對在社區矯正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七)協調推進高素質社區矯正工作隊伍建設;

(八)其他依法應當履行的職責。

第5條 人民法院依法履行以下職責:

(一)擬判處管制、宣告緩刑、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可以委托社區矯正機構或者有關社會組織對被告人或者罪犯的社會危險性和對所居住社區的影響,進行調查評估,提出意見,供決定社區矯正時參考;

(二)對執行機關報請假釋的,審查執行機關移送的罪犯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影響的調查評估意見;

(三)核實并確定社區矯正執行地;

(四)對被告人或者罪犯依法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決定暫予監外執行;

(五)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教育,及時通知并送達法律文書;

(六)對符合撤銷緩刑、撤銷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收監執行條件的社區矯正對象,作出判決、裁定和決定;

(七)對社區矯正機構提請逮捕的,及時作出是否逮捕的決定;

(八)根據社區矯正機構提出的減刑建議作出裁定;

(九)其他依法應當履行的職責。

第6條 人民檢察院依法履行以下職責:

(一)對社區矯正決定機關、社區矯正機構或者有關社會組織的調查評估活動實行法律監督;

(二)對社區矯正決定機關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決定或者批準暫予監外執行活動實行法律監督;

(三)對社區矯正法律文書及社區矯正對象交付執行活動實行法律監督;

(四)對監督管理、教育幫扶社區矯正對象的活動實行法律監督;

(五)對變更刑事執行、解除矯正和終止矯正的活動實行法律監督;

(六)受理申訴、控告和舉報,維護社區矯正對象的合法權益;

(七)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對社區矯正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可以立案偵查直接受理的案件;

(八)其他依法應當履行的職責。

第7條 公安機關依法履行以下職責:

(一)對看守所留所服刑罪犯擬暫予監外執行的,可以委托開展調查評估;

(二)對看守所留所服刑罪犯擬暫予監外執行的,核實并確定社區矯正執行地;對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批準暫予監外執行;對符合收監執行條件的,作出收監執行的決定;

(三)對看守所留所服刑罪犯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進行教育,及時通知并送達法律文書;依法將社區矯正對象交付執行;

(四)對社區矯正對象予以治安管理處罰;到場處置經社區矯正機構制止無效,正在實施違反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等違法行為的社區矯正對象;協助社區矯正機構處置突發事件;

(五)協助社區矯正機構查找失去聯系的社區矯正對象;執行人民法院作出的逮捕決定;被裁定撤銷緩刑、撤銷假釋和被決定收監執行的社區矯正對象逃跑的,予以追捕;

(六)對裁定撤銷緩刑、撤銷假釋,或者對人民法院、公安機關決定暫予監外執行收監的社區矯正對象,送交看守所或者監獄執行;

(七)執行限制社區矯正對象出境的措施;

(八)其他依法應當履行的職責。

第8條 監獄管理機關以及監獄依法履行以下職責:

(一)對監獄關押罪犯擬提請假釋的,應當委托進行調查評估;對監獄關押罪犯擬暫予監外執行的,可以委托進行調查評估;

(二)對監獄關押罪犯擬暫予監外執行的,依法核實并確定社區矯正執行地;對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監獄管理機關作出暫予監外執行決定;

(三)對監獄關押罪犯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進行教育,及時通知并送達法律文書;依法將社區矯正對象交付執行;

(四)監獄管理機關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決定收監執行的,原服刑或者接收其檔案的監獄應當立即將罪犯收監執行;

(五)其他依法應當履行的職責。

第9條 社區矯正機構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的,負責社區矯正工作具體實施的執行機關。社區矯正機構依法履行以下職責:

(一)接受委托進行調查評估,提出評估意見;

(二)接收社區矯正對象,核對法律文書、核實身份、辦理接收登記,建立檔案;

(三)組織入矯和解矯宣告,辦理入矯和解矯手續;

(四)建立矯正小組、組織矯正小組開展工作,制定和落實矯正方案;

(五)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監督管理,實施考核獎懲;審批會客、外出、變更執行地等事項;了解掌握社區矯正對象的活動情況和行為表現;組織查找失去聯系的社區矯正對象,查找后依情形作出處理;

(六)提出治安管理處罰建議,提出減刑、撤銷緩刑、撤銷假釋、收監執行等變更刑事執行建議,依法提請逮捕;

(七)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教育幫扶,開展法治道德等教育,協調有關方面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指導,組織公益活動等事項;

(八)向有關機關通報社區矯正對象情況,送達法律文書;

(九)對社區矯正工作人員開展管理、監督、培訓,落實職業保障;

(十)其他依法應當履行的職責。

設置和撤銷社區矯正機構,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提出意見,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審批。社區矯正日常工作由縣級社區矯正機構具體承擔;未設置縣級社區矯正機構的,由上一級社區矯正機構具體承擔。省、市兩級社區矯正機構主要負責監督指導、跨區域執法的組織協調以及與同級社區矯正決定機關對接的案件辦理工作。

第三十九條 被管制罪犯的義務與權利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三)按照執行機關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四)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五)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執行機關批準。

對于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

第四十條 管制期滿解除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滿,執行機關應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單位或者居住地的群眾宣布解除管制。

第四十一條 管制刑期的計算和折抵

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桥区| 和平区| 慈利县| 阳曲县| 鄄城县| 纳雍县| 伊宁市| 蕲春县| 冀州市| 县级市| 林甸县| 樟树市| 石渠县| 牙克石市| 凤凰县| 南木林县| 肃南| 包头市| 鞍山市| 民丰县| 洛南县| 越西县| 喀喇| 论坛| 石棉县| 仁化县| 泸西县| 旬阳县| 化州市| 昌黎县| 鄯善县| 岑巩县| 闽清县| 女性| 崇仁县| 大竹县| 赣榆县| 甘德县| 双流县| 离岛区| 安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