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安全生產法看圖一點通(案例插圖版)作者名: 馮美華本章字數: 1070字更新時間: 2022-07-28 11:04:37
17.生產企業需要定期對安全設備進行維修和養護嗎?
案例背景
某食品廠長期加工調味品,日常加工中使用到大型蒸汽鍋爐。因忙于生產訂單,食品廠經常忘記對安全設備進行檢查、維修和養護。某一天,蒸汽鍋爐出現了故障,鍋爐發生蒸汽泄漏并傷及車間中的多名員工。事后進行檢查,發現是鍋爐的安全閥出現了故障導致的。受傷的員工找到食品廠負責人,認為是工廠疏于定期安全檢查而導致了本次事故。食品廠負責人認為安全設備有自身質保期,廠里沒有經常養護的義務。那么,該廠有義務定期對安全設備進行檢查和養護嗎?
學法有疑
生產企業需要定期對安全設備進行養護、維修嗎?
法律講堂
根據《安全生產法》第36條第1款和第2款的規定,安全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和報廢,應當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并定期檢測,保證正常運轉。維護、保養、檢測應當作好記錄,并由有關人員簽字。如果生產經營單位沒有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的維護、保養,并定期檢測,有關單位有權依據該法第99條的規定對生產經營單位進行處罰,包括責令限期改正、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罰款;構成犯罪的,還要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本案中,某食品廠沒有定期對安全設備進行養護及檢查,導致蒸汽鍋爐在使用過程中發生蒸汽泄漏,致使工人受傷。按照規定,該食品廠應當受到有關部門的處罰,同時也要及時修理安全設備,以便正常工作。
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三十六條 安全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和報廢,應當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并定期檢測,保證正常運轉。維護、保養、檢測應當作好記錄,并由有關人員簽字。
生產經營單位不得關閉、破壞直接關系生產安全的監控、報警、防護、救生設備、設施,或者篡改、隱瞞、銷毀其相關數據、信息。
餐飲等行業的生產經營單位使用燃氣的,應當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
第九十九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
(三)未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測的;
……
一句話說法
由于安全設備關系著生產經營單位能否安全生產,因此生產經營單位有必要經常性地對安全設備相關情況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使其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這是生產經營單位的法定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