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出所功能與國家治理的法治化:基于四個派出所的考察
- 李亮
- 1011字
- 2022-07-28 11:01:19
第一章 當前我國的派出所及其功能
1.1 當前我國的派出所
1.1.1 警察與派出所
“現代警察的職務起源于英國古代的巡捕和更夫。……英國社會中原來維持治安的官吏就是‘治安法官’,他負有近代警察制度中司法和行政的兩種職責,然而愛德華一世在位之時,威斯特敏斯特的法令規定每一小邑選出兩人,這兩個人就是所謂高級巡捕,他們負責一邑的治安之責;至于負每一鄉每一鎮治安之責的,則稱為低級巡捕。”[1]100多年前的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教授約翰·列維斯·齊林(John Lewis Gillin)曾經對現代警察的起源作出這樣的考證。日本的松井茂認為:“警察,初與軍隊混同,次與司法混同,最后始屬于內務省,其沿革各國皆同。”[2]
馬克思主義的警察學說認為,警察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是隨著國家的產生而出現的,“警察和國家一樣古老”。[3]
《周禮》中記載的司稽,秦朝的中尉,漢代的執金吾,唐代的金吾衛,宋代的巡檢司,遼金元的警巡使,明代的廠衛和五城兵馬指揮司,清代的步軍統領可謂“有警察之實而無警察之名”[4]。近代警察制度最早在英國建立。1829年內政大臣羅伯特·比爾提出《倫敦警察法》,建立了大倫敦警察系統。[5]此后,美、德、奧、意、日等國紛紛仿效建立了各自的近代警察制度。
中國近代警察制度是在外國警察制度尤其是日本警察制度的影響和中國封建治安機構的基礎上建立的。我國最早的近代警察是1898年湖南巡撫陳寶箴在長沙建立的湖南保衛局,“百日維新”失敗后,被朝廷明令裁撤。但此后不久,清政府決定在全國設立警察機構。[6]1905年,清政府為統一全國警察管理,在朝廷設立巡警部。1909年,清政府為“強化治安”,維持其反動統治,按照日本及西方的模式,在原巡警分廳基礎上,將當時京師內外城區劃為若干段,每段設一警察派出所。同時,在若干交通要道處設置派出所。[7]派出所的主要任務是管理當地社會治安,鎮壓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爭,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清朝末年建立的警察派出所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警察基層機構,其名稱為后來的政府所沿用。
中國共產黨在奪取全國政權以前,設立了保衛黨的安全的保衛組織,也有根據地革命政權的公安機關。人民公安機關派出所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人民公安機關發展史。
1939年陜甘寧邊區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在政府機構中設公安局。邊區政府設公安總局,行公署設公安局,專署設公安督察專員,縣設公安,在一些城鎮設公安派出所。其任務是維護社會治安,管理戶口,監視、管理特務嫌疑分子和犯罪嫌疑分子;偵破刑事案件,維護社會秩序。這是我國在革命根據地時期建立的最早的人民公安機關和基層派出所組織。[8]
- 中央和國家機關基層黨組織黨建活動經費管理辦法 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 中央和國家機關培訓費管理辦法 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2017年版)
- 政府信息資源的圖書館開發利用模式研究
- 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報告2014
- 利用定價緩解交通擁堵的作用機理與政策設計
- 以共同締造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云浮探索
- 北京社區公共服務建設研究
- 市民化還是屬地化:失地農民身份認同的建構
- 優勢城市:城鎮化浪潮中的突圍
- 中國戶籍制度的深入解析:現狀、影響與改革路徑
- 中國當代人權觀念及其精神
- 中國危機管理報告(2014)
- 流動公共服務:中國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研究
- 行政管理
- 基于典型案例的重特大突發事件現場管理研究
- 智慧政府之路: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架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