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立法法

(一)判斷題

1.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改革發展的需要,決定就行政管理等領域的特定事項授權在一定期限內在部分地方暫時調整或者暫時停止適用法律的部分規定。( )

4.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在交付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對該法律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

5.法律解釋草案表決稿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由國家主席發布主席令予以公布。( )

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

7.涉及兩個以上國務院部門職權范圍的事項,應當提請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 )

8.沒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依據,地方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 )

9.地方政府規章簽署公布后,及時在本級人民政府公報和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以及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載。( )

10.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于規章,部門規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規章。( )

(二)單項選擇題

1.法律解釋權屬于哪一機關?(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

D.最高人民法院

2.關于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下列哪一說法是不正確的?( )

A.不得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

B.規定的事項限于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

C.須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后施行

D.對報請批準的地方性法規,不與上位法相抵觸的,審批機關應當在4個月內予以批準

3.關于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下列哪一項是錯誤的?( )

A.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B.行政法規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規、規章

C.部門規章的效力高于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D.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于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4.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應如何適用?( )

A.適用新的一般規定 B.適用舊的特別規定

C.由全國人大裁決 D.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

5.關于規范性文件的審查,下列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

A.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可以對報送備案的規范性文件進行主動審查

B.中央國家機關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抵觸的,均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要求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在審查、研究中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抵觸的,可以向制定機關提出書面審查意見、研究意見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可以將審查、研究情況向社會公開

6.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立法,下列哪一項說法是不正確的?( )

A.授權決定應當明確授權的目的、事項、范圍、期限以及被授權機關實施授權決定應當遵循的原則等

B.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10年,但是授權決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C.被授權機關應當在授權期限屆滿的6個月以前,向授權機關報告授權決定實施的情況,并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關法律的意見

D.被授權機關不得將被授予的權力轉授給其他機關

7.下列哪一機關可以根據改革發展的需要,決定就行政管理等領域的特定事項授權在一定期限內在部分地方暫時調整或者暫時停止適用法律的部分規定?( )

A.國務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國家主席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三)多項選擇題

1.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的主體有:(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B.國務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30名以上的代表

2.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的主體有:( )

A.委員長會議

B.中央軍事委員會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

D.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10人以上

3.關于法律的公布,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

A.由國家主席發布主席令公布

B.主席令應當載明該法律的制定機關、通過和施行日期

C.法律簽署公布后,及時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和中國人大網以及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載

D.在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公報和中國人大網刊登的法律文本為標準文本

4.下列哪些機關有權制定規章?( )

A.國務院各部、委員會 B.中國人民銀行

C.最高人民檢察院 D.審計署

5.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應當如何處理?( )

A.由國務院裁決

B.由國務院提出意見

C.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

D.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

6.關于改變或者撤銷的權限,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不適當的法律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

C.國務院有權改變或者撤銷不適當的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

D.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本級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適當的規章

7.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報哪些機關備案?( )

A.國務院

B.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C.省、自治區人民政府

D.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

8.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由有關機關依法予以改變或者撤銷?( )

A.違背法定程序的

B.下位法違反上位法規定的

C.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經裁決應當改變或者撤銷一方的規定的

D.規章的規定被認為不適當,應當予以改變或者撤銷的

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其中的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但是( )等事項除外。

A.犯罪和刑罰

B.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C.司法制度

D.稅收征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

(四)填空題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簽署_____予以公布。

2.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一般應當經_____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后再交付表決。

3.國務院、_____、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_____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_____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解釋要求。

4.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提出的法律案,在_____前,提案人有權撤回。

5.行政法規簽署公布后,及時在_____和_____以及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載。在_____上刊登的行政法規文本為標準文本。

6.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_____;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_____。

7.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_____裁決。

8.國務院、_____、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_____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抵觸的,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_____,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分送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

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經審查、研究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抵觸而制定機關不予修改的,應當向_____提出予以_____的議案、建議,由_____決定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決定。

10.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作出的屬于審判、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應當自公布之日起_____日內報_____備案。

(五)簡答題

1.簡述只能制定法律的事項。

2.簡述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的主體。

3.簡述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有關機關應當如何處理?

4.簡述國家機關改變或者撤銷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的權限。

5.簡述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的備案規定。

參考答案

(一)判斷題

1.√,解析:《立法法》第4條。

2.×,解析:《立法法》第7條第2款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3.√,解析:《立法法》第13條。

4.×,解析:《立法法》第22條規定,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在交付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應當說明理由,經主席團同意,并向大會報告,對該法律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5.×,解析:《立法法》第49條規定,法律解釋草案表決稿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由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6.√,解析:《立法法》第50條。

7.×,解析:《立法法》第81條規定,涉及兩個以上國務院部門職權范圍的事項,應當提請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或者由國務院有關部門聯合制定規章。

8.√,解析:《立法法》第82條第6款。

9.×,解析:《立法法》第86條第2款規定,地方政府規章簽署公布后,及時在本級人民政府公報和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以及在本行政區域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載。

10.×,解析:《立法法》第89條規定,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于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區域內的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第91條規定,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權限范圍內施行。

(二)單項選擇題

1.B,解析:《立法法》第45條第1款規定,法律解釋權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C,解析:《立法法》第72條第2款規定,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法律對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施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準的地方性法規,應當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不抵觸的,應當在4個月內予以批準。

3.C,解析:《立法法》第88條規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規、規章。第89條規定,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于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區域內的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第90條規定,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權限范圍內施行。

4.D,解析:《立法法》第94條第1款規定,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5.B,解析:根據《立法法》第99條規定,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抵觸的,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要求。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公民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抵觸的,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建議。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可以對報送備案的規范性文件進行主動審查。第100條第1款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在審查、研究中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抵觸的,可以向制定機關提出書面審查意見、研究意見;也可以由法律委員會與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召開聯合審查會議,要求制定機關到會說明情況,再向制定機關提出書面審查意見。制定機關應當在兩個月內研究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見,并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反饋。第101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按照規定要求,將審查、研究情況向提出審查建議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公民反饋,并可以向社會公開。

6.B,解析:解析:《立法法》第10條規定,授權決定應當明確授權的目的、事項、范圍、期限以及被授權機關實施授權決定應當遵循的原則等。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5年,但是授權決定另有規定的除外。被授權機關應當在授權期限屆滿的6個月以前,向授權機關報告授權決定實施的情況,并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關法律的意見;需要繼續授權的,可以提出相關意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定。第12條規定,被授權機關應當嚴格按照授權決定行使被授予的權力。被授權機關不得將被授予的權力轉授給其他機關。

7.D,解析:《立法法》第13條規定。

(三)多項選擇題

1.ABCD,解析:《立法法》第14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第15條第1款規定,一個代表團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聯名,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

2.ABCD,解析:《立法法》第26條規定,委員長會議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如果委員長會議認為法律案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可以建議提案人修改完善后再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第27條規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10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不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應當向常務委員會會議報告或者向提案人說明。

3.ABC,解析:《立法法》第58條規定,簽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載明該法律的制定機關、通過和施行日期。法律簽署公布后,及時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和中國人大網以及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載。在常務委員會公報上刊登的法律文本為標準文本。

4.ABD,解析:《立法法》第80條第1款規定,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權限范圍內,制定規章。

5.BC,解析:《立法法》第95條第1款第2項規定,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6.AC,解析:根據《立法法》第97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無權改變;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本級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適當的規章,無權改變。

7.ABCD,解析:根據《立法法》第98條第4項規定,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

8.ABCD,解析:《立法法》第96條規定。

9.ABC,解析:《立法法》第9條規定。

(四)填空題

1.主席令。(《立法法》第25條)

2.三。(《立法法》第29條第1款)

3.中央軍事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立法法》第46條)

4.列入會議議程。(《立法法》第55條)

5.國務院公報;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國務院公報。(《立法法》第71條)

6.特別規定;新的規定。(《立法法》第92條)

7.國務院。(《立法法》第94條第2款)

8.中央軍事委員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要求。(《立法法》第99條第1款)

9.委員長會議;撤銷;委員長會議。(《立法法》第100條第3款)

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立法法》第104條第2款)

(五)簡答題

1.答:根據《立法法》第8條規定,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1)國家主權的事項;(2)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4)犯罪和刑罰;(5)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6)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征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7)對非國有財產的征收、征用;(8)民事基本制度;(9)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10)訴訟和仲裁制度;(11)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2.答:根據《立法法》第14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第15條第1款規定,一個代表團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聯名,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

3.答:根據《立法法》第95條規定,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由有關機關依照下列規定的權限作出裁決:(1)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2)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3)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4.答:根據《立法法》第97條規定,改變或者撤銷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的權限是:(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不適當的法律,有權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75條第2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有權撤銷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有權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75條第2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3)國務院有權改變或者撤銷不適當的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4)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和批準的不適當的地方性法規;(5)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本級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適當的規章;(6)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有權改變或者撤銷下一級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適當的規章;(7)授權機關有權撤銷被授權機關制定的超越授權范圍或者違背授權目的的法規,必要時可以撤銷授權。

5.答:根據《立法法》第98條規定,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后的30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1)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2)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3)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出變通的情況;(4)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5)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應當報授權決定規定的機關備案;經濟特區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出變通的情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结县| 德格县| 台东市| 邵阳市| 平湖市| 达孜县| 玉龙| 彰化市| 通许县| 广安市| 文水县| 巨鹿县| 宁安市| 抚顺县| 扎兰屯市| 白河县| 萝北县| 富川| 安乡县| 霍林郭勒市| 读书| 旅游| 清苑县| 刚察县| 社旗县| 西青区| 济源市| 兴隆县| 合川市| 方正县| 綦江县| 兴安盟| 日照市| 泰州市| 扎囊县| 五指山市| 大石桥市| 墨江| 安福县| 黄平县| 延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