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刑法
(一)判斷題
1.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
2.單位犯罪的,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沒有另行規定的,應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
3.沒收財產以前犯罪分子所負的所有債務,需要以沒收的財產償還的,經債權人請求,應當償還。( )
4.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受賄罪定罪處罰。( )
5.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擅自發行股票或者公司、企業債券,數額巨大、后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非法募集資金金額1%以上5%以下罰金。( )
(二)單項選擇題
1.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 )處罰。
A.本人所犯的全部罪行
B.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
C.其所參與的全部犯罪
D.其所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
2.因利用職業便利實施犯罪,或者實施違背職業要求的特定義務的犯罪被判處刑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和預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從事相關職業,期限為( )。
A.3個月至6個月
B.6個月至1年
C.1年至3年
D.3年至5年
3.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巨大的,處( )。
A.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B.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
C.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D.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4.以下不屬于貸款詐騙罪的情形的是:( )
A.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
B.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
C.使用作廢的信用證
D.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
5.以下不屬于非法經營罪規定的非法經營行為的是:( )
A.強買強賣商品
B.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
C.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
D.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
(三)多項選擇題
1.公司、( )、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A.企業
B.事業單位
C.機關
D.個體工商戶
2.犯罪分子有( )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A.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
B.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
C.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
D.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的
3.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背對公司的忠實義務,利用職務便利,操縱上市公司從事下列哪些行為之一,構成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
A.無償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提供資金、商品、服務或者其他資產
B.無正當理由放棄債權、承擔債務
C.為明顯不具有清償能力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擔保,或者無正當理由為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提供擔保
D.向明顯不具有清償能力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資金、商品、服務或者其他資產
4.單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 )。
A.對單位判處罰金
B.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C.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D.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5.下列哪些情形之一,構成票據詐騙罪:( )
A.明知是偽造、變造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B.明知是作廢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C.冒用他人的匯票、本票、支票的
D.騙取信用證的
(四)填空題
1.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____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公司、企業通過____、____或者以其他方法轉移、處分財產,實施虛假破產,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____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
3.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____、信用證、____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____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4.以假報出口或者其他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騙取稅款____倍以上____倍以下罰金。
5.廣告主、____、廣告發布者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情節嚴重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____,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五)簡答題
簡述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法律責任。
參考答案
(一)判斷題
1.√,解析:根據《刑法》第4條規定。
2.√,解析:根據《刑法》第31條規定。
3.×,解析:根據《刑法》第60條規定,以沒收的財產償還債務沒收財產以前犯罪分子所負的正當債務,需要以沒收的財產償還的,經債權人請求,應當償還。
4.√,解析:根據《刑法》第163條第3款規定。
5.√,解析:根據《刑法》第179條第1款規定。
(二)單項選擇題
1.B,解析:根據《刑法》第26條規定,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對于第3款規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據此,B項正確。
2.D,解析:根據《刑法》第37條之一第1款規定,因利用職業便利實施犯罪,或者實施違背職業要求的特定義務的犯罪被判處刑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和預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從事相關職業,期限為3年至5年。據此,D項正確。
3.D,解析:根據《刑法》第163條第1款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兩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385條、第386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據此,D項正確。
4.C,解析:根據《刑法》第193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1)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2)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3)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4)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5)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據此,C項當選。
5.A,解析:根據《刑法》第225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1)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2)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的;(3)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4)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據此,A項當選。
(三)多項選擇題
1.ABC,解析:根據《刑法》第30條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據此,A、B、C項正確。
2.CD,解析:根據《刑法》第68條規定,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據此,A、B項為自首而非立功,C、D項正確。
3.ABCD,解析:根據《刑法》第169條之一規定,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背對公司的忠實義務,利用職務便利,操縱上市公司從事下列行為之一,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1)無償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提供資金、商品、服務或者其他資產的;(2)以明顯不公平的條件,提供或者接受資金、商品、服務或者其他資產的;(3)向明顯不具有清償能力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資金、商品、服務或者其他資產的;(4)為明顯不具有清償能力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擔保,或者無正當理由為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提供擔保的;(5)無正當理由放棄債權、承擔債務的;(6)采用其他方式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指使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實施前款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犯前款罪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是單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1款的規定處罰。據此,A、B、C、D項正確。
4.ABC,解析:根據《刑法》第176條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在提起公訴前積極退贓退賠,減少損害結果發生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據此,A、B、C項正確。
5.ABC,解析:根據《刑法》第1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1)明知是偽造、變造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2)明知是作廢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3)冒用他人的匯票、本票、支票的;(4)簽發空頭支票或者與其預留印鑒不符的支票,騙取財物的;(5)匯票、本票的出票人簽發無資金保證的匯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時作虛假記載,騙取財物的。使用偽造、變造的委托收款憑證、匯款憑證、銀行存單等其他銀行結算憑證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據此,A、B、C項正確。
(四)填空題
1.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刑法》第23條)
2.隱匿財產;承擔虛構的債務;5。(《刑法》第162條之二)
3.票據承兌;保函;3。(《刑法》第175條之一第1款)
4.1;5。(《刑法》第204條第1款)
5.廣告經營者;拘役。(《刑法》第222條)
(五)簡答題
答:根據《刑法》第140條規定,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其法律責任如下:
(1)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
(2)銷售金額2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
(3)銷售金額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
(4)銷售金額200萬元以上的,處15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