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爭議實務案例解析與要點剖析
- 欒居滬
- 1528字
- 2022-07-27 17:49:52
案例一 因嫖娼被拘留,用人單位不能以曠工為由解除勞動合同
案情簡介
2011年4月22日,鄭某到某公司工作。2014年6月20日,雙方續簽自2014年7月1日起至2017年6月30日止的勞動合同。
2011年4月20日,鄭某簽收公司的《員工守則》《關于違規、違紀行為的處理規定》等公司文件。2015年1月23日,鄭某因涉嫌嫖娼,被公安機關傳喚到派出所。同日,公安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對鄭某行政拘留10日。2015年2月5日,因“鄭某于2015年1月26日至2月2日無故曠工6個工作日,嚴重影響公司生產運營及熱處理程序的生產計劃安排,導致部分產品生產效率下降”,公司主管、人力資源部經理、工會主席均同意對鄭某作出解除勞動合同處理。2015年2月4日,公司參照《關于違規、違紀行為的處理規定》及《員工守則》“連續曠工三天或以上或年內曠工累計五天以上者,解除其勞動合同”的規定,以鄭某嚴重違反公司的規章制度、無故曠工累計6天為由,作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2015年2月5日,鄭某收到該通知書。2015年2月27日,鄭某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請求裁決公司支付賠償金4萬元。
法律程序歷程
(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駁回鄭某的仲裁請求
2015年4月7日,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駁回鄭某的請求。
鄭某不服該裁決,訴至一審法院。鄭某主張2015年1月23日至2月2日自己并非故意曠工,而是被公安機關限制了人身自由無法上班。鄭某稱,被派出所帶走時,是公司人事部工作人員王某發短信通知鄭某到單位辦公室開會的。鄭某稱,在被拘留期間自己曾用拘留所工作人員的手機給公司主管打電話請假。鄭某提交通話詳單,該通話詳單記載“2015年1月26日10時19分,本地主叫135××××0537,通話時間3分58秒,1月26日10時36分,本地主叫135××××0537,通話時間2分42秒”。
(二)一審法院:嫖娼被拘留不能上班不屬曠工
一審法院認為,鄭某因嫖娼被公安機關從公司直接帶走,鄭某在拘留期間曾給公司工作人員打過電話,因此,公司在解除與鄭某的勞動合同時應當給鄭某申辯的機會,且鄭某因違法行為被限制人身自由并不屬于無故曠工,因此,公司以曠工為由解除與鄭某的勞動合同不合法,應當向鄭某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鄭某于2011年4月22日到公司工作,至2015年2月5日被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為4萬元。
公司上訴稱:鄭某因違法被拘留,構成曠工,公司的解雇行為合法。公司認為一審法院要求公司應當給鄭某申辯的機會沒有法律依據。無證據證明鄭某曾在拘留期間給單位工作人員打過電話。無證據證明公司知道鄭某被拘留的事實。鄭某系因違法被拘留,構成曠工,違反了公司的規章制度。
(三)二審法院:鄭某未能到公司上班系因被公安機關限制人身自由,并不屬于無故曠工
二審法院認為,本案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問題是:公司解除與鄭某的勞動合同是否違法解除。對此,本院認為,首先,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鄭某系被公安機關行政處罰,不符合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情形。其次,鄭某于2015年1月23日從公司被公安機關帶走,因而至2015年2月2日未能到公司上班。公司欲以曠工為由對鄭某作出處理,理應對鄭某為何被公安機關帶走以及為何未上班進行核實。即使公司當時無法核實,也應當在鄭某于2015年2月5日簽收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時,向鄭某了解并核實相關情況,給鄭某申辯的機會。本案中,鄭某未能到公司上班系因被公安機關限制人身自由,并不屬于無故曠工,而公司未了解核實相關情況、未給鄭某申辯的機會,即以曠工為由解除了與鄭某的勞動合同,依據不足。因此,公司解除與鄭某的勞動合同屬違法解除,一審法院判令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
案例取自山東省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魯02民終1958號民事判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