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十四 新政
- 白鹿仙緣
- 火紅的朱雀
- 3530字
- 2024-10-05 13:25:13
“糟了,老爺回來了!”
“怎么辦,這可怎么辦啊?”
“夫人還在內院那邊照顧小姐,少爺這邊貪玩成性,又不肯練字,完了完了,今天咱們幾個肯定得挨一頓鞭子了……”
幾個丫鬟家丁,惴惴不安的嚷叫著。
回頭望去,卻見另一邊,張老爺與王管家一行人,已然進了府院。
“老爺!”
見狀,幾人頓時齊刷刷的跪地請安。
“起來吧!”
張凡擺了擺手,示意幾人起身。
可令人不意外的是,跪著的幾人,卻壓根兒不敢抬頭。
“咦?”
張凡眼神輕瞟,心中嗔怪道:“這是作何?難道還有什么貓膩?”
張凡在心中猜測著。
倒是一旁的王管家,十分會事,見幾人長跪不起,當即喝問道:“你們這幾個奴才,又生了何事?老爺在此,還不快快如實道來?”
聽到王管家開口,幾人頓時被嚇得連連磕頭。之后,更是一五一十的交代了剛剛所發生的事。
聽完幾人的講述,王管事走上前去,直接氣不打一處來的怒斥道:“哼,要你們看著點少爺,這點小事都辦不好,蠢貨,飯桶……”
而被喝斥的幾人,嚇得大氣都不敢多出,只得任由王管家對他們責難。
看著幾人一臉無辜的模樣,張凡擺了擺手,示意作罷。
“算了,誠兒,相安無事便好!”
見老爺都已經發了話,王管家的也不好再繼續為難他們幾人。
于是,只能冷冷的怒道:“你們幾個奴才,還不過來謝謝老爺!”
聽到這話,幾人頓時松了口氣,并連忙叩首跪謝道。
“多謝老爺開恩!”
……
內院花園里。
一群年歲較小的丫鬟,此刻,正陪在剛滿兩歲,還在蹣跚走步的女童邊,教她識花學步。
“小姐,這是桂花!”
隨著丫鬟的指點,頭上扎著一對小辮,大眼汪汪的小女童,踉蹌著碎步,走到了桂花樹下,然后牙牙學語,口齒不清的念叨了起來。
“咿呀,這是……桂花!”
聽著小女童含糊不清的吐詞,眾丫鬟們紛紛捂嘴偷笑道:“小姐,真棒!”
聽著大家的鼓勵,小家伙也是激動地連拍小手,在嘴里不停地嚷嚷著。
“桂花……桂花……”
激動之余,還不忘回頭沖著身后搖椅上,正在翻閱賬本的母親,興奮地嘟嚷道:“娘親,這……桂花!”
說著,小家伙伸出小手,指了指身后的桂花樹。
見小家伙在呼喚她,美婦人緩緩地放下了手中的賬本,而后眉眼似月一般,笑顏道:“對對對,是桂花,悅兒真乖!”
聽到娘親的鼓勵,小家伙也沒心沒肺的大笑了起來,并一邊笑,一邊不停地在嘴里重復著她剛剛學到的新詞。
“桂花……桂花……”
就在眾人陪小家伙嬉鬧之際,院外,卻突然傳來了一道高呼聲。
“報,老爺回來了!”
聽到傳喚聲,眾人頓時紛紛側目而望。
只見張凡正帶著王管家的一行人,正朝著這邊匆匆走來。
“相公!”
“爹爹!”
“給老爺請安!”
眾人異口同聲,目光紛紛落在了張凡的身上。
走至人群中,張凡滿心歡喜的抱起了地上,踱著碎步朝著他一路奔來的小不點。
“爹爹,爹爹……”
被抱起的小家伙,甩開頭上的小辮,一頭扎進了張凡的懷里。
感受懷中這份難得骨肉溫情,張凡勞累了的倦怠感,也在此刻如冰雪消融般,漸漸地褪去。
回頭看著朝著這邊的走來的美婦人,張凡聲色親昵的說了聲:“娘子,辛苦了!”
聽著這有些過分親昵的聲音,美夫人的臉上不禁露出幾分唯有女兒家才能一見的淡淡紅暈。
接著,垂首低眉,聲如細水般輕輕地回了句:“相公,妾身不辛苦……”
望著面含羞色的娘子,張凡緩步走上前去,然后伸出手臂,直接將其給輕輕地攬入了懷中。
而經此一遭,她的臉色也更加羞紅了。
淡淡紅暈,直垂耳根。
看著眼前這一幕,院子里的丫鬟和家丁們,趕忙緊張地低下了頭,予以回避。
就連身為周家“兩朝元老”的王管家,也十分有眼力勁兒的轉過了身去,左顧右盼,四下張望。
許久后,見二人還未分開,王管家趕緊使了使眼色,示意眾人都先行退下。
待眾人紛紛退去,一家三口正值其樂融融之時,一道突兀的聲音,忽然傳來,打破了眼前的美好。
“爹爹,還有我呢!”
回頭望去,先前調皮玩鬧,不知跑到哪里去的小兒,也一路小跑,湊了過來。
“對對對,還有你……”
張凡笑著松開了松開攬住娘子的手臂,然后將這個調皮搗蛋的小鬼,給抱在了懷中。
而身旁的美婦人,則是癡癡地望著的這一切,少許蓮步輕移,而后悄然倚在了張凡的肩頭。
看著依靠在自己身上的娘子,張凡不禁啞然失笑,想起了昔年的一些往事。
記得在成婚前,張大牛曾告訴他,這周大小姐的相貌,長的磕磣了些,但人夠賢惠,讓他萬萬不能錯過。
現在看來,那些市井之言,倒也不能全信。
如今自己兒女雙全,頤享人倫之樂,人生一世,夫復何求?
成仙?長生?
就算長生不死,又能如何?
與其去追尋那遙不可及的一點星芒,為何不靜下心來,享受這般世間的美好呢?
安安心心做他的大老爺,難道不比辛苦成仙來的自在?
張凡仰頭看著天空,想著近些年自己腦中,時常浮現出的這些陌生詞匯,似乎若有所思。
……
秋收的日子又到了,田間地頭忙成了一片。
地里的長工們,見張凡前來巡查,隨即紛紛上前予以問候。
“張老爺好!”
“見過張老爺!”
“張老爺來嘍!”
對于這位不擺“地主老爺”架子,且性情隨和的張老爺,眾人自然是放得開的,也樂見他的到來。
看著眾人熱情的問候,張凡笑著一一揮手,回以謝意。
記得以前,在這些人的眼里,他張凡,不過是一個天降好運,吃上周家軟飯的小白臉。
可后來,因為發生了一些變故,方才讓他們對張凡的印象有了改觀。
那年,周老爺染上了風寒,臥床不起,周大小姐又逢身懷二甲,分身乏力。
整個周家上下,因為沒了主心骨,很快便生出了一些岔子。
見到周家生亂,定安縣常年被周家壓上一頭的其他幾家大戶,頓時就打起了歪心思。
這些人在暗中頻頻使壞,借此收買周家管轄內的一些田產。
眼看著周家內憂外患,百年的基業只在危在旦夕之間,不少周家的人,都開始坐不住了。
這些人各地爭相奔走,希望能夠挽大廈于將傾。
可惜,周家歷來已久,樹大招風。此舉非但沒有尋求到任何幫助,反而還引來了不少人在背后落井下石。
一時間,周家上下,人人自危。
連不少嫡系子弟,都生出了絕望的情緒。
可就在危難時刻,張凡果斷的站了出來,并借以周大小姐的身份,扛起了周家的這桿大旗。
起初,眾人也不看好這位泥腿子出身的放牛娃。
畢竟,過去的他,不過一個放牛的,能有什么本事?
周家上下,這么多人都搞不定的事,他一個小小的放牛娃,又能知道些什么?
可路遙知馬力。
隨著張凡一系列有條有理,且十分新穎的舉措推行開來,周家管轄內的一切事務,很快便重新回到了正軌。
甚者,更勝從前。
……
“農戶合作社?”
“按勞分配,多勞多得?”
“啥,還有勞動光榮榜?”
最初這些新奇的字眼,在定安縣傳開時,惹得全縣百姓,是茶前飯后議論紛紛。
眾人無一不為這個放牛娃的未來,感到擔憂,甚者,在私下里還會連帶周大小姐給一同貶低。
說她是豬油蒙了心,瞎了眼,才會看上了張凡這泥腿子出生的放牛娃。
而知道這件事的其余幾家大戶,更是笑的嘴都合不攏了。
就好像周家這塊大肥肉,隨時都是他們的下酒菜一般,家家披紅掛彩,鳴放爆竹,予以慶祝。
然而,張凡對這些閑言碎語,卻并不在乎,反倒是有條不紊地繼續推行著他的“新政”。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政”很快便在周家管轄的范圍內大放異彩。
由張凡起手組織的“農戶合作社”,以驚人的速度發展,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便遍布了整個定安縣。
在過去,只能靠著給周家種地拿錢的長工們,如今搖身一變,成了田地的半個主人。
這些長工們,只需在糧食豐收后,付給周家極少一部分“地租糧”,便可享有剩下的全部收成。
告別了過去純純打工人的身份,給自己干活,又怎么可能不去賣力?
而周家,除了賺取部分田租的收益外,還會通“農戶合作社”向這些租了田地的農戶們,出售周莊精心培育的優選“糧種”,深加工多發酵的上好堆肥,以及聯合鐵匠鋪生產各類更輕巧,更實用的新式農具。
如此一來,不僅幫助了農戶們提高生產,而且也為周莊新增了許多創收。
當然,僅靠這些還遠遠不夠。
畢竟種地這種事,很多時候還是靠天吃飯的。
那既然改變不了上天,咱們就自己動手!
于是,在張凡的帶領下,周莊家丁全員出動,于各地大肆招工,并在周莊管轄范圍內的田地里,遍挖溝渠,興修水利。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終于解決了過去,種地只能靠天吃飯的這個難題。
之后,張凡又安排王管家去各地高薪聘請一些經驗豐富的老農,給農戶們講解和普及各類農種經驗,以此來提高農種的效率和糧食的產量。
經過這樣一套組合拳下來,加入合作社的農戶們,糧食那是年年高產。
而周家,也通過這一場變革,穩住了名下的田地,并牢牢地坐穩了定安縣“第一大戶”的這把交椅。
當然了,若要說誰是這場變革中最大的贏家。
那無疑,是田里的這些農戶們了。
在過去,這些人如同周家包衣奴才一般,給周家打工干活。
如今搖身一變,成了田地的“主人”,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了。
這,怎能不讓他們感謝這位張大老爺呢?
盡管張凡曾多次告訴他們,不要叫他張老爺,直接叫他名字就行。
可刻在這些人骨子里的身份尊卑,容不得他們那樣去做。
用他們的話來說,張凡就是天上的星宿老爺下凡,來到世上救苦救難的,豈能容得他們不知天高地厚的去胡言亂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