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歐亞譯叢(第四輯)
  • 余太山 李錦繡主編
  • 1214字
  • 2022-07-22 15:57:06

匈奴與義渠之關系

蒙文通《犬戎東侵考》(文載《禹貢》)一文145認為,戰(zhàn)國時代,秦國西部強盛的義渠戎就是匈奴的前身。蒙文通論文的大要如下:

《秦策》二言:“義渠君之魏,公孫衍謂義渠君曰:‘中國無事于秦,則秦且燒焫獲君之國;中國為有事于秦,則秦且輕使重幣而事君之國也。’義渠君曰:‘謹聞令!’居無何,五國伐秦,秦王因以文繡千匹,好女百人,遺義渠君。義渠君曰:‘此乃公孫衍之所謂也’,因起兵襲秦,大敗秦師于李帛之下。”于《六國表》,五國共擊秦,正在初更之七年,與《西羌傳》合。

《本紀》言:“七年,韓趙魏燕齊帥匈奴共攻秦”,于戰(zhàn)國記匈奴此為最先。《本紀》言匈奴,即《秦策》言義渠事,參互稽之,匈奴即義渠也。146

蒙氏又云:

《匈奴傳》言:“冒頓之強,西并月氏,南并樓煩白羊河南王,復收秦所奪匈奴地,與漢關故河南塞至朝那,膚施。”《正義》:“朝那故城在原州百泉縣,屬安定郡,膚施今延州膚施縣是。”《說文》:“那西夷國,安定有朝那縣。”在今平?jīng)隹h西北。冒頓之前,不聞匈奴秦界在朝那膚施,云故河南塞朝那膚施,惟義渠故塞乃可至是,則北地西河上郡安定,正秦趙魏與義渠錯壤處,故義渠君得至魏也。147

這一“義渠匈奴相同”論,尚有很多的疑問之處。首先,《戰(zhàn)國策》中所見五國欲共同對秦進行攻擊,秦國敗于義渠。這一記載與《史記》所見五國與匈奴擊秦,秦國勝匈奴,兩者并不能夠確證是同一件事。如果說,五國與匈奴共同從東方伐秦,被認為與義渠從西方伐秦是同一件事,那么,這一解釋的可能性是多重的。《后漢書·西羌傳》記載了義渠攻秦以及李帛之戰(zhàn)的勝利,而五國聯(lián)合匈奴伐秦(初更七年)則是在前者之后兩年或三年(初更九年或十年)的事情。此外,蒙氏舉出的第二個理由“朝那膚施”問題,根據(jù)《史記·匈奴傳》的文意,只是指冒頓收復了其父頭曼時代丟失的河套地區(qū),并進一步占據(jù)廣大土地,未必說“朝那膚施”就是“匈奴故地”。

相反,存在著可以指出義渠與匈奴并非一個種族的事例:1.上述《逸周書·王會篇》中,將義渠和匈奴完全作為不同的種族列記。前者向中國獻馬,后者獻犬。2.據(jù)《墨子·節(jié)葬篇》、《列子·湯問篇》,義渠是一個有火葬風俗的種族,而與之相反,據(jù)《史記》與《漢書》的《匈奴傳》記載以及近時考古發(fā)現(xiàn)的匈奴墳墓,可知匈奴是土葬的種族。3.即使到了漢代,義渠的子孫也還是稱為“義渠”,而不稱為“匈奴”。例如《漢書·王侯表》云:

(元鳳三年)張掖太守、屬國都尉發(fā)兵擊(匈奴),大破之,得脫者數(shù)百人。屬國千長義渠王騎士射殺犁汙王,賜黃金二百斤,馬二百匹,因封為犁汙王。屬國都尉郭忠封成安侯。自是后,匈奴不敢入張掖。148

可見義渠與匈奴的區(qū)別是非常明顯的。4.史漢的《匈奴傳》稱秦滅義渠之后,始筑建長城與胡對抗,也可知義渠與胡(匈奴)是不同的。5.漢代賈誼《新書·匈奴篇》,論及趁匈奴衰弱之機彰顯武威時,記載了義渠、東胡諸國頗來降漢149,可知當時義渠是臣服于匈奴的一個種族。根據(jù)上舉這些事例,可知義渠與匈奴原本就是不同的種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莆田市| 苍溪县| 酒泉市| 永川市| 苍梧县| 田东县| 疏附县| 秦皇岛市| 托里县| 南皮县| 巴里| 临夏市| 斗六市| 彩票| 台山市| 嘉祥县| 万全县| 弥勒县| 宜城市| 温州市| 滨海县| 班玛县| 商水县| 德兴市| 吉首市| 彭州市| 柞水县| 历史| 海宁市| 白城市| 益阳市| 云南省| 桐乡市| 嘉定区| 桓台县| 岳西县| 上杭县| 海盐县| 谷城县| 宾阳县| 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