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泰九年十月,當朝太后薨逝了。
同泰帝綽朝十日,哀悼母親。按照禮制,豫王、齊王等成年皇子全都要進宮為太后守喪。在一眾皇子中,揚王跟祖母的關系最親近。他身穿孝服跪在太后靈前,不眠不休,痛哭不止。到了第六天,石坦在又一次大哭之后,竟然暈厥了過去。眾兄弟趕緊抱起石坦,呼喚捶打,又叫來御醫給揚王切脈,忙活了好一陣子,才將石坦喚醒。石坦抓住豫王和齊王的手,流著淚說:“大哥、三哥,眾位兄弟,石坦向來看重親情。想起咱們小時候,皇祖母把我和二位兄長帶在身邊,快樂玩耍的場面歷歷在目,不想,祖母竟然拋下我等西去了。兄弟們也知道,我石坦沒什么本事,也沒有大的志向,只愿長輩平安,兄弟和睦,快快樂樂,了此一生。如今,皇祖母不在了,我心緒煩亂,不愿再擔差事。我想等大喪過后,向父皇請旨,前往滎陽為祖母守陵。”石均和石堅聽兄弟說得真誠,也都掉下了眼淚。石堅撫著石坦的背,說道:“五弟啊,你的孝心兄弟們都看見了。你以往對三哥的情誼,哥哥記著呢。既然你決議要給皇祖母守陵,哥哥一定幫你完成這個心愿。兄弟府上,三哥會經常派人照應,不叫出任何差池。”石均也說:“老五呀,要不是父皇還有要務交給我辦理,兄長就陪著你為太后守陵了。咱這二十幾個兄弟,若論孝心和誠心,誰也比不上老五。今后,大哥對待五弟的兒女會象對待自己的兒女一樣,你就放心好了。”其他兄弟也說了一些安慰的話,才又散開,各自跪回原位。消息傳到同泰帝耳中,同泰帝也很感動。他對白晨說:“世人皆言,皇家親情冷漠。吾兒石坦孝心可嘉,朕心甚慰。你去給揚王傳旨,允許他去滎陽守陵。”他又補充說:“傳旨時,語氣務必親和。傳旨后,替朕安撫安撫這個孩子。等過些日子,朕還有恩賞給他。叫他好生將息身體,不要太過難受。”白晨輕聲回答說:“陛下節哀,奴才這就去宣旨。”
皇太后下葬后,石坦直接留在了祖母的陵山。齊王石堅建議皇帝順便到正在建設的泰陵去看一看。于是,同泰帝便帶著一眾皇族和大臣前去查看自己的皇陵。一看之下,同泰帝大為光火,不但陵區建設進度遲緩,就連所用的材料他也不甚滿意。由于宰相擔任山陵使是當時的通例,所以王克明難辭其咎,很快便成為了眾大臣彈劾的對象。這次,同泰帝沒有再包容王克明,回京后即下旨將其攆出了汴梁,改任云貴節度使。與此同時,同泰帝升任原嶺南宣慰使趙松壽為宰相,升任原疏密使劉睿為副宰相,升任原樞密副使周亮為樞密使。
對于這樣的安排,副宰相馮體仁非常失落。他郁郁寡歡地坐上大轎,準備回府。天陰沉沉的,刺骨的北風卷過街市,驅趕著行色匆匆的路人。剛到文昌街,突然有個小太監跑來向馮體仁宣諭,說靜福公主召見。馮體仁急忙命令轉道前往公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