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找到婦人
- 奶團三歲半:小竹子精她甜翻啦
- 朝來晚秋
- 2017字
- 2022-09-12 21:44:48
金鑲玉跟著太醫張安來到街道了,除了他們兩個之外,還跟來了兩位太醫,其中一位是張安的學生。
張安一家一家地敲門,想要找個人問問。
但屋內的人都當作聽不見似的,死活都不肯開門。
金鑲玉走上前扯了扯張安的衣角,小聲道:“太醫伯伯,玉玉覺得他們是不會再開門的了。”
小人兒用手指小心翼翼指了指躺在街道上面的人,“得病的人都好像被家里趕出來了,屋內人害怕給伯伯開門會染上疫情。”
張安聽著小姑娘的分析,愈發覺得有道理。
“小女娃你所言極是。”張安也不再執著,他隨即找了街道上兩個狀態看起來還行的百姓。
他們好像是一對老年夫妻,互相依靠著彼此。
聽聞張安是皇城派來救助他們的人,老夫妻很感動,默默拉開了自己和張安的距離。
“老先生不要靠那么近,要是被感染可就不好了。”奶奶開口阻止張安的靠近。
金鑲玉此時出聲問道:“奶奶,你和爺爺也是被家里人趕出來的嗎?”
小人兒說話脆生生的,很討人喜歡。
就算出門前被顧修竹拿了兩塊上好的絲巾圍住眼睛以下的部分,但姣好的眉眼以及水汪汪的大眼睛都能看得出來是個可愛漂亮的小女娃。
老奶奶露出慈愛的笑容,溫聲道:“奶奶可沒有被趕出來呢,主要是我和老爺子擔心自己的病情會感染到家里的小輩,所以自己出來啦。”
她說話的聲音宛如從破敗的木盒傳出,張安很快就意識到老人家的肺有問題。
“姨,你以前呼吸怎么樣?”
老奶奶勉強地回答道:“我以前沒有什么毛病,就是自從得了這個疫情,渾身發癢,呼吸也越來越急促,總感覺空氣不夠似的。”
張安一個眼神,他的學生就趕緊拿筆記下了這些病情。
當張安想要詢問靠在老奶奶身邊的老頭子時,金鑲玉將他拽到了一旁。
“太醫伯伯,那個老爺爺已經去世了,我們還是不要打攪他們了。”
張安感到十分詫異,多看了那個老爺子好幾眼,發現他還真是一動不動,胸腔處也沒有呼吸的頻率動靜。
金鑲玉默默地將一點靈力傳到老奶奶身上,“我們還是不要提醒奶奶了,如果奶奶知道那位爺爺走了的話,自己也會沒有活下去的動力的。”
此話張安也十分贊同,一大一小當即一拍即合,打算尋找新的觀察對象。
兩人走在路上,另外兩個太醫則跟在他們的身后。
張安對這個跟在顧修竹身旁的小姑娘很在意,畢竟之前都沒有什么存在感,沒有想心思如此細膩,人也大膽。
還沒有他膝蓋高呢,還愿意跟著他一起出來問診。
金鑲玉手里捏著一團靈力,那靈力好像有自己的思想,一直指引著她方向。
張安也全程在跟小姑娘聊天,全然沒有注意到路線都被小人兒帶偏了。
幾人七彎八拐,最后在一個小巷子里發現了一位還有生命癥狀的婦人。
如果顧修竹在的話,很快就能發現這位婦人很眼熟,就是剛進城時金鑲玉想要去看望的那人。
張安跟見到寶似的趕緊湊上前去,“這位姑娘…”
聽到陌生人的消息,婦人害怕地瑟縮了一下,手緊緊地護住自己的肚子。
小人兒眼尖地發現了她的動作,趕緊探出一道綠色的光線。
果不其然,婦人已經懷孕了,不過才兩三個月大,不顯懷。
金鑲玉緊張地控制著靈力,小心翼翼地幫助著婦人抵抗病情,心中不免有些懊惱。
哎呀,真是太粗心了,真是的!怎么能沒注意到她懷孕呢!
小人兒心里卻又有幾分慶幸,幸好自己當時拿了些靈力幫助婦人。
她緩步先前走了走,輕柔道:“姨姨你好,我們是皇城派來救人的。這位伯伯是太醫署的太醫,很厲害的。”
金鑲玉小聲地跟婦人講著話,讓她可以減少對他們的警惕。
那婦人見到有個四五歲的孩子,當即整個人都放松了下來。
她掙扎地坐起身子,眼淚婆娑,“求求你們,救救我的孩子。”
“姑娘能否告訴我們這疫情的由來?”張安說到,他急切地需要知道到底是什么東西讓八個縣城的人都得了疫情。
只要知道源頭,就很容易根治。
婦人剛搖了搖頭,想說以自己現在的病情是沒有辦法將所有事都講完的。
可突然她卻覺得心口處涌上一道溫暖地如同泉水滑過的感覺,一瞬間身上的傷痛都減輕了不少。
小人兒眉眼帶笑,鼓勵著婦人道:“姨姨你可以的,只要知道了全部的事情,我們才可以救你呀。”
她說話誠懇,婦人心中有些動容。
最后從婦人的口中,張安和金鑲玉才得知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本來一開始都還好好的,最開始的疫情就是從他們所在的這個縣城遼縣開始的,這也是為什么那個縣令一直打馬虎眼還敢當著太子的面撒謊。
如果被爆出來疫情最開始是從他所管理的縣城傳出,不僅僅是烏紗帽要掉,就連家里人不會好過。
一開始縣城里是有很多人高熱,不過大家都以為是換季導致的,都沒有在意。
有一個大夫發現了這次高熱的不對勁,上至老人下至小孩,范圍太大了。
大夫提醒大家注意,被縣令認為是危言聳聽,于是抓了起來關進牢里。
等到有好幾個人出現同樣的病情然后暴病而亡時,終于大家都發現了不對,認為那大夫是對的。
百姓們都讓縣令將人放出來,縣令一開始也同意了。
可是太晚了,死亡的人越來越多,縣令總算是知道害怕了,將那大夫關起來只給自己看病,避免他也染上疫情。
八個縣城本來就緊密相連,居民們經常互相走動。
遼縣出了問題,縣令害怕被責罰,就沒有立刻告訴其他縣城。
直到其他縣城也出現了疫情,幾個縣令才慌了神,紛紛想著要怎么給自己擦屁股,全然不顧百姓們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