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2.2 巴基斯坦種子產業體系

巴基斯坦種子產業主體主要有公益研究機構、政府種子企業、聯邦種子認證登記局、私營種子企業等。

3.2.2.1 公益研究機構

巴基斯坦種業公益研究機構主要由聯邦研究機構、省政府研究機構和農業大學三部分組成。最著名的聯邦研究機構是巴基斯坦農業研究委員會、巴基斯坦中央棉花委員會和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員會。旁遮普省政府設立于費薩拉巴德的AARI則是巴基斯坦規模最大的省級研究機構。聯邦和省級政府機構在品種開發方面存在著廣泛的功能重疊和重復建設。巴基斯坦主要有5所農業大學開展品種開發研究,分別為費薩拉巴德農業大學、拉瓦爾品第干旱農業大學、白沙瓦農業大學、坦多賈姆信德省農業大學、拉斯貝拉農業與海洋科學大學。

20世紀末至今,巴基斯坦農作物新品種特別是雜交品種公告數量增長迅速。品種研發集中于少數幾種作物,棉花和小麥品種公告數占已公告品種總數的40%。旁遮普省品種開發數量占登記總數的一半,這與其在全國農業生產中所占份額一致。公益研究機構登記的品種數量占公告品種總數的96%。

3.2.2.2 政府種子企業

20世紀70年代,巴基斯坦政府在旁遮普省和信德省建立種子企業,并在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設立農業發展管理局,直接從事新品種繁殖與推廣。由于生產效率太低,種子供應能力一直嚴重不足,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農業發展管理局和信德省種子企業分別于2001年、2002年解散。旁遮普省種子企業是現存唯一的政府種子供應機構,盡管擁有良好的種子生產和分銷條件,但由于管理僵化,種子銷售數量并不大。

3.2.2.3 政府種業管理機構

巴基斯坦政府種業管理機構主要由聯邦種子認證登記局和國家種子委員會(NSC)組成。國家種子委員會主要負責制定種業政策與法規,從宏觀角度對種業進行調控。同時,巴基斯坦還成立了省級種業委員會(PSC),其中旁遮普省和信德省種業委員會還成立了省種子企業。省級種業委員會主要負責批準用于生產的品種及安排本省種子的擴繁、加工與銷售。國家種子委員會的主要功能包括為省種業發展、經營和管理政策提出意見;對《種子法》各項規定的執行情況保持監視;指導種子質量管理工作;直接啟動省級種子項目;保障和保護種業投資;核準并通過種子質量標準;規范省際種子流動;就種子進口提出建議;協調核準種子的繁殖和供應;協調保持品種潛力的安排;投資開發核準種子的生產農場。

聯邦種子認證登記局是國家糧食安全與研究部的附屬部門,總部設在伊斯蘭堡,下有3個區域中心站,每個區域中心站設有外地辦事處或實驗室,全國共27個外地辦事處或實驗室。聯邦種子認證登記局是根據1976年《種子法》、2015年《種子(修正)法》和相關規定,監管各種作物種子質量的第三方,也是國家種子委員會的執行機構,具體執行種業相關的各項規章制度。聯邦種子認證登記局的主要職責包括品種注冊、種子認證、種子質量管控、種子經營管理等。《種子法》規定聯邦種子認證登記局的具體功能如下:控制種子的質量;用規定的方式根據規定的條件對(種子生產)種植者進行注冊;認證種子;對擬作為基本種子或認證種子出售的注冊品種和釋放品種的作物進行田間檢驗;以規定的方式對擬出售的種子進行抽樣和測試,以確定其純度、活力、發芽能力和健康狀況;就符合特定種類種子規定標準的種子簽發證書;對預基礎種子、基礎種子和認證種子進行后控制試驗;對交付加工廠的種子批次進行取樣和分析,為購買此類批次奠定基礎;為種業從業人員舉辦培訓班;為國家種子委員會履行其職能提供技術和專家咨詢和協助;對公、私營部門提交的品種進行登記前核查;確定由品種評估委員會評估的植物品種登記的區域適宜性的農藝價值;提供準確的植物品種的生物學描述和提供品種遺傳適宜性和適應性的資料;公布已注冊植物品種清單;履行國家種子委員會賦予的其他職能。

3.2.2.4 私營種子企業

截至2019年,巴基斯坦一共有760多家私營種子企業。大多數私營種子企業是從代理蔬菜種子銷售起步的,也有一些企業是由省級種子企業的種植合作者或有商業頭腦的農民創立。近年來,軋花廠、農產品出口商和農化公司等種業關聯企業也相繼成立了種子企業,其中奧瑞佳化學公司、四兄弟公司開發種子業務非常成功。同時,外資企業為雜交種的引進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孟山都、先鋒種業是引進玉米和高粱雜交種的核心企業,卜內門公司主要引進了油菜雜交種,先鋒種業在小麥種子貿易上取得巨大成功,中國企業引進雜交水稻并實現大面積推廣應用。

由于缺乏嚴格的調查,聯邦種子認證登記局的數據庫沒有定期更新,很難估計各種子企業的實際交易情況,但種子業表現出兩個明顯的發展趨勢:第一,種子貿易集中在旁遮普省,82%的種子企業辦公地注冊于此,絕大多數企業位于旁遮普省南部地區,接壤信德省和俾路支省,以便服務該兩省市場。第二,注冊公司的數量很多且不斷增加,這表明市場容量處于上升期,種子行業尚未出現并購整合的態勢。

由于缺少每家公司的具體銷售數據,很難評估種子行業總體規模,以及公司橫向和縱向的關聯程度。從市場狀況可以看出,種子企業的橫向或縱向整合都有發生。多家農化公司大膽進入種子銷售業務,迅速在行業里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奧瑞佳化學公司和四兄弟公司都在農藥基礎上拓展了種業。同樣,數家種子企業也在拓展業務,并逐漸在一些作物上占據了主導地位。例如,木爾坦秋芒種子有限公司,20世紀90年代末還在一個很小的基地從事軋花和耕種,現已發展成為一個大公司,擁有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包括棉花、小麥、玉米、大米、豆類、草料、蔬菜)和3個省的營銷網絡。然而,企業大規模兼并重組的時代仍未到來。

3.2.2.5 非正式渠道

巴基斯坦未經認證的種子的銷售量約占市場總量的80%,這些種子往往是由非正規渠道提供的,包括農民之間非商業目的的種子交換、農民之間少量種子銷售、農民自留種、用棕色袋包裝的種子銷售。前兩種方式比較常見,但數量很少,后兩種方式是非正規渠道銷售的主體。

巴基斯坦有自留種的傳統并延續至今。對于不同的作物,農民自留種所占比例各不相同。例如,小麥種子可儲存3~4年不被替換,而水稻種子可能就會頻繁地替換。種子儲存的數量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種子品類(常規品種或雜交品種)、農場規模、易儲存性、病蟲害復雜程度以及農戶的專業技能。農民自留種也有很多原因,如成本低、品種熟悉、適應本地種植條件以及其他重要特點。農戶認為應該更換品種、儲存庫受污染或破壞時,才會從市場上購買新種子。

由于品種未經認證登記,種子企業往往通過自建渠道和經銷商網絡開展銷售,這種交易形式也屬于非正規銷售范疇,企業銷售時往往在包裝上印有公司商標。由于《種子法》執行力弱,種子企業廣泛采用非正規方式銷售,通常以棕色袋包裝種子銷售。農戶、農資經銷商、軋花廠和糖廠等,也以棕色袋包裝銷售種子。這些供應者均未獲得官方認證,有時甚至違反了明文禁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两当县| 延津县| 洪泽县| 敦煌市| 清水河县| 荔浦县| 富蕴县| 巴里| 宝丰县| 通河县| 开化县| 乌拉特前旗| 中方县| 石狮市| 如东县| 沽源县| 盐边县| 襄樊市| 威海市| 深泽县| 商水县| 阳高县| 云浮市| 探索| 屏东县| 株洲县| 武义县| 加查县| 岱山县| 南岸区| 赤城县| 遂昌县| 巴塘县| 盱眙县| 临邑县| 阳东县| 富川| 福清市| 和田县| 泰顺县| 无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