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背景下陜西省國際產能合作研究
- 王利曉
- 650字
- 2022-07-27 16:59:32
2.4 其他相關研究
除了以上比較集中的國際產能合作研究外,還有一些學者從其他方面對國際產能合作的相關理論進行了研究。在風險防控與金融選擇方面,喬曉楠、張曉寧(2017),梅建平(2018),趙德宇、劉蘇文(2016)從國際產能合作的風險防控與金融選擇的視角提出了相關策略。在中國對外合作方面,張洪、梁松(2016)基于共生理論視角,以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為例研究了國際產能合作的模式與機制構建問題;魏敏(2016)研究了中國與中東國際產能合作的理論與政策體系;魏敏(2017)、鄒志強(2017)主要研究了中國與土耳其國際產能合作的風險與對策問題;趙靜(2017)研究了中國與東盟國際產能合作的戰略問題;沈銘輝、張中元(2017)研究了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國際產能合作相關問題;金陳飛等(2018)研究了中歐非國際產能合作的比較優勢和合作潛力。在產業與企業聯盟合作方面,李慧(2017)研究了中國船舶行業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的成立問題;黃健柏、劉京星(2017)研究了“一帶一路”背景下金屬產業國際產能合作問題;王瑞云(2017)研究了我國裝備制造業的國際產能合作面臨的困難與創新;藍潔、唐錫海(2018)研究了職業教育服務國際產能合作的行動與展望相關問題。關于國內某些省份和區域國際產能合作方面,周國蘭等(2016)以江西為例研究了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的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劉輝軍等(2018)以廣東南沙自貿區為例研究了負面清單制度嵌入與國際產能合作的路徑。另外,還有的學者從供應鏈(李文鋒,2018)和全球產業鏈(張述存,2016)的視角研究了國際產能合作問題;趙東麒、桑百川(2016)基于產業國際競爭力的視角進行了實證分析。
推薦閱讀
- 漫歌東海:話說浙江海洋音樂文化
- 寧夏企業奮斗史
- 西部高新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與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研究
- 珠三角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發展研究報告
- 后小康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首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考察
- 廣州宏觀經濟運行(1978~2018):歷史、邏輯與實證
- 中國經濟特區研究(2018年第1期/總第11期)
- 中國地區經濟發展差距變動趨勢的探索:從要素積累到技術進步
- 牟定縣新農村建設工作實踐與探索
- 2015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報告
- 首都經濟形勢分析報告:處于戰略轉型期的北京減量發展2019
- 中國西部大開發發展報告(2014)
- 長三角地區經濟轉型升級的探索實踐
- 大格局:變動中的中國區域發展戰略布局
- 低碳經濟背景下重慶外貿轉型升級路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