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7 原文線段圖例

原文中涉及一些特殊的圖例,雖然不多,但這些具體的圖形分析,可以使“以定義為分析原則”的思路更加清晰一點。這些圖形中不乏古怪而復(fù)雜的例子,如圖1-28所示,基本上概括了常見的特殊線段,現(xiàn)實走勢中遇到的概率比較小,即使遇到也屬于這些特殊圖例的變種。所以,標(biāo)準(zhǔn)線段一般用肉眼觀察就可以得到分解,而特殊線段如果一時理解不了,那不妨直接記憶,碰到實際圖形再套上去就好。

很多人有用畫的線段來描述走勢結(jié)構(gòu)的習(xí)慣,嚴(yán)格來說,只有筆和線段才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分析,因為筆和線段本來就被當(dāng)作沒有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走勢段,不需要觀察次級別走勢。但對于走勢類型來說,則需要去觀察高低級別的走勢階段,否則分析就是不全面、不嚴(yán)謹(jǐn)?shù)模撤N意義上還會對實際操作起到負(fù)面作用。

圖1-28 纏論原文圖例(1)

在圖1-28中,每一段小的幾何線段都是一筆,這種圖就可以用來討論線段的問題。圖中共12個線段,兩線段a和線段b都是基本結(jié)構(gòu);線段c其中有一筆造成筆破壞,但并未能向下延伸出新的線段而繼續(xù)向上,所以也是一個線段;線段d的第二特征序列和第三特征序列處理包含后是一個線段。第2行的4個線段都存在特征序列的包含,包含處理后都是一段,其中線段g有包含和筆破壞兩種情況。線段i和線段a、線段b的結(jié)構(gòu)沒有實質(zhì)區(qū)別,都是同一種基本形態(tài);線段j也是一個線段,第一特征序列、第二特征序列前面只有一筆,如果前面是一個線段那就要觀察屬于哪種破壞了;線段k的第二特征序列高點下來按向下線段取特征序列,而且必須要向后考慮包含關(guān)系,包含處理后并不存在底分型,所以是一個線段;線段l和線段i、線段a、線段b都屬于同一種類型。

在圖1-29中,左一在5>7的情況下后面5和7分屬兩個線段;后兩個圖形在5=7和5<7的情況下就必須處理特征序列的包含關(guān)系了。處理完包含后不存在特征序列的底分型,所以左一有三段,后兩個都是一段,這個問題在前文中有過分析。

圖1-29 纏論原文圖例(2)

在圖1-30中,首先有個前提條件就是1-2前面是個上升線段,并且該上升線段在1處已經(jīng)結(jié)束,否則如果前面還有0-1筆,該0-1筆的低點低于左圖的4和右圖的2,那分析就完全不同了,所以該圖兩種情況都是從1開始劃分向下線段的問題。左圖,3-4線段突破1-2線段的低點,中間只有2-3這一筆連接,那么3-4就是1-2下降線段的延續(xù),所以左圖是一個線段,即1-4。左圖中,1-4線段的最高點并不是該線段的起始點,而是中間的一筆,這種情況對線段區(qū)間的取值是3-4,而不是1-4。右圖從2開始分析特征序列就可以知道,后面延伸出一個特征序列底分型(從1開始按下降線段取特征序列,并且2-3和前面一個特征序列不能處理包含,不過2-3和后面的特征序列必須處理包含,詳見前文論述)。所以右圖是兩個線段,線段的分界點在2位置。

圖1-30 纏論原文圖例(3)

在圖1-31中,80-81是線段,81-A1是一筆,A1-A2是線段,A2-82也是線段,這里說的線段并不是確定的,只是符合三筆以上基本定義而已。此外,81低于A2。81后一筆破壞前線段,但并沒有隨之向上延伸線段出來,然后A1-A2線段未能創(chuàng)新低,所以不會是80-81的延續(xù),但到A2為止也并沒有破壞80-81線段,因為沒有符合特征序列底分型的要求。81-A1和前一個特征序列不處理包含,但和A1-A2中的特征序列要處理包含,處理完成后沒有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但A2-82是一個線段,從80開始觀察特征序列到82,特征序列的底分型出現(xiàn),低點是81,而82-83也是一個線段,并且以第一種方式破壞了A2-82,所以81-82是一個獨立的向上線段。如果A2-82不是線段,而僅僅是一筆,后面又以82-83線段形式繼續(xù)創(chuàng)新低,那么80-83就是一個線段。對于A2低于81的情況,那就更簡單了,在這種情況下顯然80-A2是一個線段,然后A2-82是一個線段,82-83是一個線段。

圖1-31 纏論原文圖例(4)

圖1-32必須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0位置是前面上升線段的結(jié)束點,否則就無法討論了。首先,左右兩幅圖的0-3都是三筆成一段的基本結(jié)構(gòu),3-4都是筆破壞,那么假設(shè)3處是線段分界點,從0處開始按向下線段取特征序列。1-2和3-4不能處理包含,但3-4和5-6是必須處理包含的,處理后的區(qū)間為3-6。這時1-2、3-6、7-8特征序列呈底分型結(jié)構(gòu),所以3肯定是分界點,兩幅圖都至少有兩個線段。但在取特征序列的時候,右圖的7-8和9-10特征序列存在包含關(guān)系,但7-8和3-6并沒有包含關(guān)系,所以處理包含關(guān)系一直到9-10這一筆,9-10作為3之后的上升線段的一部分處理。而左圖并不存在這種情況,所以左圖是三個線段,右圖是兩個線段,其中右圖的第二個線段是3-10,10后面圖中只有一筆,還存在各種變數(shù)(該圖9-10部分在后文關(guān)于走勢能量的內(nèi)容中,有更容易理解的視角)。

圖1-32 纏論原文圖例(5)

經(jīng)過對上面一些圖例進(jìn)行分析,相信線段問題應(yīng)該都不成問題,但在實際看盤分解的時候,細(xì)細(xì)地去分析特征序列、處理包含、找頂?shù)追中途筒滑F(xiàn)實了,所以這方面的內(nèi)容需要多加練習(xí),直至任何分好筆的K線圖都可以極快地用眼睛來劃分線段了。線段劃分出來之后,就可以搭建最小級別中樞了,真正的纏論從下篇才剛剛開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津市| 云霄县| 祁连县| 兰西县| 石泉县| 来宾市| 淮阳县| 宁远县| 新泰市| 巴东县| 铜梁县| 武汉市| 开封县| 嵊泗县| 天祝| 商水县| 乌海市| 泽库县| 丹凤县| 大渡口区| 常熟市| 余庆县| 河曲县| 澳门| 炉霍县| 浠水县| 麻阳| 永顺县| 祥云县| 凭祥市| 茶陵县| 西青区| 安吉县| 乐陵市| 永登县| 富蕴县| 麦盖提县| 读书| 静乐县| 绥芬河市| 福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