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 老齡服務產業相關理論

2.1.1 人口轉變理論

美國人口學家湯姆遜(U.S. Thomson)于1929年首次提出了人口轉變理論,法國人口學家蘭德里(A. Landry)進行了補充,美國的諾特斯坦(F.W. Notestein)將其全面發展成完整的人口理論。該理論的產生是為了對西歐、北美的人口死亡率和生育率下降的歷史過程加以描述和解釋,同時亦可用于對發展中國家呈現出的人口發展趨勢情況進行相關的預估分析。

人口轉變即人口發展在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長率方面的改變。具體來說,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三者由“高高低”構成狀態,經過“高低高”模式的作用,進而轉變為“低低低”狀態的作用過程,其間展現出來的是傳統模式的人口再生產類型過渡到現代模式的轉變,揭示了人口在生產與經濟社會現代化進程兩者間的內在聯系情況。

基于經濟社會轉型的環境,西方學者創造性地提出了人口發展變化規律相關理論。在20世紀初的歐洲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的背景下,該理論更加真實、有效地展現出歐洲在這個時期的人口轉變情況,是宏觀人口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國的阿道夫?朗德里(Adolphe Landry)最先著手展開與人口轉變相關的研究,根據法國人口數據中展現出來的死亡率情況以及出生率情況的對比分析,認為人類發展期間生產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參照生產力的具體情況將人口發展劃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1929年,根據1908—1927年的人口數據,湯普森進行了人口增長模式的深入研究,并且參照死亡率、出生率及自然增長率相關的轉變情況,將全球的各個國家對應劃分為三大類型:第一,死亡率和出生率都相對較高的非洲以及亞洲等地的發展中國家;第二,死亡率和出生率都處在持續降低的變化狀態,但是整體的死亡率仍舊超出出生率的西班牙、意大利等歐洲各國;第三,死亡率和出生率都迅速降低,但是整體的出生率超出死亡率的美國、西歐以及北歐各國。1948年,受到湯普森的影響,諾特斯坦將這三類增長模式具體表達為A、B、C模式。其中,A模式對應早期下降時期;B模式對應轉變增長時期;C模式對應高增長潛力時期。自此誕生出“人口轉變”,獲得三階段模型(見圖2-1)。各個階段對應的分別是前現代社會、現代社會以及后現代社會?;诖?,諾特斯坦認為生產力的發展會對人口的轉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此外,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會對人口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在人口轉變期間,死亡率和出生率的改變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會深刻轉變人口的年齡構成,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人力所不能夠逆轉的。

圖2-1 人口轉變理論三階段模型

圖2-1中相關信息表明,第二階段呈現出的最鮮明的特征就是死亡率和出生率的持續降低,兩者的差值表現為“中間寬、兩邊窄”的狀態,即人口紅利。在人口老齡化過程中,人口紅利是很關鍵的構成部分,人口紅利不但能夠大幅減少人口轉變帶來的人口老齡化等負面影響,而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社會經濟實現良好的發展與進步?,F階段,德國和英國等發達國家的人口紅利階段已經結束,而對于中國而言,人口紅利能夠發揮的作用也在慢慢減弱。

2.1.2 人口老齡化理論

人口年齡結構的改變和生產消費的差異會帶來人口紅利,并且整體呈現出“兩頭小、中間大”的特征。當社會處在人口紅利階段,整體的勞動力供給相對充足,能夠推動社會財富值迅速增長、經濟飛速發展??紤]到人口紅利會給社會發展帶來良好的機遇,我們要緊抓發展契機,依靠人口紅利的優勢推動經濟迅速發展,為即將來臨的老齡化社會做好充足的準備。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紅利步入尾聲,意味著人口老齡化引發的社會正向效應的消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負向效應將逐步顯現,需要面對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下降、勞動力短缺以及國家養老負擔加重等相關問題。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學者們提出了健康老齡化和積極老齡化等相關研究。

(1)健康老齡化

1987年的世界衛生大會首次提出了“健康老齡化”的概念,并且將其納入全球老年保健綱要的范疇。其間,大會將與“健康老齡化”相關的五項“健康”標準對應確定為智力、軀體、經濟、社會及心理,影響因素涉及生活習慣、人口以及醫療保健等諸多方面。1990年,第40屆歐洲地區委員會議最先將“健康老齡化”視作戰略規劃推出,得到各領域人士的普遍重視,自此,與老齡化緊密相關的各項研究工作持續發展與豐富。

1992年,《2001年全球解決老齡問題的奮斗目標》得以順利通過,全球范圍內開始了健康老齡化運動。需要明確的是,健康老齡化對應為一種發展狀態,具體與老年群體能夠實現的社會、心理以及身體狀態存在密切的聯系。從廣義層面來看,健康老齡化涉及老年人的人文環境健康、整體健康以及個體健康的方方面面。如果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老年人群中,有相當多的人員處于健康老齡化的狀態,那么整個社會中老年人的積極作用就能夠得以有效發揮,與老齡化相關的負面作用就能夠得到有效的緩解與控制。更多的老年人開始意識到,在關注個人身體健康的前提下,還需要積極參與到各種娛樂活動中以獲得身心健康帶來的愉悅。無論就個人和家庭層面而言,還是就國家層面而言,健康老齡化都將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重要戰略。在這個過程中,達成健康老齡化也只是發展的目標,具體到怎樣發揮老年人的積極作用,才是戰略實現的關鍵所在。

(2)積極老齡化

積極老齡化,即為步入老年階段,提升生活質量,而盡量提升保障、健康以及參與等水平的過程。實現積極老齡化的核心目標就是幫助老齡人口以更加積極的人生態度實現自我重建,弱化傳統老年喪失觀帶來的消極影響。積極老齡化涉及三大構成要素,其中參與是前提條件,保障是實現保證,而健康則是基礎要求。該理論可大體分為三大階段:第一,概念的提出。1997年,最先在西方七國丹佛會議上提出。第二,繼續發展。1999年,歐盟老齡化政策公報將“建立不分年齡的歐盟——促進繁榮和代際和諧”確定為重要內容,而這也是推動積極老齡化順利發展的首要工作。同年,與此相關的國際研討會在日本順利召開,研究更加深入。第三,理論形成。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著手實施《健康與老齡化》相關的修訂工作,在2002年的老齡大會上,正式將積極老齡化相關內容列入《聯合國第二屆世界老齡大會政治宣言》中,明確老年群體并非社會的負擔,其也是整個社會發展的重要構成力量。世界衛生組織明確,積極老齡化中涉及的“積極”,就是指老齡人口持續參與到公民事務以及社會經濟活動等方面,既屬于身體層面的勞動,又屬于精神層面的勞動與發展。那些從工作崗位上卸任的老年群體和身體功能受損的老人,仍舊能夠為國家、社區以及家庭做出貢獻。需要明確的是,積極老齡化不僅適合個體的發展,而且適合群體的發展。在當前的發展中,積極老齡化秉承的是“獨立、參與、尊嚴、照料、自我實現”的相關原則,為老齡政策的制定與完善提供了最新的發展視角。葛根夫婦(2002)大力推動積極老齡化,并且將其歸納為社交參與、人際關系以及自我三大核心構成,明確需要從參與到各種社區活動、提升各個層面的社交能力以及達成自我發展等方面落實積極老齡化。

健康老齡化和積極老齡化相關理論的推出是對老齡化理論的拓展與完善,也將相關研究提到了全新的發展高度。在日常社會工作中,積極面對老齡化的關鍵,不僅是要在物質層面積極處理與老齡化相關的難題,而且要在精神層面滿足老年群體的需求。

2.1.3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1943年,馬斯洛在其《人類激勵理論》一書中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該理論參照梯度的差異,將人的需求具體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對應的是人類最基礎的需要,包括吃飯、出行等相關內容??紤]到年齡層面的差異,老年人的生理需求與青年人有很大的差別,需要從老年人自身的需求著手來實現食品、服裝等相關行業的生產與發展。安全需求對應的是生活穩定、勞動安全以及未來的發展保障等需求。就老年群體而言,老年人最主要的安全需求就是出行與就醫等要求??紤]到自身機能的持續下降,老年人群普遍面臨看病就醫等相關問題,但是醫療費用相對高昂,對于收入來源受到限制的老年群體而言,就醫難是常常出現的問題。對于選擇居家養老的人員,社區提供的醫療服務能夠很好地滿足其感冒等日常病癥的就近診治需求。而對于選擇在養老院養老的人員來說,則需要養老院為其提供相應的醫療服務支持。完善、系統的醫療服務可以有效地滿足老年群體的安全需要。但是,實際社會生活中,部分養老院出于節約成本等方面的考慮,會降低老年人相關的醫療服務支出,如此一來,老年人的安全需求就很難得到有效的滿足。社交需求,是指對愛情和親情等方面的情感需要,老年群體不但需要來自家人的關懷與照顧,而且需要與其他人交流與互動,如此才能夠排解生活中的孤寂。尊重需求涉及尊重別人、自我評價以及自我尊重等相關內容,老年人累積了更多的工作與生活經驗,期待能夠獲得周圍人的認同與尊重。而自我實現需求對應的是最高層次的需求,更富有創造性的特征,是對自我價值的有效展現。很多老年人即便已經退休,也會選擇繼續留下來工作,如此能夠視作自我實現的深刻表達。針對再就業的老年群體進行的調查表明,這些老人所需要的不只物質層面的滿足,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滿足,是用再多的金錢都換不來的愉悅感受。

參照需求層次理論,2006年《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白皮書中提出了老齡產業發展的五個維度(見表2-1),對應“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學和老有所為”五個需求層次(見圖2-2)?!袄嫌兴B”對應第一老齡產業,包含所有與老人生理生存有關的產業,用于滿足老年人在食物、水、住所等生理方面的需求,如健康食品業、健康飲水業、老年家政業等產業;“老有所醫”對應第二老齡產業,包含所有能夠保證老人生命安全的產業,如醫療設備及對應精密儀器制造業、老年護理服務業、醫療保健、營養保健、心理咨詢等產業;“老有所樂”對應第三老齡產業,包含滿足老年人社會需求的產業,如體育健身服務業、休閑服務業、旅游服務業等產業;“老有所學”對應第四老齡產業,包括滿足老年人尊重需求的產業,如老年教育培訓、老年文化產業、老年大學等產業;“老有所為”對應第五老齡產業,是滿足老年人高層次需要的產業,即自我實現需要的產業,如養老金融、養老投資、老年人再就業、老年人創業等產業。

表2-1 老齡產業的五維度界定

續表

圖2-2 老年人的需求層次

2.1.4 福利多元化理論

(1)福利多元主義的概念及內涵

福利多元主義通常也被稱為混合福利經濟,20世紀70年代后該理論在社會政策領域日益得到重視和使用。在西方社會政策領域內,福利多元主義更多被視作與福利相關的資金籌集、服務供給以及規則制定等,由諸多部門協同實現,是經由福利多元組合的方式,將國家提供的全面福利具體轉變為諸多部門協同發力的福利供應,是由福利國家向福利社會的深刻轉變,能夠更好地處理福利發展期間的諸多問題,側重于對社會過程層面的研究。

對此,羅斯(1986)的分析更為系統、明確,即家庭、市場以及國家在獨立福利供給期間都會呈現出相當程度的缺陷表現,唯有將三個部門深度聯系起來,優勢互補,方能推動福利工作順利開展。例如,國家福利的出現是為了更好地處理市場失靈等問題,但是由此引發的政府失靈問題也招致諸多批判;而市場與國家福利的推出則是為了積極處理家庭失靈相關問題,家庭組織的福利供應是對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的有效補償。概言之,家庭、市場以及政府三者更傾向于互補層面的關聯影響,雖然表面上展現出來的是此消彼長的變化狀態,但是本質上任何一方的改變都會對其余方面能夠提供的福利程度起到良好的替代作用。

在福利多元主義的影響下,社會福利是家庭、市場以及政府的福利綜合,任何一方的供給減弱都能夠依靠其他方面的強化來達到補償的效果,如此也就是福利提供者間實現的功能再分配。相較于傳統國家福利,此種模式下的社會福利不會因為國家能夠提供的福利水平的減弱而出現整體福利供應水平的下降。羅斯提出,在福利來源趨向多元化的情況下,社會整體的福利水平將會更高。

在福利多元主義的模式中,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參與和分權。其中,參與就是要求非政府組織也能夠積極參與到福利的規劃或者提供的工作中,即福利的提供者與消費者協同實現決策安排;分權就是能夠將與福利相關的行政權從中央政府轉移到地方政府和社區等部門,積極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參與到社會福利的提供活動中。

(2)福利多元主義的模式劃分

福利多元主義的模式主要有三分法和四分法兩種。

福利多元主義三分法:Evers(1990)在羅斯理論的基礎上,推出了福利三角相關的研究范式,明確需要將福利分析框架具體聯系到政治、文化以及經濟背景中,并且將其具體化為組織、價值以及社會成員的關系。而福利三分法呈現出來的就是三方具體的互動關系情況。首先,市場經濟的發展能夠確保就業福利得到有效的落實;其次,家庭、個人以及社區互助是非正規福利構成的核心力量;最后,政府經由國家層面的社會福利制度的方式來實現社會資源的再分配控制。此外,在相應的背景影響下,政府給予的社會福利和個人給予的福利也能夠分擔市場失靈帶來的風險影響。在三種制度的互動過程中分析行動者與制度的關系就是福利三角理論尤為看重的關鍵內容。而在福利三角內,家庭、市場以及政府都扮演著部分福利供應者的角色。

福利多元主義四分法:Evers于1996年對福利三角的研究范式進行了修正,明確社會福利的源泉能夠分為四部分:民間社會、社區、政府以及市場。在整個社會福利構成中,民間社會是很關鍵的組成部分,可以在各個層面上,構建社區、市場以及政府間的緊密聯系,將公共利益與局部利益實現有效的統一。約翰遜在原有的福利三角中引入志愿者的小角色,闡明福利多元主義能夠涵蓋的福利供給呈現出顯著的非壟斷性特征,家庭和志愿組織等能夠更好地發揮自身在福利供應方面的功能優勢(1)。吉爾伯特明確提出,一方面,福利多元主義結構能夠看作由商業組織、志愿組織、政府以及非正式組織構成,經由部門的影響作用而傳遞到需要獲得相應幫助的群體;另一方面,四大部門又遍布社會福利的方方面面,呈現出與市場緊密的重疊現象。

需要明確的是,福利多元主義就是在對原有福利國家危機的問題深刻思考的情況下提出的,堅持福利的源泉需要具備明顯的多樣性特征,福利責任的承擔,不僅需要市場和國家發揮自己的作用,而且需要家庭和志愿者等相關的社會主體積極參與其中,勇于擔負起自身需要承擔的責任。如此也就在更大程度上突破了市場和國家方面的絕對主義限制,能夠推動實現社會福利的良性發展。

(3)對老齡產業的理論支持

根據福利多元理論思想,針對全球老齡化快速發展的規律,政府無法承擔養老的全部任務,必須對全社會力量進行整合,使政府、市場、家庭進行融合和協作,從而盡可能地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首先,從政府的視角看,政府可以通過制定有效的規則,激發市場活力和家庭的主動性,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同時通過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履行政府的社會職責。其次,從市場的視角出發,企業通過市場化行為完善服務,滿足一部分需求,同時可以利用自身優勢,低成本承接政府購買的公共服務項目,服務弱勢群體,擴大覆蓋范圍,增強企業盈利能力。最后,從家庭視角看,家庭作為老年人養老最重要的支撐主體,仍然可以在其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超| 大洼县| 湖州市| 桑植县| 兰西县| 思南县| 顺义区| 黄骅市| 响水县| 安达市| 安仁县| 栾城县| 察雅县| 确山县| 门源| 凌源市| 张北县| 南召县| 仙桃市| 高阳县| 徐水县| 佛教| 大埔区| 沙雅县| 中阳县| 平山县| 军事| 兴业县| 定陶县| 兴和县| 兰考县| 密云县| 阳曲县| 金湖县| 高碑店市| 汤阴县| 福泉市| 化德县| 黎川县| 安吉县| 响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