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宏觀金融政策對信托的主要影響

2020年,我國貨幣政策在注重防控風險的前提下重點把握政策力度,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資金更多地流向實體經濟,有效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的作用,有效提高政策的直達性,強化對穩企業、保就業的金融支持。廣義貨幣M2與新增信貸保持小幅增長,結構整體呈改善趨勢;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有所提高;債券發行規模快速增長,整個市場凈融資額同比增加顯著。在上述市場背景下,開展多次降準、中期借貸便利(MLF)、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專項貸款發放等操作,助力疫情背景下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發展,并進一步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等宏觀金融貨幣政策相繼實施。《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管理辦法(2020年修訂)》《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修改建議稿)》等宏觀金融政策紛紛相繼出臺。監管機構出臺的一系列宏觀金融政策進一步規范了金融市場秩序,同時提高了經濟的抗風險能力。同時,宏觀金融貨幣政策也將在產品規模及收益、業務創新、風險防控三個方面對信托業產生影響。

一、信托產品募集規模及收益紛紛下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內經濟嚴重受挫,經濟增長下行壓力激增,因此宏觀貨幣政策更加重視把握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平衡,保證市場貨幣量的合理性,保持貨幣供應與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基本匹配。總的來說,全社會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與此同時,在破剛兌、去通道、去嵌套、非標轉標的監管要求下,信托產品募集規模不斷縮小,產品收益持續走低,信托發行市場迅速降溫。

用益信托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0月,集合信托產品的募集規模持續向下,連續四個月下滑。并且自第四季度以來,68家信托公司共發行2490只2843.4億元的集合信托產品,相較于上年同期的4060只3667億元的規模,在發行只數上銳減了38.7%,在融資額度上也下滑了22.5%。收益率方面,自下半年以來,集合信托產品的收益率在跌破7%之后持續下行,目前已經接近6.5%。截至11月6日,在披露預期收益率的618款產品中,10月集合信托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6.56%,環比下滑0.11個百分點。且從數量占比來看,收益率在6%(含)以下的產品數量占比增長最為顯著,環比增長2.61個百分點至25.94%。此外,收益率在8%以上的集合產品的數量占比僅為10.6%,收益在7%~8%(含)的數量占比為35.24%,收益在6%~7%(含)的數量占比為28.22%。

信托產品收益率持續下降,募集規模不斷縮小,行業爆雷事件頻發導致信托行業的信用危機和行業競爭不斷加劇。一方面,基于國家整體發展政策鼓勵方向的指導和監管部門破剛兌、去通道、去嵌套、非標轉標的嚴監管要求,信托公司的業務開展十分局限,業務規模大幅收縮;另一方面,具體業務開展由于信用危機及收益率持續走低導致用戶認可度下降,創新性產品的接受度相對較低,信托公司在客戶維護方面持續承壓。

二、積極推進公司轉型和業務創新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導致我國經濟持續下行,宏觀經濟總需求持續下降,在此種情況下,信托行業積極響應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助力中小微企業融資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在行業監管持續高壓和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信托公司積極推進公司轉型和產品創新,并在展業模式和展業領域不斷發力。

2020年,金融監管機構出臺多部行業發展及監管法規,推動金融機構進行產品創新,提高金融市場效率。2020年1月,銀保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從五個方面提出了促進社會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多項政策舉措:一是完善健康保險產品和服務。二是積極發展多樣化的商業養老年金保險、個人賬戶式商業養老保險。三是大力發展教育、育幼、家政、文化、旅游、體育等領域商業保險。四是支持保險資金投資健康、養老等社會服務領域,提供更多長期股本融資,降低融資成本。五是完善保險市場體系。文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持續推動保險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行業積極參與多層次養老、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探索在社會服務領域的創新產品。

6月,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從落實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信貸支持政策、開展商業銀行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改革完善外部政策環境和激勵約束機制、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支持作用、加強中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優化地方融資環境、強化組織實施等七個方面,提出了30條政策改革措施。要求各金融機構要不折不扣地落實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信貸支持政策,開展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改革完善銀行業金融機構外部政策環境和激勵約束機制。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強化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和結構調整功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明確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支持作用。引導公司通過信用類債券凈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上市融資,加快推進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優化新三板發行融資制度,引導和鼓勵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專注投資中小微企業創新創造企業。

8月,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等7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做好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監管工作的通知》,用以進一步規范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發揮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監管指導作用,促進行業穩定發展。

9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加強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的通知》,主要包含四方面內容:一是規范業務經營,提高服務能力。二是改善經營管理,促進健康發展。三是加強監督管理,整頓行業秩序。四是加大支持力度,營造良好環境。文件通過逐步建立健全小額貸款公司行業監管制度體系,與《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的施行相銜接,進一步完善小額貸款公司行業經營規則和監管規則。

10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修改建議稿)》公開征求意見。意見提出,建立分類準入和差異化監管機制;完善商業銀行市場準入條件,增加對股東資質和禁入情形的規定;就商業銀行分類準入條件做出授權性規定;就引導商業銀行專業化發展、差異化風險監管要求等做出具體規定;落實《巴塞爾協議Ⅲ》資本監管要求,確立資本約束原則,明確宏觀審慎管理與風險監管要求。

2020年,強監管與新冠肺炎疫情的疊加,將進一步加速信托行業的轉型調整,推動信托行業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新環境下,中國信托業堅持新發展理念,不斷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在壓縮信托資產規模的前提下優化信托資金來源結構,第二季度末的集合信托與管理財產信托合計占比為65.37%,表明信托業的主動管理業務占比已接近2/3,是推動行業轉型發展的實際成效;二是始終將服務實體經濟置于重要位置,截至第三季度末,全行業直接投入實體經濟(不含房地產業)的信托資產余額13.14萬億元,占全部信托資產余額的62.97%,其中,投向小微企業的信托資產余額為2.41萬億元,為實體經濟提供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務。

2020年,信托公司在業務模式創新上持續發力,多家信托公司深入發展布局FOF、TOF類產品業務、慈善信托、家族信托等。11月,國通信托首單指數增強收益憑證信托產品上線發行,致力于滿足投資者多樣化資產配置訴求,為客戶提供豐富的資產配置選擇。截至2020年9月中旬,共有24家信托公司開展TOF產品業務,已有或即將成立的TOF產品共253只。此外,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信托公司積極發起設立抗疫慈善信托。截至2020年4月末,22家信托公司累計發起設立79單與抗疫相關的慈善信托,籌資規模約1.42億元。慈善中國網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0日,慈善信托備案項目共484單,其受托財產總規模超32億元。2020年1月1日至今成立214單,同比增長近160%。

在業務轉型創新的壓力下,構建大數據信息系統、健全企業內控體系、完善風險管理團隊建設、與同業開展密切聯系、提高主動管理能力,成為信托公司產品創新的重要發力點。

三、信托行業風險防控需求上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我國宏觀經濟持續下行,再加上監管和同業競爭情況的加劇,不少信托公司暴露較大問題,信托行業發展面臨較大風險。2020年,信托行業風險項目個數與規模均延續上年上升趨勢,信托業爆雷事件不斷,多家信托公司出現產品延期兌付或違約風波。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第二、第三季度中,共發生信托產品違約事件190起,涉及金額達821億元。其中,投向工商企業領域的產品違約風險維持高位,違約事件最多、涉及金額最大。在疫情較為嚴重的第一季度,風險項目增速更快。2020年第一季度末,信托業風險項目個數為1626個,環比增加79個,增幅為5.11%;信托行業風險資產規模為6431.03億元,環比增加660.56億元,增幅11.45%。

在此行業背景下,為應對行業風險,監管部門在頂層設計上對行業防風險提出更高監管要求。2020年3月,銀保監會等6部門聯合發布《統籌監管金融基礎設施工作方案》,計劃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統籌監管重要金融基礎設施,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水平和防控金融風險能力。對于金融市場快速發展導致的金融基礎設施安全問題和效率問題,在法制建設、管理統籌、規劃建設等方面進行調整,從而有效發揮金融市場定價與資源配置功能,加強對我國金融基礎設施的統籌監管與建設規劃,進一步建設和完善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金融體系。

6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信托公司風險資產處置相關工作的通知》,通過加大信托公司對表內外風險資產的處置力度,壓降信托通道業務規模,逐步壓縮違規融資類業務規模,以此達到控制信托行業風險的目的。

7月,銀保監會等4部門發布《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明確了標準化債權類資產和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界限、認定標準及監管安排,引導市場規范發展。既有助于穩定市場各方預期,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也有助于促進金融市場規范健康發展,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11月,銀保監會發布《中國銀保監會信托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規范了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實施信托公司行政許可行為,明確了行政許可事項、條件、程序和期限,可有效保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整體來說,強化了與其他監管政策和指導意見的有效銜接,進一步規范明確信托公司行政許可準入標準;進一步落實對外開放政策,取消外資金融機構入股信托公司的總資產要求;強化監管導向,匹配行業發展實際,鼓勵信托公司開展本源業務,引導信托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助推信托業轉型發展。

在經濟發展下行壓力增大和監管政策逐步加強的背景下,信托業風險加速暴露,為保證風險控制,信托公司紛紛在管理制度、業務結構、運營規范、合規意識等方面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此外,基于風險防控的需要,信托賠償準備金余額的進一步充足、法務部門組織結構的健全完善、信托保障基金的有效管理,也成為信托業風險管控的重要舉措。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沙| 乐陵市| 瑞昌市| 瑞安市| 克山县| 高清| 玉溪市| 房产| 马边| 洱源县| 邳州市| 余江县| 江达县| 抚松县| 曲麻莱县| 康平县| 阳城县| 宝清县| 宁明县| 大新县| 梧州市| 苗栗县| 绵阳市| 明光市| 年辖:市辖区| 拉萨市| 赤峰市| 丰原市| 新余市| 嘉鱼县| 大竹县| 丹巴县| 察哈| 焉耆| 西昌市| 新源县| 阜阳市| 青州市| 汾西县| 五峰| 大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