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城市流通競爭力報告(2019—2020)
-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等編著
- 13字
- 2022-07-27 11:04:26
1.2 評價樣本的選取及數據來源
1.2.1 評價樣本的選取
1.評價樣本選取的標準
本報告的目標城市初始定位為我國內地直轄市、省會城市(或自治區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等36個主要城市。但是,由于難以獲得拉薩較完整的數據,以及武漢、長沙、石家莊和西寧在排名計算時尚未發布統計數據,因此,依照數據可得性、完整性和可比性原則,確定其余31個城市作為2019—2020年中國城市流通競爭力評價和排名的目標城市,其中包括4個直轄市、5個計劃單列市及22個省會城市(或自治區首府城市)。
2.具體評價樣本及其概況
根據31個目標城市在經濟規模、常住人口、所處區位等方面的特點,可將其劃分為若干類別。表1.2中城市名稱按照漢語拼音的順序排列。
表1.2 研究對象城市基本情況

續表

注:經濟規模根據城市的國內生產總值;人口規模根據城市的常住人口;區位指城市是否沿海;地區按照東、中、西、東北劃分;區域按照七大經濟區域劃分;屬性按照行政區劃劃分。貨幣單位中,元為人民幣。
在本報告中,我國內地主要城市所在的省級單位所處地區劃分如下: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等9個省、直轄市;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6個省;西部地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廣西、陜西、甘肅、寧夏、新疆及內蒙古等1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和黑龍江3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