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驕兵之計

  • 隴西無雙傳
  • 雷利冥王
  • 3394字
  • 2022-07-21 07:25:03

光和元年,九月。

董旻召集眾將議事,看著眾將領率先開口,

“隴關之戰,我軍大獲全勝。

今日召諸位前來,便是商議下一步計劃。

如今,那韓遂盤踞金城,狄道又有王國三萬大軍駐扎在此。

我軍若貿然發兵金城,恐糧道被阻。

諸君以為如何?“

...

李蒙經過隴關之戰的優異表現,受封都尉一職。如今在軍中頗有威信,率先表態,

“那韓遂狡詐,此前又是朝廷所封的官員!

如今盤踞金城,若想輕易破之怕是不易。

依末將之見,王國雖有三萬賊軍。

卻大多都是先零羌,乃烏合之眾耳。

我軍可先破王國,打通狄道!

如此既能徹底收復隴西,也可解糧道之危!”

眾將點頭附和,董旻又將目光望向李存孝,

“李曲長,你怎么看?”

“末將附議!如今那王國占據狄道,

于我軍而言,便是那眼中釘、肉中刺。

若是不早日拔掉,恐后患無窮!

且狄道乃我隴西治所,若非萬不得已,

如今又怎會將太守府設在這安故?

唯有拿下狄道!將太守府遷回治所,

如此方能再圖金城。”

李存孝思索一番后,附議李蒙。

董旻見眾人無異議,決定了后續的作戰方向。

————先破狄道,再誅韓遂!

“好!眾將聽令,

此戰命李蒙為主將,領軍一萬,攻打狄道!

李安為先鋒,率飛熊營奔襲狄道,務必摸清敵軍部署!

楊定、胡軫為副將,領軍三千押送糧草。

此戰若定,韓遂便是孤軍,不足為懼。

大軍明日開拔,進軍狄道!”

“喏!”

李存孝見眾人領命退去,拉著華雄又折返回來。再次拜見董旻,

“你們二人為何去而復返?還有何事?”

董旻見二人又返回營賬,有些不明所以。

“末將想請董司馬寫幾封書信,待我軍先行至狄道后,方便行事。”

李存孝說出了此行的目的。

“寫書信?寫給何人?”

“當然是狄道城中的門閥世家!

如今我軍對狄道城防不明,又無內應。

那王國出生羌族,狄道各世家又豈能忍受此人的統治?

董司馬只需在書信中以朝廷大義勸之,那些門閥世家必將全力支持我軍。

到時便可與我軍里應外合,拿下狄道!”

...

次日,華、李兩兄弟帶領飛熊軍一人二馬,奔襲狄道。

如今胡軫被董旻命令統領三千降卒。

李存孝雖只是一曲長,卻是統帥飛熊營一千精銳!

若不是之前擅自殺了閻行,如今可能已經升到都尉了。

行軍途中,華雄與李存孝策馬并肩而行,

“二弟,那狄道乃是隴西治所!

城墻高聳、城門堅固。

憑我軍不到兩萬人馬,想破王國怕是不易吧。”

李存孝點頭表示贊同,

“那狄道,若是正面攻城,自是難以攻破。

大哥!我們此行的目的,以打探敵情為主,切記不可魯莽行事。”

“就依二弟之言!”

華雄自從與李存孝結義后,對他言聽計從。

...

飛熊軍當日便趕到了狄道。

李存孝命大軍化整為零,自己則與華雄佯裝百姓,順利的混進了狄道城中。

狄道城中,要說最出名的士族當屬辛家。

辛家從西漢時期便是這狄道第一世家!祖上出過大漢左將軍、光祿大夫等要職,太守更是不計其數。

如今的辛家家主名喚辛匡,自從王國率大軍占領狄道后,辛家過的是苦不堪言。

那王國多次相邀辛匡一同舉事,辛家滿門忠烈,又怎會參與羌族叛亂?如今的辛匡,當真是日夜都在盼望董卓出兵。

李安與華雄喬裝成主仆,當天夜里便帶著拜禮上門拜訪。

辛匡如履薄冰,聽到有人拜訪。命家仆一番詢問,確定不是王國的人,才將二人引入書房。

“隴西李安,拜見辛公!

素聞辛家一門忠烈,家主匡更是有先祖慶忌之風!今日貿然來訪,只為一睹風采,還望辛公勿怪。”

李存孝跟著李儒耳濡目染,對禮數早已爛熟于心。

辛匡聞言,回了一禮。

“李公子過譽了!

辛家不過是蒙祖上余陰而已。不知李公子今日有何指教?”

辛匡不明二人來意,索性開門見山。

“辛公英明!

我等奉董司馬旻之命,為先鋒官!

特來尋辛公助我等打探軍情。”

李存孝說著便拿出了此前董旻的書信。

“哦?這王國雖出生先零(羌),然麾下有三萬眾,更是不乏善戰之士。

如今據城而守,狄道易守難攻,不知董將軍可有勝算?”

辛匡看到書信后,內心頗為激動。

不過面上倒是不為所動,世家大族能傳承至今,憑的便是審時度勢。

若是毫無勝算,辛匡可不會帶著辛家去給董旻的大軍陪葬。

“我知辛公所慮,此次我大軍出征狄道。

多為西涼精銳,敵軍雖有三萬部眾,

王國此人卻不過一有勇無謀之輩!

辛公心系狄道百姓,董公也不愿將戰火燃至狄道城內。

只需將王國大軍引出城外野戰,憑我西涼鐵騎之鋒銳,那王國必敗無疑!

屆時,辛公可趁王國大軍出城作戰時,號召城內世家出兵奪下城門,與我軍里應外合。

如此,一戰便可定乾坤!

不出月余,定能還狄道百姓一片安寧!”

李存孝相信,只要能將王國的大軍引出狄道,辛匡等人絕不會放過落井下石的機會。

“若是真如公子所言,老夫自當相助。

可那王國又如何會將大軍帶出狄道?”

辛匡看那李存孝胸有成竹的模樣,問出了最后一個問題。

“這便不勞辛公費心了,您只需要待到王國大軍出城的機會動手便可。”

辛匡聞言點頭應允,想了想又開口提醒,

“我知西涼軍勇猛善戰,可那王國最近新募了一員猛將,有萬夫不當之勇。

姓馬名騰,字壽成。

若是遇到此人,切記小心應對,不可大意。”

李存孝聽到馬騰的名字,頗為不解。

——“這馬騰不是一方諸侯嗎?歷史上此人不是和那韓遂二分西涼嗎,怎么會混跡在王國身側。”

其實李存孝不知道的是,馬騰可不像韓遂出生士族。馬騰之父年輕時也只做到了天水蘭干尉,后失官留居隴西,娶羌女為妻,生下馬騰。

馬騰如今卻是一窮二白,只有一身勇武,在王國叛亂后,他也是剛從軍不久。

因其作戰勇猛,如今被王國封為軍司馬。

...

收集完情報的兄弟二人,馬上召集飛熊軍的弟兄們安營扎寨,等明天大軍抵達后再制定后續計劃。

次日,李蒙帶領大軍趕到狄道。

因為此次出征大軍多達萬余人,李蒙親自指揮部下挖掘公廁、搭建土灶等雜務。

如此也能看出這李蒙確實是員將才,首次帶領萬軍作戰,便能如此嫻熟的將大軍安頓下來。

待一切落定后,二人來到帳中議事。

“如今大軍剛至,不知賢弟打探的如何?”

李蒙自從上一戰見識了李存孝的本事,對他非常佩服,虛心請教。

“都尉大人!

我與子健兄已經大致摸清了敵軍的城防部署。

那王國雖是羌人出生,麾下卻有能人坐鎮!

我觀其城防,極為嚴謹!

糧倉附近也都有安排重兵把守,若是貿然偷襲,恐怕難有所獲。

狄道乃隴西治所,敵軍如果守城作戰,那王國不僅可以威逼城內百姓協防,糧草更是源源不斷的可以從世家大族中劫掠!”

李蒙此時犯難。前番他大肆放言此戰必勝,那王國不過烏合之眾!

如今聽到李存孝的匯報后,一顆心瞬間跌入低谷。

“聽賢弟之言,如今看來是攻城無望了……

那可如何是好?”

此戰他為主將,若是非但不能建功,反倒被那王國給耗在這狄道。那他這都尉別說更進一步,光是保住都難,只能不恥下問。

“安這里倒是有一策。

只是此計還需弟兄們受些委屈。”

李蒙聽到李存孝果真有辦法,頓時眼前一亮!

“賢弟有何妙計,盡快道來!

莫說是受些委屈,便是用我李蒙的身家性命誘敵,我也絕無怨言!”

李存孝微微頷首,這李蒙身為一軍主將,倒是頗具擔當。

“如今我軍大敗閻行的消息,王國早已得知。

若是大舉攻城,那王國定會據城而守。

但若是李都尉只領少許兵馬,親自叫陣。

那王國自會派人一探究竟。

聽聞他麾下有一新募的驍將,姓馬名騰,字壽成。

李都尉若叫陣,王國必會派此人來應戰。

一來可試探我軍實力,二來那馬騰若是能斬掉幾員我軍將領,還可壯其軍威。

安之計,需要眾將敗少勝多!

堅持月余,以驕王國之兵。

此戰還需李都尉好生謀劃,保存我軍戰力。

那王國連戰連捷,都尉再佯裝退兵。

屆時,令將士將糧草輜重裝滿后隊車輛,前車可用稻草雜物等充之。

那王國見狀必會領兵追擊,與我軍野戰。

我此前已暗中聯絡狄道城中的各大世家,只要王國大軍出城作戰。

他們便會趁著城防空虛之際,拿下狄道!

與我軍里應外合,全殲王國所部!”

李蒙聽完后,仔細的斟酌了一番。

將這些信息全部整理完后,整個人變得神采奕奕。

“賢弟此計甚妙!愚兄還有一問請賢弟解惑。

若是那王國膽小慎微,見我軍退兵時只派小股部隊襲擾,又該如何應對?”

“都尉放心,那王國本就有勇無謀。

我軍連敗數場,只要李兄退兵,在他看來便是驚弓之鳥。

見我軍輜重甚多,他必會引大軍來襲。

末將猜測,那王國麾下共計三萬叛軍,即便是襲擾,也不會少于數千騎。

狄道至臨洮方向有一山谷,名喚西谷。

我軍可在此處埋伏數千將士,再將輜重集中運往此地。

只要敵軍追至此處,必將有來無回。”

李存孝這一番解釋后,李蒙心下大定。

“不愧是李文優之弟,這番謀劃屬實精彩!

就依賢弟之計,明日我便帶兵去城外叫陣。

此役若能奪得狄道,賢弟當為首功!”

李存孝的驕兵之計,其實并不算高明。

他吃準的便是那王國有勇無謀,以及羌兵軍紀不嚴的隱患。

這一世熟讀兵書,又有李儒的指導。李存孝開始明白上兵伐謀的道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华| 淳安县| 蛟河市| 宜都市| 临漳县| 襄樊市| 留坝县| 黑龙江省| 海晏县| 固阳县| 鹤峰县| 固原市| 砀山县| 贵州省| 双鸭山市| 夏邑县| 南溪县| 乌兰县| 香格里拉县| 濮阳县| 绥化市| 青岛市| 合肥市| 通许县| 泗阳县| 凉城县| 彩票| 印江| 大方县| 闸北区| 富民县| 织金县| 兴安盟| 万州区| 潜江市| 德安县| 东丽区| 新丰县| 西乌| 崇州市| 平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