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解愿
- 大唐解愿三年,才發現我是唐玄奘
- 小白000
- 2318字
- 2022-07-10 15:55:32
佛堂里沉默了一會兒,只聽到程策重復著剛剛一句話:大丈夫當以手中劍,立不世之功勛!
程策眼睛里泛起淡淡的光澤隨即又暗滅下去,這個小和尚如何看穿他的心事?
難道是得道高僧能以心為鏡,觀眾生苦難?
雖然小和尚看起來不像高僧,但佛法里有虛妄眾生相之說,程策不由得微微肅穆,拱手說道:“那就麻煩小師傅解愿。”
“此去邊關,生死未卜,并非是程策貪生怕死,而是不一旦死在邊關,實在對不起雙親的養育之恩。”
連稱呼都變了,很明顯,他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徐峰稍稍舒了口氣,沒有一言不合轉身離開就好。
再次回憶九品宏愿的內容,結合此時程策的表現,事實真相實際上不難了解。
看似是忠孝難全的選擇題,實際上并不是非黑即白。
所謂求佛,問禪,解簽若是拋開問題的本質,事實上也只是一場問心的歷程。
鎮守邊關笑飲胡虜血,是多數年輕人的夢想,而奉養雙親則是現實。
夢想跟現實如何選擇?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徐峰現在要做的當然不是直接替他選擇,而應該引導他正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施主稍等!”
徐峰轉身離開佛堂,很快后又折返回來,只不過手中多了一個盒象棋。
攤開木案,擺上棋盤,徐峰依照著后世所記得的棋譜擺了一盤殘局。
“請!”
程策茫然不解,最終遲疑一下后,還是拾起當頭炮往前推了兩步,避免被吃掉。
徐峰笑了笑,一步下車將死。
所謂殘局,大多都是一步定生死,任何一步出現偏差都將無力回天。
程策楞了楞重新整理棋局,這次另辟蹊徑選擇棄炮走馬,三步后還是將死。
微微皺眉,程策沉聲道:“再來!”
如此反復,棋局已經不下數十局,當最終程策選擇送掉大部分棋子后,棋局才終于和棋。
“施主懂了么?”徐峰推開棋盤。
程策的眼睛發亮,激動說道:“小師傅是要告訴我,若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覺悟,在戰場上束手束腳顧忌太多,只有死路一條?”
“阿彌陀佛,施主好悟性!”徐峰雙手合十,一派高僧風范。
事實上他根本沒有想那么深,他只是打算借著棋局告訴程策,人生嘛跟下棋一樣,有輸有贏就有得有失拉。
“多謝小師傅解愿!”
程策朝著徐峰再度拜了一拜,然后轉身告辭縱馬離去。
當他下山瞬間。
徐峰眼前浮現出一行信息。
【程策九品宏愿解愿完成:獎勵三十年佛法修為】
與此同時一抹金光涌入他四肢百骸,端坐在佛堂的徐峰身上泛起淡淡佛光。
如同潮水般的氣流在身體里涌動,這是修佛三年從所未有的體驗,徐峰內心狂喜。
“這至少應該是煉精化氣四層,甚至有可能達到第五層。”
徐峰咧嘴大笑起來,只是九品宏愿便能得三十年佛法修為,要是吸引更多的信眾來問心寺解愿,他不是得要立地成佛了?
當然現在還不是暢想未來的時候,現在的重點是如何守住問心寺,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沒柴燒。
“聽說興龍寺的高僧個個佛法精湛,修為更是了得。。。”
徐峰默默攥緊拳頭,眼神逐漸堅定,不管如何,他都要守住問心寺。
如今已經有了三十年佛法修為,當務之急是快速提升自身實力,不知道問心寺有沒有功法秘籍什么的。
來到后院,老主持已經在喝粥,見到徐峰連忙招呼他過來吃飯。
端起清粥徐峰遲疑了一下,問道:“師傅,問心寺有沒有秘籍?”
“秘籍?”老主持一愣,挪了挪屁股將只蓋住半邊的燈草和尚完全壓住,然后搖頭道:“沒有。”
“不是這種,是能修煉的功法,例如錘煉肉身,或者道法符咒之類的。”徐峰額頭上滿是黑線,卻還是得耐心解釋。
“早說嘛!”老主持如釋重負:“秘籍可能沒有,但問心寺建寺過百年,藏經閣里多是收集而來的佛經典籍,以及武道功法。”
“藏經閣,我上山三年怎么不記得問心寺有這么間閣樓?”
老主持沒有回答,起身帶著徐峰來到一間雜屋,推開木門,灰塵撲面,在最角落里翻出一只木箱,剛打開就有兩只老鼠從木箱里竄出,很快就消失在屋里。
“這里是藏經閣?”徐峰看著眼前不足五平米堆滿各種破爛的房間瞪大眼睛。
“藏經閣只是個統稱,就像青樓多稱呼為怡紅院一樣。”
“不說這個了,你看看這本降龍一百零八掌如何?”
“為什么不是降龍十八掌?”
“因為你師傅的師傅當年覺得十八掌不夠嚇糊人,便隨手加了九十掌上去。”
“這還能隨手加的?不怕練得走火入魔?”
“所以這些年從來沒誰練過啊。”
老主持說得理所當然,徐峰卻已經無言以對,翻找半天,除去降龍一百零巴掌,還有熟女劍法,九陰真經破解版,乾坤不挪移等等。
當今世道,妖邪縱橫,所以民間武道盛行,除去強身健體之外,更重要的還是以求自保,所以各類武功層出不窮。
即使問心寺都收藏滿滿一箱柜的武功典籍,只不過由于先天因素的原因,武道的最高境界只不過能勉強對抗妖邪。
但對于沒有神通功法而言的徐峰,武道是他此時的唯一選擇。
于是他埋頭在箱柜里一通翻找,最終只找出唯一正常的一本薄薄書冊。
上面書寫著一行大字。
《大力金剛掌》
末尾還附加一行極難觀察到的注釋。
注:少兒版。
。。。
長安城北,青嘉巷程府別苑。
程策剛剛從回來就發現父親已經等候多時。
“爹!我已經決定了,你不用再勸我。”
“再過幾天,我便前往邊關,大丈夫生在世,當以建功立業為人生目標。”
聽到這話,原本板著臉,眉目嚴肅的中年男人欣然笑道:“不愧是我程家好兒郎。”
“你,不反對了?”程策楞了一下,隨后滿臉驚訝抬起頭。
“反對什么?當時反對你,只是因為看你心事重重,顧忌太多,知道你上戰場肯定是九死一生。”
“我去過戰場,知道生死之間,不能有半點遲疑,而現在,爹已經找不到反對的理由了。”
中年男人朗聲大笑:“我程家男兒,生當站在戰場,死亦當馬革裹尸。”
程策已經很久沒有看到父親笑得如此爽朗過,心中不由得一暖,輕聲感慨道:“小師傅真乃高僧啊。”
不只是化解他的心結,還化解父子兩人多年的隔閡。
“走走走,我們爺倆有段時間沒有一起喝酒了,趁著你還在長安,今天不醉不歸。”
程策快步追了兩步,卻突然停住腳步,認真說道:“爹,有件事希望你答應。”
“什么事?”中年男子停下腳步。
程策微微仰起頭:“去問心寺還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