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面對茫茫的宇宙,人類一直在追問:

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到哪兒去?

《西游記》中的唐僧似乎明白了這個問題。他始終不忘:“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去往西天拜佛求經。”“拜佛求經”是“夢”,“東土大唐”是“家”,“去往”的過程是“路”。這就是唐僧的人生。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人的生存、人的生活、人的生命。

什么是好人生?那就要有好的生存習慣、好的生活方式、好的生命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好的生存習慣是需要在踐行中養成的,這就是如何走好“路”的問題。

好的生活方式需要有好的生活環境,特別是好的家庭環境的熏陶滋養,這就是如何找到“家”、建好“家”的問題。

好的生命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需要通過反思去探尋和追求,這就是如何喚醒“夢”的問題。

于是有了幸福人生“夢”“家”“路”的思考。

其實,每一個人都需要在生態和諧、關系和諧、身心和諧的環境中喚醒“夢”,找到“家”,走好“路”。

一株小草,耗其全部之力,留下的僅僅是幾粒種子,而正是這幾粒種子,點燃了生命之火。

生命力的意義就在于讓有限的生命燦爛地活,讓無限的生命得以延續。

現代社會中,隨著競爭加劇,人們已經很難再保持一顆平常心了。蕓蕓眾生在滾滾紅塵中追名逐利,熙來攘往,就是沒有時間停下來思考:我這樣忙碌到底是為了什么?我幸福嗎?

在蘇格拉底看來,人這一生如果對這些問題不給予思考,那么這一生是毫無意義的,是白來這個世界上走這一遭的。不管你是億萬富翁,還是高官顯貴,都不過是行尸走肉。

《紅樓夢》里跛足道人唱完《好了歌》后,甄士隱隨即也和了一首歌,最后兩句唱道:

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我們的“故鄉”在哪里?我們的“家”在哪里?

一個人無論走得多遠,最終還要回到“家”這個人生的起點。

如果我們能不忘初心,從“家”出發走好“路”,而不是只走好走的“路”,我們一定可以追尋到“中國夢—我的夢”。

在我記憶的長河中,我時時看見一盞燈,那是父母高擎的燈,是照亮全家的燈,是人生路上的航標燈。是這盞燈,伴隨了我的人生路;是這盞燈,帶給我快樂和幸福的人生。當我們有了孩子時,我們希望用這盞燈照亮孩子前進的路,在向孩子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中,追尋到我們的幸福人生。也許,微弱的燈光不足以照清燈下人的全貌;也許,燈光下的陰影映入眼簾的是黑暗。然而,只要舉燈人有心,燈下人就會有意,舉燈人的心亮著,燈下人的心也會亮起來,而且一定會亮得更美,激勵著所有家人幸福前行。

家,是我們人生成長的搖籃,是心靈的歸宿,是放松心情的港灣,是一個讓夢想成真的地方,是幫助一個人走過人生四季而成就幸福人生的地方。當一個人走過了四季,走過了風雨,走過了星辰,走過了日月……雙腳踏過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深深的印跡——那是記憶深處的家,在召喚……

我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讓我們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即使遭受了外族和列強侵略,仍能再次崛起?當我們沿著歷史的脈絡追根溯源時,我們發現,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們有“家”,是“家”這個最小的社會細胞承載了厚重的家文化。家庭的和諧,家教的注重,家風的傳承,支撐起家文化建設的大廈,一代代家庭成員在提升家文化素養中,成為家文化基因的薪火傳承人。將家文化基因代代相傳的家族一定會興旺發達起來,也會為國家輸送一代代的支撐起國家大廈的人才,促進著民族興旺發達。

家為小國、小小國,國為大家、大大家。家為國之基,國為家之廈。國以家事為最,曉家者方能治國;家以國事為大,知國者方善理家。家基不牢,國廈將傾;國廈搖搖,家難不已。家旺方能國昌,國敗即是家衰。興國之道,治家之理,僅大小之分。

“夢”是目標,“家”是起點,“路”是方向和途徑,只要我們合道而行、合德而為,就可以在與祖國命運的同行中走上幸福人生路。

姚鴻昌  

2021年2月6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湾省| 仙桃市| 九江市| 安乡县| 建平县| 镇巴县| 深州市| 宁远县| 改则县| 赞皇县| 龙口市| 武威市| 朝阳市| 榆社县| 尚义县| 漳浦县| 扶风县| 军事| 诸暨市| 喀喇| 漾濞| 岫岩| 华蓥市| 大埔区| 德钦县| 肥西县| 甘谷县| 桂阳县| 海兴县| 德令哈市| 六盘水市| 耒阳市| 涞源县| 琼海市| 潜山县| 垫江县| 项城市| 喀什市| 西峡县| 定州市|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