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微觀粒子就像“孫悟空”,拔根猴毛就會出現很多小悟空
在經典物理的世界里,一個物體的狀態就像簡單的開關,只能處于開啟或關閉的確定狀態,1=1,0=0,1永遠也不會等于0,因此物體的狀態不可能既是1又是0,一個生命,在“活著”與“死去”兩種狀態中只能存在一種,要么是活著的,要么是死去的。
到了量子世界,量子可以同時以0和1的形態存在,微觀粒子可以同時處于兩個不同的狀態,可以同時做不同的事情,可以同時處于不同位置,甚至也可以一邊工作,一邊休息,這就是奇妙的量子疊加性。量子力學認為,在人們對粒子進行觀測之前,永遠不會確切地知道它的狀態。實際上,它處于所有可能狀態的總和,即處于疊加態。這一思想遭到普遍反對,愛因斯坦維護物理實在性,否定粒子狀態疊加性,提出一個問題:“月亮只是因為老鼠盯著它看才存在嗎?”
中國科學院潘建偉院士曾舉過一個例子:科學院一個代表團去法蘭克福訪問,回北京時有兩條路線,一條經由莫斯科到北京,比較冷;另一條經由新加坡到北京,比較暖和,一個乘客在飛機上睡著了,著陸后大家問他怎么回來的,他感覺又冷又熱,答道:“也許我是同時從兩條線路回來的。”
郭光燦院士也曾舉過一個形象的例子:在一塊雪地上,滑雪的人穿過一根樹樁時,代表經典信息的滑雪者只能從兩邊繞過,而代表量子信息的滑雪者則像魔術師一樣直接從樹的兩側同時穿過,留下兩道痕跡(見圖1.6)。

圖1.6 同時從兩條路徑滑過
量子疊加態可以推廣到很多狀態,粒子既可處于ψ態,又可處于ψ2處,還可處于ψ1和ψ2的線性疊加態。在《西游記》里,孫悟空拔下一撮毛,輕輕一吹就會變出許多小孫悟空,這些小猴子都是孫悟空的分身,此時,孫悟空就處于若干個猴子的“疊加態”。但是量子的分身術不能被人看,一旦有人看它,分身術就會隨機消失。因為在量子力學中,如果對粒子進行觀測,疊加態就會突然結束,瞬間坍縮為一個確定狀態(即本征態)(見圖1.7),我們才能知道粒子處于什么狀態。而在經典世界,宏觀客體是一種物理實在,與人們的觀測無關。

圖1.7 波函數坍縮
一個人,在同一時刻卻可以位于不同的位置,在經典物理的世界里根本無法想象,這到底是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