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2章 甘薯七號

“魏大伴,工程院需要一些良田培育良種,你安排人去辦一下吧?!?

天啟淡淡的吩咐道。

魏忠賢連忙道:“萬歲,奴婢知道萬歲設立工程院,必是為江山社稷造福的好事。奴婢沒有萬歲這般高瞻遠矚,但也會全力支持工程院?!?

“奴婢在城外有幾處上好的良田,奴婢想捐給工程院,就不麻煩戶部了,請萬歲恩準?!?

聽了這話,天啟笑道:“難得魏大伴如此深明大義,說明魏大伴心里一直是裝著大明的,朕就替徐院士謝過魏大伴了。”

魏忠賢連忙伏身道:“奴婢惶恐,能為萬歲、為大明盡綿薄之力,是奴婢的福分,也是奴婢應該做的?!?

天啟從上方走下來,聲音溫和的道:“魏大伴這段時日在家里呆得夠久了,也該走動走動了,陪朕到宮后苑逛逛吧。”

魏忠賢一怔,隨即激動的道:“是萬歲,奴婢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原本只是一個很小的舉動,但卻是天啟明確釋放出來的一個善意。

這一刻,魏忠賢更加明白,只要足夠聽話,想萬歲所想,很快就能得到回報。

在試驗田的問題解決之后,是夜,天啟一個人在書房中,打開了久違的發明系統。

之前倒不是把它給忘了,而是發明點不足,再加上想要發明的東西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人來接手,就一直拖到了現在。

不過由于燧發槍已經量產了兩千多支,所以發明點已經積累了一些,相關的人才也找到了。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現在可以開始發明了。

天啟原本以為,十支燧發槍應該能夠換一個發明點吧,兩千多支槍,換兩百多點也挺不錯的。

事實證明,他有些想多了,看到系統所剩發明點的位置顯示著84這個數字,天啟直接無語了。

如果再扣除之前所剩的三點,也就是只增加了81點,換算下來,應該是量產三十支燧發槍才能換一個發明點,太難了。

若是再按照系統的規則,以后工藝越來越先進,生產的速度越來越快后,這個換算比例還會進一步擴大,可能量產五十支、一百支、甚至一千支才能換一個發明點,那就更讓人抓狂了。

系統此舉,自然是為了杜絕找系統的漏洞來刷發明點,系統也怕天啟刷一個“邱小姐”出來啊。

雖然有些失望,但規則是人家制定的,天啟也沒有辦法,只能去適應。

現在有84個發明點了,可以發明早就想好的東西,這個便是:種子。

對,種子,玉米、土豆、甘薯這些高產作物的種子。

如果不是知道建虜入寇在即,天啟說不定在上次就發明了種子,然后再發明燧發槍和那幾套水力機械。

因為大明每時每刻都有人賣兒賣女,甚至餓死,早一點把這些高產作物推廣開來,就會早一步緩解這種境況。

還有那些走投無路的農民造反,也是同樣的原因,如果他們能吃飽,應該沒幾個人愿意冒著殺頭的風險造反。

所以,解決糧食問題,既是幫助了民以食為天的百姓,也是幫助朝廷化解內部危機。

若內部穩定,關外的建虜再厲害,還能翻得了天不成?耗也耗死你。

其實,土豆、玉米和甘薯,已經先后在近百年內都被陸續引入了大明,所以大明并不缺這幾種作物的種子。

天啟還要發明,自然是不一種的改良種,在后世,這幾種作物都有很多種不同類型的種子,系統提供的種子種類也是繁多。

按照天啟的性格,自然是想發明擁有畝產最高、抗病能力最強、品質最優、口味最好、更早成熟、適應能力最強等集合所有優點的品種了。

這種品種有沒有?有,但是看到所需發明點那個數字后面的一大串零,天啟直接放棄了,純粹玩人嘛。

看著還不到一百的發明點,只能在幾種初代種子里面選了,而且只能選一種。

最終,天啟選擇了甘薯七號,因為甘薯七號在初代種子中算是上乘的。

一畝地需要甘薯七號種子一百斤,兩個發明點可以換一斤,84個發明點,可以換42斤,可以種植不到半畝地。

雖然不算多,但試驗田種這些培育種已經不錯。

而天啟之所以選擇甘薯,而沒有選擇土豆和玉米,是因為現在這個季節正是培育甘薯苗的時候,春季土豆已經錯過了,距離秋季土豆還有好幾個月。

而玉米一年只能種植一季,還需要個把月左右才能播種。

如果天啟想要先培植玉米,當然可以再等個把月,也不缺這點時間,但他還是選擇了甘薯。

因為甘薯的畝產量要遠高于玉米,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天啟之前和徐光啟聊過,徐光啟之前因喪父在松江府老家丁憂時,偶然了解到了甘薯,是救荒的高產作物。

于是,他從福建引入甘薯種子,然后在松江府和蘇州府一帶推廣,收成很不錯。

所以,作為工程院院士,農藝局的少院士,徐光啟是有著豐富的甘薯種植經驗的,如果再將這種改良的種子交給他,成功的機率自然會大得多。

既然已經有了決定,天啟便不再遲疑,直接一下子將84個發明點全部用光,換了42斤甘薯七號。

翌日,用過早膳之后,天啟便迫不及待的將徐光啟召進宮中。

“徐卿,打開看看?!碧靻⒅钢钪械囊粋€麻袋說道。

徐光啟一愣,不知道萬歲賣的什么關子,連忙上前,將麻袋的口子翻開,看到里面的東西,頓時一驚:“甘薯?!?

甘薯在大明有幾種稱呼,比如甘薯、番薯等,而徐光啟習慣稱之為甘薯。

還有玉米和土豆的叫法,就是從他的《農政全書》傳下來的。

雖然這本偉大的農學巨著還沒有正式刊印出來,但是徐光啟對農學的研究已經持續了幾十年,這本書也基本可以定稿了,所以相關學問他早已經爛熟于心。

其中,他對甘薯非常熟悉,還專門整理了一部《甘薯疏》,詳細的記載著甘薯的特性和種植方法等。

徐光啟一眼就認出了這一袋甘薯和自己之前見到的甘薯好像有些不一樣,皮的顏色和個頭都有差異。

天啟沒有賣關子,直接道:“徐卿,這是朕偶然得來的甘薯良種,產量比之我大明如今的甘薯更高?!?

“所以,朕希望工程院能夠盡快培育出更多的良種,然后將甘薯在北方推廣開來,以解百姓食不果腹的燃眉之急?!?

徐光啟聽完,不由大喜,他早就希望推廣甘薯種植,但因為個人影響力有限,再加上難以改變千百年來人們的種植習慣,所以甘薯的推廣并不順利。

如果有更優良的種子,又有朝廷的政令支持,那樣就簡單多了。

想到此,徐光啟連忙激動的應道:“是,萬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巩县| 高邮市| 海宁市| 竹北市| 珲春市| 兴国县| 昌都县| 通州区| 尤溪县| 西吉县| 涟水县| 昌邑市| 正安县| 邮箱| 绥中县| 大埔县| 龙山县| 滨州市| 富阳市| 平和县| 克什克腾旗| 孙吴县| 汾西县| 伊吾县| 苍梧县| 峡江县| 颍上县| 祁门县| 石家庄市| 璧山县| 桂阳县| 黑龙江省| 仙桃市| 漠河县| 浦县| 宜兰县| 安吉县| 大冶市| 永宁县| 凉城县| 怀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