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主動出擊(上)
- 大明發明家
- 加勒比海賊王
- 2047字
- 2022-09-07 17:42:37
京師內城東南角的玉河(通惠河)邊上,天啟、徐光啟、王徵、宋應星等工程院專家認真的注視著河面上一架正在運行的水力機械。
隨著河水的流淌,帶動機械上的手臂向前推動,然后在齒輪、齒條組成的傳動結構的作用下,五根并排的鉆頭同時向前做活塞運動。
而在每根鉆頭的正前方,都固定著一根長長的圓管。
鉆頭從圓管正中間插入,瘋狂攪動。
由于鉆頭和圓管沒入水中,所以并沒有刺耳的噪音傳出,一團團黑水從圓管里面流出來,隨著河流四散開來。
看了好一會兒,天啟暗自點頭,對自己的手藝頗為滿意。
不難看出,這是一套水力鉆孔機,主要用途自然是來鉆槍管。
之前鉆槍管主要靠人力,一個熟練的工匠鉆好一根槍管都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效率非常慢。
而現在這套鉆管機械,一次性可以同時鉆五根槍管。如果制造出更大型的,一次鉆十根都不是不可能。
雖然還不知道一次鉆好需要多久,但肯定要不了一個月那么久,這效率一下子就提升一大截了,也更省力。
一旁不遠處的王徵眼睛都看直了,他沒想到萬歲竟然能夠創造出這般精美的水力機械,不由有些汗顏。
萬歲每天日理萬機,隨手創造一件機械,都讓自己望塵莫及,那自己這幾十年來的研究真的是太拿不出手了。
可他不知道,他的萬歲自帶外掛,根本不知道自己動腦,只要有發明點,這類機械還不是隨手就能發明出來?
而且結構上,與后世那些精密機械比起來,是如此的簡陋,按照圖紙做就行了。
宋應星雖然也很震驚,但他更多的是汲取知識,準備收錄進自己正在構想的一本著作中。
而且工程院的眾多專家中,他的資歷和影響力最低,一直是抱著學習的心態。
當時錦衣衛找到他的時候,他很是發懵,實在想不通自己一個連續幾次會試不中的落榜生,又一事無成,怎么會引起萬歲注意的。
甚至還派出不少錦衣衛從江西找到京師,又從京師找到江西,真的難以想象。
哪怕是面見過萬歲之后,依然沒有想明白,也不敢去問,所以這個謎題一直深藏在心底無法解開。
但是對于新成立的工程院,宋應星卻是很開心能夠進來的,因為他本身就對這些科學研究很感興趣。
能與徐大人、王大人、畢大人、孫大人這些大人一起探討學習大明的農業、手工業、機械、冶練、兵器、火藥等學術知識,真的是夢寐以求,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而且,工程院是萬歲一手創建的衙門,是有官職和品級的,在工程師效力,也是在報效大明。
可以說,會試幾度不中的遺憾,在工程院全部得到了彌補,這里又沒有官場的爾虞我詐,大家一起潛心做研究,所以這些時日是他人生當中最舒心的一段時光,也格外珍惜。
“幾位卿家,你們再多關注一下這套機械還有無其他改進,可以大膽嘗試。”
“若沒什么大問題,就再多打造一些出來。”
“是,萬歲。”徐光啟等人連忙應令,心中也很是感慨,自己這工程院的大多成果竟然都是出自萬歲之手。
不管是燧發槍,還有之前碾搗火藥的機械,再加上現在這套鉆管機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雖然都沒有說出口,但這些工程院的專家都已經在心中默默的下定決心,以后要加倍努力了。
不然的話,再拿不出足夠的成果,就算萬歲不說,自己這些人也臉上無光,更無法面對其他人的抨擊。
在徐光啟這些人各有心思的時候,天啟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這些機械不同于燧發槍,就算量產,數量也很有限,那自己想要獲得更多的發明點就比較困難了。
而現在,隨著生產燧發槍的工藝越來越成熟,效率越來越高,兌換的發明點比率也在慢慢下降,到時候發明點就越來越難掙了。
所以,必須要盡快找到其他獲取發明點的方法。
最有效的方式,自然是多發明或者改進幾種產品,需要的發明點不多,但又可以大規模量產的東西。
天啟立即想到了農具、紡織工具,這幾乎每家每戶都要用到,只要百姓們負擔得起,這量產的規模會非常的大。
把這件事情記在心上,天啟就準備攢夠一波發明點,然后就開始著手發明了。
剛回到宮中不久,錦衣衛就傳來消息,林丹汗終于平定了蒙古右翼。
不過,這也造成了一個后果,不愿歸服他的一些部族紛紛離開右翼,選擇投降后金或投奔漠北蒙古。
而林丹汗此舉,自然也會引得更多的蒙古部落對他產生不滿和怨恨,從而更加的離心離德。
天啟也知道,和這樣的林丹汗合作,其實也是站在其他蒙古各部的對立面,但他早知道這種結果,并沒有后悔。
因為他很清楚,就算自己不得罪那些蒙古部落,他們也不會站在大明一邊去對抗后金,更大的可能是投靠后金來對付大明。
既然這樣,為什么不聯合與后金仇怨最深的察哈爾部?
現在林丹汗的察哈爾部已經徹底的占領了蒙古右翼,暫時應該沒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這不能讓他閑下來,可以進行下一步計劃了。
“打擊投降建虜的蒙古叛徒,切斷建虜伸入蒙古的觸手……”
帶著這個指導方針,天啟派出使團進入蒙古右翼與林丹汗進行商討。
天啟的意思很簡單,既然我們雙方在野戰中都不如建虜,那么我們就先想辦法剪除他們的爪牙,比如那些投降建虜的蒙古各部,由近及遠一個個對付。
這些蒙古部落,他們即便不愿站在我們這邊,也不能讓他們成為建虜的附庸來對付我們。
得知天啟這個想法,林丹汗是有些震驚的,他不是不想去對付這些蒙古叛徒,而是擔心引來建虜的報復。
畢竟躲都來不及,為什么還要這樣主動去撩撥他們呢?這不是逼建虜出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