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書讀懂中國建筑
- 肖鵬
- 1043字
- 2022-07-14 17:30:14
第六節 永寧寺——歷時短暫的皇家寺廟
北魏的佛寺以洛陽的永寧寺最大,據史料記載,寺內的永寧寺塔高約136米,比我國現存最高的山西應縣木塔還高一倍,是古代最高的佛塔。后來該塔因為遭雷擊起火而焚毀,現僅存塔基遺跡。
永寧寺遺址在今天洛陽市東面,占地面積達9萬平方米。永寧寺的中心是永寧寺塔,當年這里是專供皇帝、太后禮佛的場所。據記載,永寧寺塔為木結構,高九層,十分壯觀,一百里外都可以看見。永寧寺塔的平面呈正方形,在各層的每個面都開了三個門和六個窗。塔剎在塔的頂端,上面有相輪,周圍掛著金鈴,再上面為金寶瓶。寶瓶下有四道鐵索,分別伸向塔的四角,鐵索上也懸掛金鈴。晚上微風吹動,鈴聲清脆悅耳,十里外都能聽見。塔的裝飾也十分華麗,柱子上纏著精美的絲織品,門窗涂紅漆,門扉上有五行金釘,并配有金環把手。

▲永寧寺整體為一長方形院落,周圍用夯土圍了一圈土墻,土墻的四面各開了一個門。寺院中心建了一座高九層木塔,也就是永寧寺塔,從塔基遺址可以推測這個塔一定非常高,《洛陽伽藍記》記載稱這個塔有九十丈高,塔上還有十丈高的金剎,從百里遠的地方都能看到它。
永寧寺塔的遺跡在寺的中間,夯土為基。土地基的中部筑起木塔臺基,周圍砌有青石,表面為三合土。在臺基的四面中間,各有一道斜坡;根據出土物推測,臺基上有石欄桿。臺基上木塔原本有五圈木柱,呈方格網狀。從第四圈木柱往里,是用土坯砌筑的。在土坯砌體的南、東、西三面,各殘存有五座壁龕,北面則似乎是登塔木梯。據遺跡推測,塔的外面應該是涂成了紅色,塔內的墻面上繪有壁畫。塔的中心位置下面還有地宮,約深1.7米,用于放經卷、法器、舍利等,四壁整齊,皆系夯土。
永寧寺遺址平面是長方形,周圍有圍墻。塔基遺址位于圍墻內正中部位,平面呈方形。塔北有一片較大的夯土臺基遺跡,據推測為正殿基址。據記載正殿十分華麗,可與宮廷的大殿相媲美,兩側向南延伸,一直連接到東西兩側的廊檐。在南側還有一處宮殿遺址,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圍墻南壁正中是寺院的山門,正對著佛塔。門上原有三層結構的門樓。永寧寺遺址的山門、佛塔及正殿位于一條直線上,塔在線的正中,正殿在塔后,早期的佛教建筑多采用這種形式。
洛陽永寧寺聞名于世不僅僅是因為它有高大的佛塔,還因他是禪宗祖師菩提達摩進到河南境內時參觀的第一個地方。達摩祖師從古印度來到中國,首先到了金陵,一個月之后來到永寧寺,當他看見那高大無比、精美絕倫的永寧寺塔時,簡直驚呆了。達摩祖師自稱活了150歲,周游列國,從未見過像永寧寺這般精美的寺院,永寧寺給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